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认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虚拟经济形式在当下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主导性作用,其根本特征就是人与人之间可以超越时空发生非接触性的经济关系。据此评估当下“人传人”的新冠疫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发现人与人接触性较强的实体经济与实体国际贸易遭受的损失较大,而人与人接触性较弱的数字经济却获得一定发展,并在防控新冠疫情蔓延、保障社会供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而提出,应对新冠疫情长期发展战略和短期应对措施都将是着力发展数字经济,尤其是发展人工智能产品。  相似文献   

2.
[世界经济论坛9月3日]中国每年9%至11%的经济增长率使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摆脱了贫困,带来了经济改革和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并推动了全球贸易、资本和人才的流动。中国经济对全球发展的重要性也意味着,中国发展所面临的风险与未来十年的新领军者们有着尤为重要的关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在不断探寻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道路、新引擎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聚焦在了海洋之上。11月3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和青岛市政府在青岛联合主办了"经济转型的蓝色动力"全球实业论坛,与会官员、学者、企业家将探寻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目光转向了蓝色的海  相似文献   

4.
郭芳 《发展》2015,(2):8-9
2014年12月10日,由《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经济论坛"如约而至,主题是"新常态可持续——创新是中国发展新引擎"。场内座无虚席,400多位来自政商学界的国内外精英一起探求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和路径。同一天,中国一年一度最高级别的经济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在召开,中央决策层首次部署"新常态"下的经济调整和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5.
第十四届中国经济论坛是中国经济周刊发起主办的全国性经济学术研究论坛,2001年至今历经14届,形成媒体牵头、社会支持、共话经济、促进发展的良好社会效应。中国经济论坛坚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设置议题,今天的主题是“新常态可持续——创新是中国发展新引擎”。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上,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已经转向了创新驱动。  相似文献   

6.
丁元竹 《中国经贸》2015,(11):16-17
国家主席习近平用“新常态”向世界描述了中国经济的一系列新表现,包括增速变化、结构升级、动力转变,指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发展前景更加稳定.“新常态”既彰显了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积极变化,也揭示中国决策层直面失衡调整困难的决心,对中国经济形势特点给出一种合规律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12月10日,由《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经济论坛”如约而至,主题是“新常态可持续——创新是中国发展新引擎”。场内座无虚席,400多位来自政商学界的国内外精英一起探求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和路径。  相似文献   

8.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一项总体要求,对于准确把握发展大势、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理解这个“新常态”?在第十四届中国经济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人们一般将“新常态”单纯理解为中国经济将从8%甚至10%以上的高速增长调整到7%左右的中高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新常态是人们关注和热议的关健词.本文将从中国经济新常态提出的背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主要依据、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基本特征等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10.
九十年代以来,关于新中国经济理论史的研究,异军突起,成为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热点”,相继有几部论著问世,1999年9月由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的赵晓雷的《新中国经济理论史》一书,即是其中之一,对新中国五十年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纵观全书,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1.
全球经济正进入关键期。世界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作为新领军者,我们必须找到未来经济新的增长点,而新的增长必须更为公平且必须是可持续的。中国有句谚语叫“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对于企业来说,有投人才能有产出。当前,企业纷纷处在创造就业、推动创新、解决全球化挑战的前沿地带。其中,中国企业将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应对全球挑战中发挥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2.
樊文丛 《中国经贸》2015,(11):130-130
在习近平的领导下,一系列性新的治国理念、新政策、新提法正在塑造和改变着着中国。在经济领域,新常态要求就业要比GDP增长更优先考虑。并且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在新常态下,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经济增长将与过去的高速度基本告别,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也基本告别。而在教育领域,教育是人学习,是培养一群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人的伟大事业,人的发展和成长相对于经济,更加有它必然的规律,教育也更应该树立起一种新常态意识。教育的新常态,不仅仅是为了孩子,为了我国的教育,更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奋进2005     
《东方经济》2005,(1):1-1
等待着新舂的脚步,畅想着未来的一年,人们已经习惯了在一月淡理想,谈未来。从宏观的中国经济总体趋势到微观的各个行业,我们有充足的信心认为,2005年又将是我们丰收的一年。在谈到世界经济的时候,中国人也习惯了骄傲地对人说:“风景这边独好”。没有任何的理由,自信来源于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持续增长的GDP,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经济就是发展,繁荣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4.
新千年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休闲经济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闪闪发光,犹如一种新的动力牵引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周刊》2013,(26):34-37
新引擎2实体经济制造业、公共消费品、服务业,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中国经济的新引擎毫无疑问必须来自实体经济,而不是金融的运作。"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金融系主任李稻葵向《中国经济周刊》指出。但矛盾的是,在当前中国经济的所有困境中,实体经济是最大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新常态环境下经济发展的特征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文章从分析比较中国与世界的GDP年增长率入手,得出新常态环境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国际市场环境等方面的经济特点,提出了新常态下提升我国经济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不断探寻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道路、新引擎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聚焦在了海洋之上。11月3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和青岛市政府在青岛联合主办了"经济转型的蓝色动力"全球实业论坛,与会官员、学者、  相似文献   

18.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不仅使世界经济陷于衰退,也使中国经济一跌不振,进入了新常态,如何重新启动中国经济,使其恢复以往的高速增长是当前中央政府不容回避的难题。从西部经济崛起、新一轮市场化改革、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新驱动、结构优化、贫富差距缩小、释放制度红利、大国经济特征和优势等维度分析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潜力与动力因素。在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若能把握好这些潜在因素,中国经济仍能继续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19.
任保平  迟克涵 《改革》2023,(1):18-30
中国式现代化是指既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迎来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的模式得以重塑,现代化新动能得以培育,现代化新优势得以形成。从阶段性目标来看,经济体系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治理体系现代化三个方面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发生了内涵上的拓展。现阶段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面临着推进和拓展的任务,包括由单一发展战略向综合发展战略的拓展,由外向型发展战略向内外结合型发展战略的拓展。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要坚持并联式发展道路,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协调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构建数字平台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东南亚经济形势的动荡和不确定对我国经济稳定发展产生很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各种经济指标分析,认为东南亚经济出现新波动,经济复苏艰难。文章还分析了东南亚经济出现新波动的原因,并对未来的经济进行了预测。最后,客观分析了东南亚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