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前同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中小客户千差万别的现实情况下,农业银行信贷授权管理制度的修订和完善是农行走向市场、建立一个高度适应竞争环境的重要工作内容。那么,现行农业银行授权管理制度存在什么问题?如何定位?如何完善?这是一个现实而又重要的课题。一、现行信贷授权管理制度的执行现状近年来,随着信贷新规则的实施和不断深入,农业银行信贷授权管理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域观念逐步淡化,金融竞争开始延伸至广阔的农村地区。特别是在加入WTO后,由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大中城市遭遇到外资银行的强势竞争,其在增强竞争力、巩固大中城市市场份额的同时,开始转变经营战略,重新瞄准县域市场的优质项目,陆续回到农村地区拓展市场,与农村信用社争夺优质客户群。这一变化,对处于弱势竞争群体的农村信用社来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做出新的战略选择,巩固和拓展优质客户,促进贷款营销并合理规避风险就十分紧迫地摆在农村信用社各级经营管理者的面前。一、农村信用社实施信贷营销战略的紧迫性1.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需要。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银行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且呈现出由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甚至是农村地区扩散的趋势。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例,虽然在大多数中小城市没有机构网点,但由于其辐射范围广、营销力度大,市场份额正在逐步上升。而集资金、网点、人才优势于一身的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信贷市场沉寂几年之后,开始苏醒过来,营销力度丝毫不亚于股份制商业银行。2.适应信贷市场转变的需要。近年来,信贷市场经历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重大转变,客户的选择余地越...  相似文献   

3.
随着外资银行逐步进入竞争激烈的国内金融业,优质客户资源成为各家银行的稀缺资源,特别是高端客户已成为各家金融机构首选的市场目标。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已不仅仅是业务份额的竞争,而更多地表现为客户占有量,特别是优质客户占有量的竞争:谁赢得了更多的优质客户份额,谁就赢得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由此可见,优质客户资源已转化成为一种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在业务定位、产品功能、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方面确立差异化战略,对客户进行适当细分。VIP客户流失分析系统主要是着眼于优质客户的精细化营销,利用新科技手段进行数据挖掘,针对客户流失这个主题,通过客户细分的方式,将目标客户群切割开来,再针对各个目标客户群的产品持有关联及行为特征,找出每次营销所适合的目标对象群。  相似文献   

4.
随着竞争日趋白热化,高端优质客户已成为我国各家商业银行的首选市场目标。银行业的竞争重点之一是优质客户持有量的竞争,谁获取更多的优质客户份额,谁就赢得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由此可见,优质客户资源已成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纷纷采用成熟的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找出为银行创造利润的价值客户,根据客户消费行为和使用产品的特征,对客户实施精细化的营销服务。  相似文献   

5.
客户是农发行业务发展的载体,也是经营效益的源泉,着力巩固和培育优质客户群,是农发行实现商业性贷款业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但在目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条件下,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热度空前高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农发行原有的价格、期限等优势荡然无存,优质客户流失的现象不断出现,对优质客户维护、巩同的难度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6.
随着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快,西部地区的银行业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商业银行对优质客户的信贷投放力度不断加大,竞争日趋激烈.而信贷资产质量又是决定银行生死存亡的生命线.因此,商业银行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信贷投放竞争过程中如何确定重点及有效防范风险,支持西部大开发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这是值得西部地区商业银行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培植、构建优质客户群体对建设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1、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建设银行构造优质客户群体的外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体系和银行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作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被全面推向市场,专业分工的界限被打破,一批新兴商业银行以其灵活的运作机制和强烈的竞争意识日益扩大其市场影响力.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金融市场逐步放开,外资银行必然抢滩中国的客户市场.出于同业竞争的压力,国、内外银行的竞争日益集中在有限的客户资源上,其中竞争的焦点表现在优质客户的争夺上.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农业银行建湖县支行针对全县节能灯、石油机械两大特色产业和各类成长型小企业蓬勃发展的新情况,面对多家金融机构激烈竞争的形势,主动迎难而上,积极组织力量,深入小企业市场,克服各种困难,挖掘潜在客户,抢抓小企业信贷投放,并同时做好对这类客户的综合营销,取得了显著的业绩。截至2010年末,该行已经拥有信贷法人客户54户,其中优质客户19户,小优、简式贷客户35户;法人客户实体贷款余额6.75亿  相似文献   

9.
按照国际通行的二八法则:百分之二十的客户能为银行带来百分之八十的收益。当前形势下,银行间竞争的焦点就是对优质客户的竞争,谁能拥有较多的优质客户,谁就能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因此,优质客户的选择和维护关系到业务经营又好又快发展。在争取优质客户的过程中,银行会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提供各种便利与优惠,以促使客户在该行  相似文献   

10.
大力发展优质客户是农业银行的信贷经营战略,在竞争型的金融体制下,社会经济并不能提供足以支撑和根本改变农行经营状况的优质客户。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有效客户仍将是农行信贷经营效益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优质"战略与"有效"策略的协同运作在农行信贷结构调整和信贷经营管理上显得十分重要。一、选择"优质"战略与"有效"策略共存的现实依据本文所指优质客户是指符合农行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信贷资产流动性的增强增大了银行拓展信贷市场的压力,而金融市场信贷替代方式的增多和大中型优质企业议价能力的提高,在减少优质大中型企业对银行贷款需求的同时,也降低了这些客户对银行的贡献度。在这种情况下,大力拓展优质小企业信贷市场,对银行分散信贷风险,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 前 ,在县级信贷领域 ,受资金供求关系、客户群体差异和金融同业竞争等因素的影响 ,已悄然出现部分结构性买方市场。突出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优质骨干企业贷款特别是技改贷款方面。一是信贷群体集中。城市建设和优质企业项目贷款成为银行竞相追逐的对象 ,不少贷款项目多  相似文献   

13.
利率市场化:国有银行的应对之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率市场化后,对优质客户信贷市场的竞争必然导致贷款利率的降低,而存款市场的激烈竞争又导致存款利率的上升,双向竞争的结果是银行存贷款利差的缩小。  相似文献   

14.
《金融纵横》2005,(3):41-44
近年来,商业银行不断增强信贷营销理念.加快培育信贷客户,在信贷投入随之不断增加的同时,信贷集中的趋势也日益增强。导致上述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各家银行为了争夺优质客户.获取稳定收益来源.竞相对同一客户或客户集团进行交叉重复授信,甚至出现授信过度的局面。由此导致整个银行体系的潜在金融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和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银行业市场竞争已不仅仅是业务份额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对优质客户占有量的竞争。谁拥有更多的优质客户,谁就赢得了市场主动权。因此.商业银行把“以客户为中心”作为经营管理的目标要求,立足客户,研究客户、细分客户、服务客户,已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即将加入WTO,随着外资银行的涌入,银行业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争夺的焦点是优质客户,谁拥有了优质客户群,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建设银行湖南省岳阳市分行把培植能4长期提供结算性资金来源、能来良好经济效益的客户群体作为市场拓展目标,准备用3年时间建立一批优质客户群体。  相似文献   

17.
新产品研发是商业银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一环,是商业银行发展和利润增长的关键。面对金融同业的激烈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商业银行如果不能提供源源不断的新产品,必然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导致优质客户的流失。因此,只有加快金融产品研发进程,尽快推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新产品,才能获取持续市场竞争优势,不断提高盈利水平。  相似文献   

18.
金融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对优质客户资源的竞争。私人银行客户既是农行的核心客户资源,也是各家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的焦点。随着产业转移加快,县域和民营经济兴起,必然会造就更多的富裕群体。顺应发展大势,提高私人银行客户营销维护水平,对提升农行零售业务的市场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跨部门的营销平台,协同作战,提  相似文献   

19.
一、利率管理的主要特点(一)利率已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杠杆。主要表现:一是利率水平与客户竞争状况成反比。各行普遍作法是:对竞争型优质客户一般采用相对低的利率;对非竞争型客户一般采用相对高的浮动利率。各行普遍反映,竞争型优质客户贷款风险低,维护成本低,综合收益明显,各  相似文献   

20.
面对激烈的竞争,各家商业银行都在服务上下功夫,因此,基于营销需要.信贷人员往往在经办业务中不自觉地对客户(特别是老客户、优质客户)作出某些迁就。但是随着借款人的法律意识的提高,存在着借款人及保证人的“道德风险”。容易产生法律纠纷。本文围绕具体信贷业务中容易疏忽的几个细节问题来探讨商业银行信贷人员应注意的潜在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