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沈阳市土地利用现状生态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沈阳市为例,建立土地利用生态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权的最小平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物元模型进行土地生态水平评价.结果表明:2005-2008年沈阳市土地生态水平都处于"优秀"水平,整体上呈现稳中求进态势.因此最小平方法定权和物元模型在土地利用生态水平评价中应用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2.
村级是农业投入的基础,也是整个农业投入运行机制中的重要载体,因此,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始终坚持抓住这一基础不放,采取多项措施,激励村级投入,把村级集体投入作为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要方面来抓,千方百计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收入入手,使村级多途径、全方位筹集资金向农业投入。1.坚持土地有偿使用。这个县从1989年开始在全县推行土地有偿使用,6年来,全县共收取土地承包费1612.3万元,年均268.7万元,其中用于农业投入的资金1290万元,成为农业投入的重要资金来源。为保证这一制度的实行,县委、县政府建立健全了土地承包费收取、使用、管理"村有乡管"制度,确保土地承包费80%用于农业投入。2.加强村办企业管理,增加集体收入。1990年以来,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避免土地粗放利用或过度利用,实现最佳土地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Pareto最优"思想,以江苏省55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区,建立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关系的曲线估计模型,利用LINGO软件求解多目标规划模型的"理想点",得到土地利用的最佳集约度,并划分不同程度土地利用集约区。[结果](1)在2015年末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苏南、苏中、苏北土地利用最佳集约度分别为6 287. 96 (万元/km2)、4 944. 00 (万元/km2)、2 954. 70 (万元/km2)。(2)总体上,研究区的地区经济水平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土地利用最佳集约度呈正相关。(3)存在低度、中度集约区的经济、社会产出效益超过理想值,高度集约区的社会产出效益低于理想值的综合效益失衡现象。[结论]研究运用多目标规划模型的"理想点"法求解土地集约利用产出效益问题的Pareto最优解,较好地处理了最佳集约度难以定量求解的问题,对我国县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物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模糊集概念和熵权理论,以老河口市孟楼镇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作为评价对象,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土地整理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基于客观权重和欧氏贴近度的模糊物元的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模型.研究表明:老河口市孟楼镇基本农田整理项目生态环境影响属于"较好"级.与其他方法相比,此模型能有效避免权重确定方面主观性较大和评价标准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从而为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针对中国综合指数评价研究中存在信息屏蔽和主观性的问题,本文尝试采用物元分析法对中国城市土地生态水平进行评价.研究方法:物元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1)和2002年相比,2005年杭州城市土地生态水平有所改善,整体上呈现出由N03级("一般"水平)向N02级("良好"水平)跃升的趋势;(2)城市废水排放量增大是杭州城市土地生态水平提升的关键制约因素.研究结论:物元模型能够揭示单个评价指标的分异信息,适合用于城市土地生态水平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滨海县按照农垦改革发展、场地共建等部署要求,围绕"资源共享,经济共融、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工作定位,以农场地多人少的资源优势和成功的现代农业发展经验为切入点,切实强化与境内滨淮农场、淮海农场联动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场地合作向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迈进.截至目前,共落实农场社会化职能改革各项政策39项,支持资金400万元;实施粮食收储加工等场地合作项目5个,总投资6000万元;年组织水稻机插秧、无人机飞防等社会化服务面积3万亩以上;建成稻麦品种试验示范基地100亩;推进场地土地托管合作6800亩,土地租金930元/亩,吸收50多户农机户和100多名农民长期务工,带动了当地农业生产水平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7.
20年前,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通济新区阎家岭村曾是有名的贫困村、落后村,集体经济没有稳定收入来源,村集体负债17万余元,群众增产增收困难重重,村庄道路泥泞,环境脏乱差.进入新时代,在强有力的村"两委"带领下,阎家岭村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针对村庄土地多为贫瘠山岭地的实际情况,村"两委"集思广益,统一思想,果断确立"招商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江苏省东台市紧紧围绕"打造江苏农业第一县"、再造东台农业新优势的总要求,以科技创新为手段.突出推进农业种苗革命、大棚革命和绿色革命,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提升农业,不断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贡献率.促进了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变.2007年,全市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7025元,每亩土地产出率3300元.农业劳动生产率达22780元,分别比前三年增长37.9%、42.9%、35.8%,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9.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安排.近期,建湖县支行成功获批全省金融业首笔、4.4亿元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贷款,全力支持建湖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助力该县守好"饭碗田",推动乡村产业和城乡融合发展,实现生态宜居、民生改善.3月23日,该项目首笔贷款2亿元顺利实现投放.  相似文献   

10.
出让底价确定的一般程序 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涉及的标的价格较高,经常高达数千万元、数亿元甚至几十亿元.由于土地市场的特殊性,而且土地后期的开发利用情况复杂、影响因素多,其具体实际价格难以先期判别.为避免国有土地资产流失,现行制度规定,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必须进行土地估价.通过估价分析了解要进行招拍挂地块的正常价格,并在此基础上综合确定出让底价.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湖北省松滋市国土资源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积极向上申报项目,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全力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至今已实施或正在实施国家级、省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13个,面积13万亩,投资1.87亿元,净增耕地2万余亩.本级投资已实施或正在实施的市级"占一补一"项目44个,面积4260亩,净增耕地4050亩,投资610万元.整理面积已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2009年全市共向上申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5个,目前2个项目已得到批复,争取资金5500万元.  相似文献   

12.
刺激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政策和价格效应难于持久.通过对江苏省吴江市农民收入的增收因素进行分析,2005年农民因减免税费、种粮补贴、土地流转收益分配、"农保""土保"等政策因素增加收入3.32亿元,人均增收628元.  相似文献   

13.
自2001年起,湖北省坚持"以建设促保护、以保护促发展",不断探索土地整治新方法、新机制,找准土地整治与保护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点,累计投入近230亿元,整治土地1300多万亩,新增耕地260万亩,完善了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湖北省宜都市国土资源局在"管好用活"土地上做文章,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有效推进了宜都市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2009年,宜都市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99亿元,财政总收入11.42亿元,连续6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先进县市",被推选为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范例.  相似文献   

15.
农民在城里做工、生活.本来就应该和其他城里人一样,有理由获得各种社会保障.让农民用土地来换取这些东西,实在没道理. 如果政府在城市搞"二元体制",降低城市"新移民"的社保标准.那就增加了失地农民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土地资源不足一直是制约无锡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年来,无锡市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战略,以全国万分之五的土地,创造了占全国经济总量1.5%的发展业绩.2011年,无锡市平均每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产出GDP达4.79亿元,在江苏省排名第一.在节约集约用地实践中,无锡市形成了以江阴市"集约用地十八法"、宜兴市"完善五项机制、实施五大工程"、锡山区"十向调节节地发展战略"为代表的先进典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广东省南海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选择实验法,以南海224个行政村的村集体和用地企业为受访对象表明,运用多项Logit模型从土地市场供需双方视角测算土地发展权价值。研究结果:对于村集体,农地开发为工业、商业和住宅用地的发展权价值分别为604. 25元/平方米、1946. 30元/平方米、1508. 63元/平方米,而用地企业认为该3类发展权价值分别为1038. 42元/平方米、2203. 32元/平方米、2163. 89元/平方米;地块破碎度、容积率、土地用途对土地开发有极其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供给方和需求方均对开发成商业用途偏好最强,工业最弱;集体土地市场存在超额需求,同时,无论村集体还是用地企业均认为当前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较低,集体建设用地存在资产流失。  相似文献   

18.
一亩土地收益能有多高?在不改变土地性质的情况下,超过2000元就算佼佼者。而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集发农业生态观光园却创造了平均每亩土地收益4.6万元的奇迹。他们成功的秘笈在哪里?  相似文献   

19.
数字国土工程中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数字地球"、"数字国土工程"概念的出现给土地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数字国土工程,概述了土地信息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进展,结合近几年来多S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模式,并认为今后土地管理应规范化、系统化,信息分布网络化和分析智能化.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平阴县民发土地托管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4月,目前,这家最初由13位农民共同出资308万元成立的合作社,秉承"民发共富、科技兴农、双赢发展"的理念,以半托、全托、入股三种模式吸纳农民入社,走规模生产的路子,土地托管服务面积由最初的几十亩发展到8.78万亩,由县内发展到县外,实现了跨地域快速发展,为农民增收节支26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