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基于当前物业企业普遍存在着的人才流失严重现象,从“人”与“家”之间具有的强关系出发,认为传统“家文化”当中的血缘关系、家规与家教、家庭利益一致性和家庭成员互助友爱是人们爱家恋家的主要原因,提出在企业管理中,可以通过提升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完善企业制度规范、引导员工目标与企业发展的一致性、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等手段,打造物业管理企业有序、和谐、发展、友爱的职业“家”空间,改善物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困境。  相似文献   

2.
新生代员工是组织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职场中新生代员工的"异常"行为,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文章以新生代员工工作要求为切入点,基于组织支持感的视角,探讨新生代员工管理措施,旨在使管理者从新的视角解读新生代员工的"异常"行为,构建有效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被运用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层面,从经济学意义上说,应该是企业和员工双方为了解决现实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引所起的各种问题而作出的一种经济行为,是一种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柔性化:现代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部环境的变化,外资旅行社的进入,对旅行社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面对刚性的竞争和挑战,柔性化管理必将成为旅行社“以柔克刚”的利器。旅行社可以通过树立“人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关注员工的可持续发展、适当对员工授权、建立学习型组织等一系列柔性化手段来吸引及留住旅行社人才,并最终在竞争中取胜。  相似文献   

5.
赋能是领导授权赋能行为的核心,只有揭开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内在形成机理的“黑箱”,领导者才能完成“管理+控制”向“领导+教练”的角色转变,改变员工的心智模式,促进员工的主动性行为。为此,本文通过文献梳理与分析,首先揭示了“领导角色转变”“授权赋能感知”“自我效能提升”是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内涵核心关键词;其次构建了基于“领导者角色定位—员工授权赋能感知”的领导授权赋能行为形成模型,探讨了领导授权赋能行为的内在形成机理;最后,围绕着“行为—态度—行为”这一路径形成了其效应框架,对组织实践活动具有较好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调查表明,员工沉默行为产生的动机是多方面的,其中大部分原因与领导有关,性别、年龄、学历、所在企业属性、管理层级不同的员工的沉默动机存在差异;员工沉默行为的发生不利于领导的决策,也会导致员工积极性降低,还会损坏组织的判断能力和纠错能力。减少员工沉默行为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诸多方面、诸多环节,要求组织管理者树立全局思想,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创造有利条件,减少员工沉默行为的发生和再发生。  相似文献   

7.
企业员工的绩效有两个层次:其一,员工的行为表现,即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的精神风貌和工作效率;其二,员工的行为对部门、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这两个层次构成员工的“绩效组合”。美国学者Susan P.Eichen和D avid N.Sw inford的“绩效组合”模型根据管理层次和岗位将员工进行分类,将“个人表现”与“行为影响”按照员工所在管理层次和岗位进行加权组合。比如,在对财务总监的绩效评价中,“个人表现”占25%,而其行为对部门、企业绩效的影响则占75%。也就是说,“个人表现”与“行为影响”有轻有重,而具体权重应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由员工所在的管理层次和岗位来确定,并用百分比予以表示。在确定了企业员工绩效评价的基本方向后,应对两个层次分别做出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关键是要处理好三种关系。1.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的关系。定量评价是指对员工的绩效做出量化的分析,比如“完成了计划工作量的80%”;定性分析则是对员工的绩效做出更深入的分析,比如“为什么没有完成计划工作量”。定量评价是基础工作;定性分析则是定量评价的延续,是将定量评价的成果直接转化为管理效率的关键环节。这就是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的基本关系。正确处理这一关系是提...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管理人员的授权型领导行为会对员工、团队和组织带来积极的影响。根据“过犹不及”理论,那些被看作是对组织有益的行为,在过多地实施之后,也可能会产生消极的作用。同样,如果管理人员没有掌握授权的尺度,授权则可能会产生“过犹不及”的效应。基于“过犹不及”理论,从员工、领导者、团队三个层面探讨授权型领导负面效应的形成机制和领导者过度授权的表现形式及原因,并为企业管理人员做好授权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分别从组织员工边缘化的定义、特征、类型、成因、影响,边缘员工困境、防治、实证等8个方面总结了目前学者们对组织员工边缘化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组织员工边缘化的研究还应在员工边缘化的管理理论基础、员工边缘化的判断标准与量表开发、组织员工群体边缘化、边缘化员工的利益诉求与维护、不同层级的员工边缘化以及组织员工边缘化的动态管理体系的构建等6个方面加强研究。最后阐述了加强组织员工边缘化管理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局当前以冷水江电力局作为绩效管理的试点单位,通过建立适合该局的绩效管理制度和薪酬管理制度,绩效管理工作已初见成效。通过多次反复的专家洗脑,从管理层到班组及员工对绩效管理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了解了绩效管理解决什么、每个岗位干什么、标准是什么。通过月初制定绩效合约、如期召开部门绩效改进会议、绩效评估、绩效改进,通过管理层与员工不断地沟通,通过对绩效管理制度的学习,员工了解了绩效管理就是要解决“于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这个困扰基层电力企业管理的问题,使职工明白了“岗位靠竞争,收入凭贡献”这样一个道理,有力地推动了我局的机构改革,逐步拉开收入档次,通过岗位价值真正体现岗位的贡献大小,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目前我局职工的观念与过去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对员工行为及工作满意度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文化是影响员工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以青岛海景花园大酒店为研究对象,对员工感知的组织文化,个人价值观及个人一组织价值观匹配进行了描述性研究,通过因子分析、价值观匹配的计算描述了企业员工对组织文化的认知,通过分层回归分析阐明感知的组织文化,个人价值观及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对员工行为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笔者希望能给饭店管理部门一些启发,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与企业管理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管理应重视企业化,营造团队精神,努力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为适应环境的要求,在组织结构设计中实行“扁平化”、“柔性化”,用矩阵管理发展知识经济,为进一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分配模式将由“职务工资”向“能力工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员工离职行为影响企业组织绩效,对企业管理有影响。现有研究结果表明:员工离职行为对企业组织绩效有负面影响;有正面影响,未达成一致。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分析探讨员工离职行为对企业组织绩效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固定效应的回归方法对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1—2020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员工离职行为对企业组织绩效的影响呈负显著影响。其中,在员工离职行为对企业组织绩效影响中,国有企业和企业生命周期起负向显著调节作用。本研究丰富了员工离职行为对企业组织绩效影响的理论机制,对促进企业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富士康在中国内地拥有员工多达70多万名,管理数量如此之大的员工的确不是容易的事情,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在高技术和低成本的双重压力之下,富士康一直依赖的单一代工模式是否已经走到了尽头?一线员工是低成本挤压的最后一个环节,现在这个环节终于不堪重负将低成本困境彻底暴露。昔日的“代工之王”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的行为受两大动力体系的驱动。一是自我动力,二是超我动力。这两大动力的平衡关系,决定了人的行为方向。组织中对人的管理,就是想办法将两大动力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并共同指向组织目标。“自我动力”的启动,主要靠个人利益的吸引。具体方式就是提供三个激励:报酬激励,成就激励,机会激励。“超我动力”的启动,主要靠组织目标,事业理想,企业精神,核心理念与价值观。知识员工为受到的教育程度较高,因此,其自我和超我强度要高于一般员工。针对知识员工的激励策略,必须适应这种较高的自我与超我动力。  相似文献   

16.
Z型组织理论以“坦白、开放、沟通作为基本原则来实行民主管理”的理念,对我国央行人力资源管理有所启示,有利于增强员工“家”的意识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培养员工独立思考能力,弱化等级观念。央行应当借鉴Z型组织理论,建立岗位轮换、终身雇佣、考核提升、终身学习等制度,最大程度地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构建央行和谐组织关系,更好地履行职责。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的发展日益凸显知识的生产线价值,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知识管理主要在于对知识承载主体“知识人”的管理。组织中对“知识人”的管理面临难于有效甄别“知识人”并进行有效激励、难以度量知识的产出及投入等困境,因而必须进行管理模式的渐进变革。要求结合社会宏观体系的调整,变革组织内部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较为合理的知识定价机制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中关村科技园区50家企业为研究对象,对知识员工的主动离职行为的原因及管理和控制等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员工态度和心理预期是预测员工离职的主要因素”。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态度和心理预期,进而影响了他们的离职意愿。因此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是,通过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对在本组织内的心理预期,同时,在离职行为更多地受到人力市场供需关系影响的情况下,企业还必须调整已有的雇佣关系,寻找更有效的利用企业外部人才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丁树雄  何可 《新智慧》2007,(2):21-22
很多企业老板都有自己独特的管理个性。在他们各自不同版本的企业“宪法”中,很多管理条律都被企业员工私下贴上了各种标签——“飘忽”、“易逝”以及“笔走龙蛇、不着边际”等,以此来刺激老总们那套空洞而无效的“不作为”管理行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人力资源服务业要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必须加快创新步伐。顾客导向性和顾客参与性可以让人力资源服务业更好地获知顾客的需求及偏好,从而有效地提升服务质量和创新绩效。员工是人力资源服务业服务创新的执行者,员工的创新行为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的服务创新绩效。而在良好的组织创新氛围中,员工较少受到组织条条框框的约束,更有利于激发其创新行为。本文借鉴顾客参与、员工创新行为、组织创新氛围与服务创新绩效的国内外成熟量表,运用SPSS2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及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阐释人力资源服务业顾客参与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员工创新行为和组织创新氛围在其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源服务业顾客参与对员工创新行为和服务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人力资源服务业员工创新行为是顾客参与和服务创新绩效的中介变量;人力资源服务业组织创新氛围是顾客参与和服务创新绩效的调节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