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住房抵押贷款,是指银行以向贷款者提供大部分购房款项为代价,要求购房者以固定的的收入分期向银行还本付息,并在其所有贷款清偿完之前用其购房契约作为抵押的行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超前消费意识的深入,房地产抵押现象也越来越普遍。本文从房地产抵押贷款的实际出发,结合作者多年的房地产从业经验,对抵押贷款中存在的风险展开论述,同时提出对风险防范的有效对策,希望对行业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房地产抵押价值评估中被动高估风险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霞  王德起 《特区经济》2011,(11):299-301
2010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多次提示各家商业银行关注资产泡沫上涨等原因造成的贷款系统性风险,一再收紧银根并加强对存量贷款的风险管理。本文剖析了房地产抵押贷款评估中三个关键概念的混淆,指出这是造成被动高估风险的主要成因。建议重新审视现有抵押评估技术准则,以非公开市场基准下的抵押价值代替市场价值,并更多地考虑成本法和收益法的应用,以防止上述风险在新增房地产抵押贷款中的产生和扩散。  相似文献   

3.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一直被商业银行看作是优质资产,有些商业银行往往忽略其存在的风险,在放贷审核时擅自降低标准,事实上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同样存在风险,尤其是近年房地产市场呈现周期性的波动,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潜在风险正在逐渐累积,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将受到影响并侵害到其权益。本文深入分析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切实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以期达到防范风险、促进商业银行快速稳健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估价在获取收益的同时,也承担着风险,如被动风险和主动风险,内部风险源和外部风险源等。目前,很多估价机构最主要的业务之一就是银行的抵押贷款和按揭贷款的抵押物价格评估,此类业务的风险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当房地产市场及信贷市场比较活跃时,人们很可能会忽略其风险的存在,另外,我国经济较长时间内处于上升通道,以市场价值类型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5.
刘小群 《亚太经济》2000,(5):62-63,61
我国房地产抵押贷款难以顺利推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银行贷款风险高是主要原因之一。借鉴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经验,是加速我国房地产抵押贷款力度、降低金融风险、提高居民购买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郑方 《魅力中国》2010,(35):155-155
当住房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后,房地产金融业务的重心也逐渐从房地产开发贷款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转移。任何金融业务的核心问题都是风险问题,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也不例外。本文主要从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原因以及如何更好地完善、提高商业银行防范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管理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是国际金融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在指出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房地产金融创新必然选择的基础上,对我国进行房地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追行了客观分析,并提出了我国开展房地产证券化所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有宅基地抵押贷款制度的欠缺,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现阶段,针对农村宅基地抵押贷款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从完善农村宅基地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宅基地产权登记制度、建立宅基地估价体系、完善宅基地抵押制度以及建立宅基地抵押风险缓释机制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9.
张公让  杨滢 《特区经济》2010,(12):225-226
本文介绍了逆向抵押贷款的含义和在中国推行的动力,分析了在推行过程中存在的如房屋价值的评估、金融政策的不完善、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状况、传统观念、逆向抵押贷款参与方之间的关系等影响逆向抵押贷款实施的障碍因素,实施中的障碍因素的应对策略和在我国推行逆向抵押贷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放 《特区经济》2007,225(10):236-237
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因能够将流动性较差的抵押贷款资产组群后证券化从而在市场上流通变现,因而深得多方市场主体青睐。然而在目前情况下,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尚存在一系列法律制度上的障碍。本文从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业务模式入手分析了相关的法律问题,并对其从宏观法律角度提出了法律制度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不动产信贷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是房地产估价带来的金融风险。房地产过高估值和长期大量的金融抵押贷款给金融机构带来越来越多的呆账坏账,影响了金融机构的真实资产。评估风险的防范最终取决于房地产评估质量保证体系的完善和商业银行管理制度的规范,以及评估需求者正确利用评估结果。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房贷风险评估及银行的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是当今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而房地产发展的资金绝大部分由银行贷款获得,因此房价的变动会使银行的贷款业务面临风险。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房贷与房价之间的关系,接着讨论了人口因素对房价的影响,分析了房价的走势;最后计算了在不同的贷款方式下,商业银行应对房价下调时的贷款风险临界值,给出了商业银行防范房价变动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The idea that real estate could have contributed to banking crises during the Great Depression has been downplayed due to the conservatism of mortgage contracts at the time. For instance, loan‐to‐value ratios often did not exceed 50 per cent. Using newly discovered archival documents and data from 1934, this article uncovers a darker side of 1920s US mortgage lending: the so‐called ‘second mortgage system’. As borrowers often could not make a 50 per cent down payment, a majority of them took second mortgages at usurious rates. As theory predicts, debt dilution, even in the presence of seniority rules, can be highly detrimental to both junior and senior lenders. The probability of default on first mortgages was likely to increase, and commercial banks were more likely to foreclose. Through foreclosure they would still be able to retrieve 50 per cent of the property value, but often after a protracted foreclosure process. This would have put further strain on banks during liquidity crises. This article is thus a timely reminder that second mortgages, or ‘piggyback loans’ as they are called today, can be hazardous to lenders and borrowers alike. It provides further empirical evidence that debt dilution can be detrimental to credit.  相似文献   

14.
刘凤姝 《特区经济》2006,213(10):73-75
在我国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下,住房抵押贷款规模不断扩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也随着“建元2005-1”的上市而破局,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定价问题研究也成为我国资本市场证券化领域的热点。本文在总结了国外定价方法和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分析影响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价格的主要因素入手,阐述了借款人可支配收入和房款这两个主要因素决定的借款人提前还款的模型,并根据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特点建立了住房抵押贷款转付证券的静态利差定价框架。采用此定价框架,本文对“建元2005-1”资产池进行了定价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建元发行说明书里假设的CPR,在基于收入和房款的提前还款模型下,资产池的提前还款风险更大,对利率变动更加敏感,要求的收益率也更高。  相似文献   

15.
以宁夏等11省(区、市)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实践为研究对象,归纳现阶段实践中借贷双方、抵押标的以及抵押贷款模式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并用案例研究方法深入剖析宁夏同心县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验的实质:农户以土地经营权为抵押反担保获得土地协会保证担保后向信用社贷款;对信用社和贷款农户而言,不是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一物的抵押(担保)贷款,而是以土地协会和其他农户为保证人的保证(担保)贷款。在讨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时应在清晰界定其概念基础上,区分不同方式、不同抵押标的。  相似文献   

16.
孙晓飞 《特区经济》2013,(10):170-173
房地产在中国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和GDP增长的重要保障力量。但是近年来房价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房地产存在泡沫风险加大。为此,政府遏制房价过快增长的频率加快,措施愈加多样化,但调控效果并不明显。如何平衡房地产调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现房地产产业的健康合理发展,成为摆在十二五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发展和房价增长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建立阶梯式供房,房屋抵押贷款分类,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健全居民投资理财市场等措施,来协调房地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正负效应。  相似文献   

17.
孙翎  张意琳  李捷瑜 《南方经济》2019,38(12):33-48
房地产业与金融业具有强烈的共生性,当房地产业陷入困境时,是否会迅速扩散到与其关联的各类金融机构,蔓延并危及整个金融系统,出现房地产业对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文章综合运用房地产行业指数与房地产企业数据,基于CoVaR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方法,测算了我国房地产业对各类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溢出强度,分析了其时变趋势和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业对金融机构存在较为显著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在时间维度上存在周期性;房地产业对股份制与城商行的风险溢出强度最大,其次是保险机构和信托,最小的是国有银行;房地产企业的自身风险、规模和负债水平对风险溢出强度具有显著影响。据此,文章对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与房地产行业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房地产业信贷风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动荡引起的金融危机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日益紧密,面对全球性经济金融风暴的到来,中国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本文剖析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生成和发展机理,通过深入比较中国和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特征,同时分析了近十年来中国银行业金融系统的资产及风险状况,最终得出了中国银行业发展基本保持平稳,房地产行业信贷风险可控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9.
葛志鸿 《特区经济》2008,(9):227-228
进入2008年以来,中央继续对房地产贷款进行压缩控制,而在房地产信贷业中存在着各种风险,甚至可能导致金融危机。本文从房地产信贷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目前房地产信贷业存在的风险,并提出规避风险、促进房地产信贷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