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集团经济推进城乡一体化李家栋,焦起鸿,孙军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跨世纪的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北郊农场要想...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一场深刻的变革。新的实践迫切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要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需要进一步弓1导职L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把握机遇,施展才干;需要进一步激励职工振奋精神,团结拼搏,艰苦创业,更好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需要进一步帮助职工坚定信念、理顺情绪,抵制消极倾向的影响,增强主人翁责任感。1.林业企业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党的十一届三…  相似文献   

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提出改革开放,制定了新时期的党的基本路线,同时规划出三个战略目标:温饱、小康、赶上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实现这三个伟大战略目标,党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战略措施。就农业和农村工作来说,为实现伟大的战略目标,我认为必须实现三个伟大的转变:一个是由自给半自给性的农业经济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转变;第二个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第三个是由过去的行政指挥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实现这三个转变不容易,不是理论界说出来,实际就能办到的,难度很大,要有一个相当的过程。加央提出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路线、方针、政策。这就要我们解放思想去研究问题,勇于探索,勇于开拓,有好多问题不可能把理论搞好再行动,不能拿出一个固定的模式来套,所以研究问题,思想活跃一点没坏处,只有好处。搞社会科学,研究问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搞得非常活跃,这样才容易真正认识客观真理。但是我们认识客观事物发展规律性的东西,目的在于指导实践,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方面,还是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来指导客观社会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是实行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党中央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沂源县粮食工作有了很大发展,实现了两大转变,即以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传统的粮食企业向现代粮食企业转变。近几年,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沂源县粮食局认真贯彻省、市粮食局的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改革总揽全局,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实现了粮食事业的大促进,大踊跃,大发展,为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内部审计应如何适应两个转变李东胜一、两个根本性转变为内部审计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两个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求企业只有不断加强内部自...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社会经济管理体制最具特色的就是城乡分割的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分割体制有三个根本的特征:第一,工农业产品不能够自由的交易;第二,各种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力不能够自由的流动;第三,城乡居民在各种发展机会面前机会不均等。应该说,我们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城  相似文献   

8.
孙庆红 《齐鲁粮食》2003,(10):29-29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法制经济,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现代会计必须随之转轨变型,由报账型向管理型、决策型转变;由事后型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转变;由被动型向自主型转变……会计人员只有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国有农场如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姜明,李仁才,张新春兵团党委四届二次全委(扩大)会,提出的兵团经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中指出: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  相似文献   

10.
浅谈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杨国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那么,...  相似文献   

11.
引进银行机制加速兵团金融事业的发展罗蔚松当前,兵团提出了"奋起二次创业,再造兵团辉煌"的宏伟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无疑要适应中央五中全会提出的"两个转变"即;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工矿废弃地复垦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翟广忠,姚焕明(江苏省铜山县土地管理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复垦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具体表现在:由传统复垦形式向生物、现代复垦形式转变;由单一利用向多种利用形式转变;由产量型复垦形式向优质、高效型复...  相似文献   

13.
始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经历了二十年的风雨历程。这二十年,是全党思想大解放、经济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提高的二十年,也是粮食流通体制由高度集中的统购统销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二十年。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之际,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加深对邓小平改革开放伟大理论的理解,必将强有力地推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胜利前进。一、粮食流通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历程由高度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是艰巨复杂的历史任务,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只能是在探索中推进,在…  相似文献   

14.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从“四分开一完善”到“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从部分粮食品种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到粮食购销市场化,标志着粮食行业高度垄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结束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呼唤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主动转变职能,加强对企业的服务,由公婆转变为公仆;由代言人转变为引导人;由教练员转变为裁判员,从而建立起向市场导向型、规则导向型、治理导向型粮食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5.
深化改革与“两个转变”张季农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们要认真领会"两个转...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但在人们的观念上仍然存在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束缚,以致使农业生产要素不能充分合理流动,生产要素的市场不能充分发育。技术、信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短缺制约了效益农业的发展。武义县的实践证明,通过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可以有效地推动效益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改革开放形势推动下,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禁锢几十年的粮食计划经济体制得到了更新;粮食干部职工的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粮食队伍经受了市场经济的考验,稳住了阵脚;经营的开拓型和形式的多样化,创造了新的效益,进一步行动了粮食企业的发展。但在改革开放特别是粮食购销价格和经营放开的新潮流中,由于两种体制的更待利衔接出现了碰撞,配套措施不完善,新的制度一时未能建立,加上缺乏经验,因而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认为粮食放开就意味着想怎么搞就怎么搞,可以随心所欲。二是对搞活在理解上出现扭曲,导…  相似文献   

18.
用产业化建设现代农业 变农业大省为经济强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产业化建设现代农业变农业大省为经济强省田则林世纪之交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经过十几年的改革与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始了由温饱向小康、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历史性进程。体制转轨、结构再造、模式创新,使农业获得了巨...  相似文献   

19.
土地资源利用管理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资源利用管理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思考彭德福(国家土地管理局规划司)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  相似文献   

20.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供销合作社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如何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我认为当前供销社应注重抓好五个方面的转变。一、由计划经济的购销观念向市场经济的效益观念转变。供销合作社长期运行于计划经济体制中,经营思想模式都留下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深深烙印,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单一的购销观念仍然影响着供销合作社经济的发展。因此,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必须首先转变思想观念。否则,就很难取得实质性成效,甚至还会扭曲改革,贻误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