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元平 《上海国资》2009,(12):42-43
《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监事会以财务监督为核心,监事会与企业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条例》明确监事会的主要职能就是监督,是对企业实施监督检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监事会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如何在现场监督检查中发挥监督作用,是监事会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企业监事会职责履行情况,分析公司制企业内部监督的现状与问题,探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监事会的职能发挥情况。重庆市企调队对重庆市重点企业中的88户公司制企业法人治理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依据该调查资料分析:重庆市企业监事会存在诸多问题,内部监督组织的监督职能发挥较差。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有必要整合企业内部监督力量,完善和充实企业监事会。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经济、社会制度导致不同的合作社模式.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制度背景下,合作制与股份制必然产生融合.股份合作制是合作社制度变迁的必然结果,是合作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流形式,股份合作制企业是一种现代的合作社制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经济、社会制度导致不同的合作社模式。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制度背景下。合作制与股份制必然产生融合,股份合作制是合作社制度变迁的必然结果,是合作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流形式,股份合作制企业是一种现代的合作社制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国有企业的监事会由于监督权力不强,已成为公司治理中的薄弱环节。建立分权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理念。探索中国特色的国企法人治理结构是否完善的有效标志之一,就是要建立和完善监事会的有效监督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一、依法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各单位遇到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依法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传统的国有企业无论实行何种领导体制(一长制;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厂长经理负责制等)都是一元化领导,难以形成制衡机制。在试点中有的单位建立了董事会、经理会,但监事会迟迟未能建立;有的单位虽然表面上看董事会、经理会、监事会已经建立,但不能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互相交叉任职过多。本钢集团公司基本上已经形成了决策机构、经营机构、监督机构相互分离、权责明确、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  相似文献   

7.
谢婧 《上海国资》2023,(2):92-94
<正>建立健全联社“三会”制度,完善供销联社治理机制,强化监事会职能,创新监事会工作方式,对供销联社防范经营风险、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监事会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监事会的监督工作是出资人监督职责的延伸,是资产监督管理的重要体现。为进一步加强企业监事会监督效能,浦东新区国资委持续推进监事会建设,向企业委派监事会主席和专职监事,  相似文献   

8.
沈阳市是个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比重较大的城市,1998年5月成立了沈阳市国有资产监事会主席办公室,负责对全市国有资产的监督,并直接向各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运营机构委派监事会。监事会代表国有资产所有者对各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运营机构的运营状况和企业负责人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对市国资委负责。实践证明,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如果缺乏监督,完全凭个人意愿或好恶行事,就有可能使工作偏颇与失误,给企业及其职工群众带来损害。尤其是在当前,相当一些企业还存在着董事长、总经理乃至党委书记"一肩挑"的现象,即普遍反映的"三个头衔一个人,三块牌子一个门"。在这种情况下,缺少监督和制衡,就很容易导致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运营行为不规范。因此,健全和完善监事会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必需,是建立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可缺少的内容。笔者结合了沈阳市国资管理监督工作的实际情况,在此探讨国有资产监督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东升 《科学决策》2006,(12):54-55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重点和难点之一就是要深化企业改革,而改革的关键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如何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对有关企业的调研,笔者认为,当前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重点应是完善董事会和对经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  相似文献   

10.
丁建中 《乡镇经济》2000,25(3):43-44
我国国有企业正在进行体制改革,以期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在改制过程中,法人治理结构的安排是一个重点,也是一难点。本通过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调查,分析改制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效性,进而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怀勇 《特区经济》2009,(2):112-114
监事会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专司监督职能的内部机构。加强监事会建设,是改进公司治理的重要环节。通过中外企业监事会制度的比较分析研究,可以有效地总结企业监督机构发挥作用的机理与因由,并在认知我国国有企业监事会监督功能不彰的基础上,为我国国有企业监事会改革的实现提供重要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如何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我们认为必须坚持九个原则: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制度替代原则、企业生产力原则和公司治理原则,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原则、党组织融入公司治理原则、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原则,优化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环境需要坚持和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构的有效途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中已进行了公司制改造,但公司制理结构尚不十分健全,运行也不够规范,存在着董事会“空壳”、监事会职权不明确等现象。  相似文献   

14.
世界各国合作社的两种模式 第一种:以欧洲为代表的"市场合作社"。 欧洲合作社大都产生于19世纪中叶,受当时合作社先驱的思想影响深刻,虽然目前这些国家的经济社会状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社员的经济社会地位也有了明显提高,但是合作社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并未发生根本改变,有所变动的只是为适应“二战”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作出的一些制度调整,因此被称之为“市场合作社”。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依法治企的要求下,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进行了思考。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必须不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避市场风险。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角度,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根本缺陷和主要问题,并对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出了发展方面。  相似文献   

16.
冯松江 《魅力中国》2010,(28):148-149
根据我国1993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规定,监事会与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共同构成公司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各司其职、相互制约。监事同代表股东的董事一样都是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只不过分工不同,董事代表股东经营管理企业,监事代表股东监督董事、经理,防止其损害股东的利益。然而从运行的情况看,监事会制度的实施均未能很好地达到预期的监督效果。本文结合国内上市公司实际现状,对当前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重点要建立和完善企业制度,并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在这个过程中内部审计有着重要的作用,本分析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内审工作的特点,主要内容和设想。  相似文献   

18.
王吉 《辽宁经济》2005,(11):80-81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组织架构,其实质是公司的权力制衡问题。公司治理的目标是降低委托——代理关系所产生的代理成本,使所有者在不干预公司日常经营的情况下,保证管理层能以公司整体利益或者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管理目标。对管理者履行职责过程中越权和违规行为的防范和制约机制,以及对损害投资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及后果的纠正和补救措施,是上市公司治理的基本内容。一般来说,公司治理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治理结构,另一个是治理机制。治理结构包括股权结构、资本结构以及治理机构——包括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的设置。治理机制包括内部机制——用人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外部机制——公司控制权市场、职业经理人市场、中介机构及债权人监督和信息披露等。这两大部分共同决定了治理效率的高低和治理效果的好坏。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一种现代企业财产制度和资本组织形式。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今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否仍要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公司制改革后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市大中型工商企业普遍实行了股份制,但是公司的治理结构并没有完全按照股份制要求建立起来,许多股份制企业的新三会、老三会等公司结构问题依然纠缠不清,导致股份制企业的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股份制企业优势的灵魂。本文结合国外股份制理论的学习,从治理结构的定义、概念、作用、方法、薪酬、相关制度等方面,对股份制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