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清友 《商界》2010,(7):21-21
通胀威肋、事小,通缩威肋、韶大。此判断乃是“大是大非”的判断,如果处理不好或判断失误,则经济有陷入万劫不复境地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张宁 《新财富》2009,(7):40-41
本次危机的史无前例之处在于通缩、通胀两种互不兼容的趋势眼下共存。为了躲避与危机如影随形的通缩鬼魅,美联储几乎是毫无选择地向通胀鬼魅召唤的方向滑去。这就使短期内收紧流动性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未来世界可能较长时期处于高通胀之中。由于中国面临的经济调整与美国有着质的区别,因此,在美国出现通胀之时,人民币一定要与美元脱钩,开始升值,以保持国内经济稳定。  相似文献   

3.
《四川物价》2006,(9):24-24
阅读:据《北京晨报》报道: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市场部主席李晶不久前指出,中国目前处于“双通货”时代,即通胀与通缩并存,而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有两重——上游产品通胀,下游则以通缩为主。所谓“中国输出通胀论”称,中国制造业面临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压力,导致其出口到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产品涨价,  相似文献   

4.
5.
张宁 《新财富》2009,(10):40-40
中国经济复苏后面临的主要风险是通胀.由于出口下滑.通胀可能伴随低增长成为棘手的滞胀。  相似文献   

6.
今年3月初至6月中旬全球股市上涨,可以说是经济环境意外好转的主因。新创造出的12万亿美元公司股权价值,显著增强了金融及非金融机构的资本缓冲,支撑着它们发行的债务。其结果是,公司债务得到升级,而收益率有所下降。最近几个月,之前资金短缺的公司能够大规模举债和进行股本融资。市场对银行资不抵债的担忧,尤其得到了舒缓。  相似文献   

7.
张宁 《新财富》2011,(1):46-47
中国2011年上半年将以应对通胀为主题,年中会出现一个由于调控通胀而造成的经济增长凹地.而一旦物价企稳.下半年就可能处于经济减速后重新启动的准备之中。不过,美欧日等国随时可能危机复发,可能使中国调整政策。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2011年应会允许人民币升值5%。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樊纲日前就通胀问题发表讲话称,缓解股市与楼市的泡沫威胁,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中国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最直接的就是我们的经济增长水平持续在11%左右。按照往常的经验,11%已经是经济发展过热的表现了,但是中国的状况却很独特,不仅是速度高,而且  相似文献   

9.
10.
2008年经济主旋律通胀与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宁 《新财富》2008,(1):42-43
2008年中国经济政策的焦点将围绕压制通胀及其预期这个主题展开。当前中国通胀的内在原因主要来自流动性过剩、国际外在环境、政府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三个方面。针对这一多因素的并发症,需要多剂多方面政策并用的鸡尾酒药。 对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指标的预测,也须围绕通胀这条主线展开,预计2008年中国GDP增速在10%左右,至2008年底人民币兑美元将达到6.5:1。  相似文献   

11.
周其仁 《浙商》2008,(7):26-26
现在温度已经蛮高,重要的是要撤火,釜底抽薪,而不能说底下再加把火,上头加个盖.那轻则烧煳,重则炸锅。中国经济就是处在这种关键的时候。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经济会不会重新陷入通货紧缩的局面,又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李晶 《商务周刊》2010,(17):24-26
俄罗斯的严重干旱以及中国10年不遇的洪灾在全球食品市场掀起一场"完美风暴"。主要食品类价格压力加大(7月份的食品价格上涨6.8%,非食品价格则上涨1.6%;食品共占全国消费物价指数篮子的近1/3),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2005年回顾与2006年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200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回顾,对产能过剩、贸易顺差、收入差距、生产安全、投资与消费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对2006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对政府可能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未来10年之内一定是低增长、低利率、高通胀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呢?我认为这样的格局最有利于债务人,大家谁都可以负债,因为未来通胀就还债了,利率又那么低。我一再呼吁,中国要走城市化道路。中国有巨大的内需市场空间,只要转到内需市场就可以释放巨大  相似文献   

16.
张涛 《中国市场》2012,(42):23-27
本世纪以来,在一般意义的亚洲增长模式之下,中国经济形成了特有的净出口、房地产和汽车三驾马车驱动模式,在资源配置上也相应地出现特有的"三低"局面:低劳动力成本、低资金成本和低环境成本。但在经济危机之后,三驾马车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推动下集体熄火,经济成本的"三低"局面已经结束。在经济增长动力趋弱的背景下,中国将迎来实际通胀读数的第三次盘整期,"大盘整"也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运行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防范通货紧缩及通缩预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出现通胀的概率很低,主要风险是通缩和下行压力,宏观调控要明确基本取向,把稳增长与防通缩结合起来,把需求侧综合性调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需求侧调控的政策重点是,合理确定经济增长和价格上涨目标,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实施适度宽松和定向调控的货币政策,定位好防通缩的政策目标和运用好多种政策工具;实施更加积极和结构性的财政政策,适当加大政策力度和发挥更好政策效果.以此为基础,通过深化供给侧改革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重点推进国有企业、用地供给、金融、财税、价格等关键环节改革.  相似文献   

18.
年初以来,在中国经济的许多重要领域中相继出现产能过剩,这个趋势是否会酿成全面的生产过剩危机?如果在中国出现了首次生产过剩危机会持续多长时间?从宏观调控看应当采取怎样的反危机措施?这些问题现在就需要进行更深入讨论。(一)我认为一场全面的生产过剩危机是难以避免的。从  相似文献   

19.
经济形势面临新通胀因素的挑战,突出表现在国内外通胀压力联动,货币流动性宽裕的局面不会改变,近期对房地产市场的严厉调控可能带来资金的"挤出效应";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供应的主要来源,央行的外汇占款冲销干预不够造成流动性泛滥;应对通胀必须切实把好流动性总闸门,首先应控制货币发行增量,这就必须让货币政策回归物价本位、控制M2增长率和信贷规模、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合理引导外汇占款;其次,应合理疏导既有的货币存量,可采取的方法包括加息、扩大直接融资、人民币升值、财政政策回归稳健等。  相似文献   

20.
田丰 《中国海关》2011,(5):74-74
要解决中国的通胀问题,还需要国际宏观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全面协调,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据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1年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2%。其中,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