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博 《魅力中国》2010,(6):138-138
多年来,民事执行“难”问题严重困扰着人民法院和部分当事人,并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执行难”让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护,也损害了国家法律的尊严。本文分析了“执行难”的原因,同时提出自己对于应对执行难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赵其阳  徐浩 《中国经济周刊》2004,(23):J001-J001
执行工作是法院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群众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执行难”不仅困扰着法院,重要的是当事人因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地维护而对法律的兑现者——法院失去信心。所以如何全面有效地解决执行难,各地司法部门都在进行积极有效地探索。近年来,淮北市相山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庭)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十六大”精神指导下。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全面落实为民思想,不断深化执行工作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 大力加强执行队伍建设,全  相似文献   

3.
高琦 《黑河学刊》2005,(1):88-91
执行难应当是指按照法律规定应当执行,可以执行的案件难以执行。在现阶段,执行难有其必然性,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地缘关系”和“人缘关系”的干扰。解决的方案,是实行在高级人民法院辖区内对不同的案件采取委托执行、异地执行、交叉执行、提级执行和统一执行制度。而要彻底解决执行难问题,则有赖于改革司法体制,消除司法权地方化,切断法院、执行人员与当地政府、周围环境之间非必要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黄柒  许前川 《魅力中国》2013,(23):340-340
列宁曾说过,法律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这主要说的是法律所处的应然状态。而法律从应然状态向实然状态过渡的过程中,总是存在各种阻碍,不管是国情的因素还是具体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在我国“执行难”问题是法律务文从应然状态走向实然状态的重要障碍之一。在本文中,笔者从法律执行的现状入手分析.主要介绍在我国国情背景下.主要存在的几点执行难问题。如法院执行机构的设置问题、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问题等等。在对问题深刻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提出解决问题的几个对策,希望能够为“执行难”问题的真正解决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钱伟 《新西部(上)》2012,(Z2):138+145
本文从民事案件执行难的背景出发,阐述了民事执行案件质效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了质效管理的难点,提出了构建质效管理体系的措施。要科学选定管理项目,科学设定动态指数区间,正确看待管理指数。大力提升司法威信。  相似文献   

6.
张金娟 《发展》2010,(2):106-106
民事执行权是将生效法律文书的内容付诸于实施,以实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由于我国法治根基比较薄弱,因此出现了“执行难”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执行难”问题,首先必须对民事执行权明确定性,然后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如何完善我国民事执行权法律制度,以求对解决“执行难”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田静 《魅力中国》2014,(11):288-288
近年来,人民法院虽采取了集中清理执行积案专项活动等措施,但“执行难”问题仍没得到有效解决,相反,影响执行工作的因素越来越多,深层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法院“执行难”是不容回避的社会和法律现实,这种社会现象已经成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符,与党的依法治国方略背道而驰,当前,特别是逃避、规避执行现象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8.
王艳芬 《魅力中国》2014,(4):334-334
“执行难”的形成有诸多因素,最重要的为被执行人逃避执行。现就被执行人逃避执行的表现形式、形成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浅谈几点认识。一、逃避执行的表现形式 逃避执行是指被执行人实施某种行为逃避法律的制裁,不履行法律规定应承担的义务,表现形式多样。(一)被执行人为自然人逃避执行的表现形式。1.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因法院的执行力度不大,不主动履行。  相似文献   

9.
执行难、执行乱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实务界和理论界的一个现实问题。文章以社会信用体系为视角,审视了执行难、执行乱问题的表现样态、成因及其与社会信用体系之间的关系,提倡执行难、执行乱问题的解决应该立足社会信用体系的大背景下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并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0.
限制高消费令是专门针对“执行难”问题而诞生的司法解释,并且已经由各地区人民法院进行了近十年的尝试,对我国的民事执行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它的研究亟待加强。但司法机关、债权人和社会上相关的高消费场所在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施行中都存在着一系列新的问题.无论是司法机关的监管能力和操作标准,还是申请人的执行程序或者是社会高消费场所的协调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程度不足。我们应从相应的法律价值的角度出发,优化限制高消费令的施行,从而更好地促进民事执行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民事诉讼法是程序法,其目的是保障民事法律法规的实现,同时还需要发挥民事诉讼法保障诉讼当事人权利义务的作用。然而在民事诉讼的某一阶段,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却没有得到较好程度的保护,尤其是在当事人实体权利义务已经经过法定程序确认的案件执行阶段,当事人总是面临着"执行难"的问题,法院也面临着"执行难"、"和解难"的问题。案件的长期不结,一方面会导致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增加;另一方面会导致当事人对司法机关的不信任,同时也会引发社会矛盾的出现。因此解决民事诉讼活动中执行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学术和司法实践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宁波通讯》2013,(15):F0002-F0002,1
执行难一直以来是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司法难题。面对执行老大难,宁波市法院从未畏难退却,从未停止探索破解措施、目前正逐步取得突破。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先后被评为全国法院执行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先进单位。在执行工作战线上担任领导职务近15年的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赵建国介绍说:"要破解执行难,  相似文献   

13.
张黎晖 《魅力中国》2011,(8):128-129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实施法律的关键又在于执行。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阶段。法律质量并不总是尽如人意,现实司法实践中也存在着严重的执行难的问题,当事人及利害相关人的利益并不总是能够得到应有的保护。可喜的是我国的立法机关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对法律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令人瞩目的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尤其是该法第204条的修改引起了法学界的普遍关注。在这里我们便以此为契机探讨一下我国的民事执行复议制度。  相似文献   

14.
李建国 《发展》2000,(6):46-47
长期以来,“三角债”一直困扰着许多企业以至整个经济的发展,有些经诉诸法律判决后仍无法执行。“执行难”已成为我国又一阻碍经济发展的怪问题。为什么“执行难”?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本刊特发甘肃省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庭庭长李建国同志《依法执行促进发展》一文。  相似文献   

15.
徐建峰 《杭州研究》2009,(4):152-156
“执行难”是困扰我国法院系统的与申诉难、申请再审难等3个老大难问题之一,尤以“执行难”最为突出,群众意见最为集中,社会最为关注。本文就当前执行工作的现状、困难和原因作了探讨,并以西湖区法院为例,提出了构建执行联动机制和威慑机制、整合全社会资源来共同破解“执行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立法确认是对司法实践中的"执行难"问题的有力回应。可以说无论理论上还是实务上都使得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入法"成为必然。对于检察机关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做好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工作是检察机关民事检察部门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邵平 《宁波经济》2004,(10):39-41
“执行难”是当前困扰国税工作的重要问题。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成熟性和不平衡性、法制及征管体制的不完善等是税收执行难的主要原因。应从立法层面改造、税收征管及税收执行体制改革、优化执行环境、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改善税收执行难的状况。  相似文献   

18.
民事执行是民事诉讼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执行人员不履行职权、滥用职权、甚至枉法执行等现象时有发生,不同程度地侵犯了当事人的权益,降低了审判机关的社会威信。因此,检察院对民事执行的监督则被专家、学者一再提出,希望通过这种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来改变民事执行中“执行难”、“执行乱”等问题,本文就检察监督的依据以及实施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杨扬 《理论观察》2006,(4):130-131
“执行难”现已成为妨碍法制进程的羁绊,如何解决“执行难”已成为司法界探讨的焦点问题。叫卖判决书的现象开始出现在街头,其产生原因主要是民事判决“执行难”,应当从法制体制上进一步完善来解决这一问题,以确保生效判决依法执行。  相似文献   

20.
尽管已开始用"最严厉的手段"区域限批来应对环保问题,但广东省一些地区环境督办工作还是陷入了"执行难"的窘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