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沥青路面养护剂是一种专门用于防治沥青老化、微裂缝、松散、麻面、泛油,渗水等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预养护高新材料。它在基本不改变传统施工工艺的基础上,采用冷施工的方式,对路表强力渗透,激活再生老化沥青,并补给路表结合料,在道路表层形成10毫米至20毫米厚度的密封层及黝黑的外表,从而达到养护路表,优美外观,密闭路面、稳住松散集料、延缓路面早期病害发生发展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施工技术,本文依托工程实例,重点研究了乳化沥青封层原材料选择和具体施工工艺,并在实践工程中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乳化沥青封层技术可以修复路面车辙、坑槽、龟裂等病害,改善公路路用性能,提高公路行车舒适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正>PRC—2000沥青路面再生复原剂引进国际先进"预防性养护"技术"预防性养护"再生复原技术在北美已有超过50年成功应用的辉煌历史,新建路面和出现早期老化病害(毛细裂缝、松散、离析、麻面和缺油)的路面均适用此技术。卓越的性能:与沥青同为石油提炼产品,具有超强的吸附和渗透能力;环烷基的石油属性不含蜡,溶解力强有助于恢复集料和沥青的粘结性能;补充路面面层沥青活性成分的损失,恢复沥青各组分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正雾封层是为恢复路面服务功能而采取的一种预防性养护方法,主要用于改善原有路面的防水性能和平整度,并粘结路面表面松散集料、修复面层老化沥青、改善路面外观。作为预防性养护措施的一种,雾封层养护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在路面的使用寿命期间,必然存在一个雾封层养护的最佳时期,在此期间实施养护,雾封层养护措施的性能将得到充分的发挥,路面性能将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改善,也将获得最佳的技术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在科学研究方面,他一直致力于路面养护和绿色修筑技术研究,是我国最早并持续从事微表处、冷再生、温拌沥青技术研究的学者之一;在技术推广方面,他参与了国内及海外数十个路面养护工程,推动路面再生、微表处、温拌沥青成为我国主流路面技术;在政策研究方面,他参与了《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行业标准的制定。如今,他瞄准了绿色公  相似文献   

6.
正在公路养护施工中,微表处技术与稀浆封层技术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首先对稀浆封层及微表处技术作出简要阐述,然后结合实例,对公路养护的微表处技术及稀浆封层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探讨,希望可以对业内起到一定参考作用。稀浆封层及微表处技术概述稀浆封层主要指的是利用适当级配砂、石屑、填料、外掺剂、乳化沥青以及水,依照一定比例拌和成的沥青混合料,将沥青混合料在路面上均匀摊铺进而形成的沥青封层。稀浆封层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路面防水性  相似文献   

7.
创新     
正长兴公路创新采用改良型新工艺为进一步提高公路养护科技水平,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公路部门在今年的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中,首次采用改良型橡胶沥青开普封层新工艺。改良型橡胶沥青开普封层结构是指多层橡胶沥青碎石封层+薄层罩面结构,具有良好的嵌挤能力,稳定性优良。应用该工艺能够使路面更平整,更具环保性,也提高了沥青的安全、舒适等性能。  相似文献   

8.
<正>截至2014年底,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46.39万公里,随着通车年限的延长,全国公路已逐渐进入养护时代,每年将产生巨大的路面废旧材料,养护任务愈加严峻。据测算,我国高速公路平均每年产生废旧沥青混合料达4000万吨,而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每年产生的沥青路面旧料达1.6亿吨,水泥路面废旧材料达3000万吨。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旧沥青混合料的价值,使其重新满足路用性能要求,节省大量资源和资金。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是采用专用机械设备,是对旧沥青路面或者回收沥青路  相似文献   

9.
作为体量巨大的带状构造物,公路路面维修养护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是实现绿色循环利用的必由之路,沥青再生技术也由此得到重视。近年来,围绕沥青再生技术,又衍生出了就地热再生、厂拌冷再生等技术。为进一步了解沥青路面材料再生技术,本刊特邀请行业内的专家,详细分析了废旧沥青路面回收料的技术性能、各类再生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关键,并就再生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自2003年起,引进加拿大大型就地热再生机组开始进行沥青再生技术的研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完成多项再生技术攻关,形成全面的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应用体系。施工总面积已达1000多万平方米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是一种以"绿色环保"为理念的新型道路养护施工技术。该技术针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非结构性破坏,应用就地热再生系列机组,就地将旧路面加热、铣刨、收料、添加适量再生剂、沥青,以及连续级配或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南方某公路养护工程实例,通过分析原路面材料确定了原路面集配和沥青老化及混合料性能,结合目标配合比试验确定了再生剂掺量及热再生施工方案,介绍了该公路在养护过程中采用的就地热再生养护方法及其产生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沥青路面作为一种柔性路面结构,是公路建设首选的结构方案,然而随着沥青路面使用年限的增加,路面会出现老化、松散、开裂及变形等问题,因此沥青路面需要更新。传统的铣刨翻新路面更新方案对于无结构性病害的沥青路面更新并不适用,作为一种新型的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超薄罩面采用高黏高弹特种改性沥青作为胶结料,具有优异的高温、低温、弹性变形及抗老化性能,且超薄罩面混合料的强度、抗水损害性能、抗松散性能,及抗高温变形性能也显著优于普通改性沥青混合料和普通高黏沥青混合料。超薄罩面应用于公路沥青路面更新具有施工快速、效率高的特点,是公路沥青路面更新改造优选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正为全面推进交通强国建设,持续完善沥青路面建设、养护高质量发展,中国公路学会将于5月19日至22日,在湖南长沙召开第六届全国沥青路面建设与养护技术研讨会暨筑养路装备与材料博览会。会议以"绿色安全耐久智能"为主题,包括开幕式暨主旨报告会,绿色节能路面、安全耐久路面、新型智能路面等分论坛,以及新成果及产业化对接等专项活动。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  相似文献   

14.
2021年1月20日至22日,全国路面功能修复及提升技术研讨会将在浙江杭州召开。会议内容包括专题报告和调研考察两部分,报告环节设置了道路等基础设施非开挖修复技术的发展与“工程医院”共享平台的探索、水泥混凝土路面纹理与使用功能、高韧超薄沥青磨耗层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工程关键技术、江苏高速公路养护与管理等10个行业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5.
正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决定着沥青路面的质量。然而,随着道路使用年限和交通量的不断增加,不少沥青道路的路面级配已无法满足当前需求。那么,能否在大中修养护施工中,通过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调控达到目的?使用何种工艺产生的综合效益最高?近日,笔者在“公路医生”英达的江苏宿迁省道250线就地热再生施工现场,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沥青混凝土(AC)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提升道路沥青路面性能。本文结合施工案例,简要介绍了该案例路面的原料制备和具体施工工艺,同时提出了一种提高道路沥青路面性能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沥青混凝土中掺加0.3%含量的玄武岩纤维时,沥青混凝土性能提升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纤维碎石封层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本文结合具体项目,就纤维碎石封层的使用材料,沥青、纤维和碎石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该项目的施工工艺作了详细介绍。结果表明,采用纤维碎石封层后,路面渗水系数下降了41.6%,同时摩擦系数增大了27.7%。防水性能和抗滑性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公路沥青路面养护采用的养护技术种类较多,每一种养护技术都有其独特性,且分别适用于不同情形。我国大部分公路工程中,沥青路面养护所采用的技术,主要有微表处、碎石封层、薄罩面层、雾封层及稀浆封层等。雾封层技术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许多高等级公路进入维修养护和改造阶段,我国每年约有15%的路面要大修,初步估计每年沥青路面废料量达360万吨。如何对这些废料采用再生技术进行回收,用于路面新建或维修工程中,既有利于环保,又可节约大量投资。尤其是在一些资源紧张地区,大量的旧路面材料再生利用,对于减少污染、保持水土,以较少的投资修筑更多的公路,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对回收旧沥青路面材料进行再生利用,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20.
创新     
正浙江嘉兴首次应用TIT嵌固封层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7月4日至8日,浙江省省道202线TIT嵌固封层预防性养护试验段在嘉兴顺利铺筑。这也是嘉兴首次在普通国省道大中修工程中应用该技术。TIT嵌固封层是采用TIT嵌固撒布车,将抗滑集料及液体粘结料同步喷洒在路面上,经自然风干形成的一种路面表层处治封层。与传统的封层类技术相比,TIT嵌固封层具有抗滑性能好、防水性强、养生时间短等特点,可以有效延长路面使用寿命。(陈小平付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