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我国虚假药品广告治理的有效方法.方法:采取文献检索、比较研究、状况研究、发展性研究和个案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虚假药品广告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相关信息的严重不真实与不对称.结论:建立药品广告电子监管系统,即建立各种即独立又相互联系实时更新的动态数据库,保证信息公开与透明,杜绝虚假信息的传递,维护药品广告市场的良好秩序,保障广大公众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2.
虚假广告泛滥根源的法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法经济学意义上讲,虚假广告是经营者利益博弈的结果,利益驱动是虚假广告泛滥的经济动力,违法成本低则为虚假广告泛滥提供了条件.现行司法救济不足、行政监管不力、监管体制不完善、消费者自身问题等因素直接或间接降低了虚假广告的违法成本.规制虚假广告的有效方法是提高虚假广告的违法成本.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虚假违法广告在我国的市场上发展的越来越迅速。这对我国的消费者,大众媒体,国家的公共信誉都有很大的不良影响。在强烈打击虚假广告的过程中,有关的治理政策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不少消费者提出提高道德水平才是治理虚假违法广告的根本所在。但是不少广告主、发行媒体、法律机构分析了虚假广告的主观原因,并与发达国家在治理虚假违法虚假广告方面做了比较,指出:虚假广告的遏制,要从制度入手。通过对法律还有制度的完善,让公众养成一种习惯,从而提高道德水平,从根本上消除虚假广告。  相似文献   

4.
广告审查制度仍需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谦 《经济论坛》2000,(17):30-30
正如经济繁荣往往伴生着无序与违法,广告业同样会受到无序与违法的困扰,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广告的误导、虚假乃至欺诈行为,它引起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   为了有效遏制广告违法行为,规范广告市场,建立预先防范机制自然被提上日程。 1993年 7月,我国即开始在部分城市进行广告发布前审查制度的试点,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广告审查机构的设置、审查程序以及审查标准等做了一些具体规定。而两年后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更是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广告发布前审查制度,特别规定对事关重大的特殊商品,如药品、医疗器械、农药…  相似文献   

5.
"法眼"透视虚假广告对我国经济的危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大量“虚假广告”开始充斥市场。虚假广告对于我国经济的危害极大,任由其泛滥,会严重地破坏我国尚未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而阻碍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从虚假广告对经济的危害出发,分析了治理虚假广告的法律依据,并对依法治理虚假广告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温万名 《经济师》2008,(10):76-77
商品房销售广告的法律性质及相关的法律责任问题对确定商品房交易过程中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规范房地产市场行为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虚假广告的存在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秩序。虚假商品房预售广告侵害的是多重客体,包括消费者利益、竞争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因违法行为的多重性,从而产生多重请求权。  相似文献   

7.
国家工商总局于8月18日透露,在今年集中开展的以“反误导,打虚假“为主题的整治违法广告专项行动中,共查处广告违法案件5万余件,停止发布违法或不规范广告2.6万余条,提出书面行政告诫6000余次,收缴违法印刷品广告9000多万份。在此基础上,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查处的八起典型违法广告案例。  相似文献   

8.
严厉打击虚假广告势在必行赵国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告业迅猛发展,已形成相当规模。然而,伴随着我国广告业的迅速发展,违法虚假广告问题也日益突出,已成为广告业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国家工商局1995年3月份对全国6个大区的电视广告现场检查,抽查广告5002...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告在社会中的经济价值显得日益重要.虚假广告的出现,给市场秩序蒙上了一层阴暗的色彩,它不仅违反了<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同时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造成了市场信用危机,更直接的后果是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相似文献   

10.
明星代言虚假广告法律责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告作为宣传产品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各大厂商竞争的新阵地。随着广告的增加,明星代言广告现象变得更为普遍,明星代言广告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几年,经常出现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现象,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使得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面对日益泛滥的虚假广告,我国相关法律对虚假广告的打击力度却非常有限。除了《食品安全法》中明确代言人对于代言的食品产品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外,其他法律中还没有对代言人的虚假代言行为的责任承担进行规定。近几年,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承担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所重点探讨的问题之一。特别是随着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有关虚假代言行为的讨论更是被推上了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11.
药品说明书除具有指导药品安全、合理使用这一基本作用外,还有着更加广泛而重要的法律上的作用——可以作为假药劣药、缺陷药品、虚假药品广告和药品召回对象的认定依据。本文结合《药品管理法》、《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产品质量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药品广告审查办法》、《广告法》、《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药品召回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对药品说明书的法律作用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打击通过互联网发布虚假药品信息销售药品的违法行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9年3月10日发布了2009年第1期互联网购药安全警示公告,曝光了标示为“北京中医药研究院新特药研发中心”等25家违法销售药品的网站。这25家网站通常以某研究机构的名义违法销售声称能够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药品。  相似文献   

13.
李冬 《技术经济》2006,25(5):53-58
药品价格昂贵、药费负担沉重已成为制约和谐社会构建的严重社会问题,本文从表里两个层面分析了造成药价昂贵的原因和运行机理,指出药价昂贵的表层原因主要是药品收入加成制度滞后、医德医风滑坡、药品生产流通秩序混乱、政府价格管理失控和虚假药品广告泛滥,而深层原因主要体现为国家卫生资源总体匮乏、结构布局失衡、管理部门角色缺失和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残缺不全。  相似文献   

14.
张芸  王芳 《经济论坛》2006,(12):63-64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告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情趣。在传媒发展改革进程中,受经济利益的冲击,一些媒体的传播内容出现了低俗化倾向,低俗化广告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广告低俗化不仅误导消费者,而且损害媒体声誉,极大削弱了大众传媒的社会公信力。一、广告低俗化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1.假广告。这次报纸质量检查首次把广告监测纳入检查范围,北京市工商局广告监测中心在这次检查中共检查广告13847条,确认违法的有805条,违法率为5.8%。而医疗广告、保健食品广告、药品广告又占到违法广告发布率的…  相似文献   

15.
商业炒作充斥的现代社会,炒作作为一种新型的宣传模式,它以最短的时间,用最低的成本和最佳的创意,吸引大众的眼球注意力,来实现产品最大化的广告传播效应,而当中的药品广告炒作也是遵循着这一原则来实现药品自身的宣传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是不违背国家的法律,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以及不伤害社会伦理,药品的炒作是无可厚非的。但近年来,虚假的药品广告无孔不入的侵犯人们的日常生活,据统计调查,由于药品广告炒作误导消费者,我国每年大约有250万人吃错药,这些都严重的威胁着公众的用药安全和生命健康。药品广告炒作的宣传不但浪费了巨大的社会经济资源,而且它直接造成了对消费者的洗脑与心理暗示。药品广告宣传中的无限夸张、欺骗在发达国家的社会环境中,已经不再成为主要问题,但在发展中国家,依然是商业经济伦理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经济师》2013,(3)
时至今日,违法药品广告依旧是广告治理中难以攻克的瓶颈问题。旨在将相关违法信息公之于众的药品广告公告制度从诞生之日起就彰显了其在缓解信息不对称、增强法律威慑力、提升政府公信力和畅通广告执法监督渠道等层面的功能优势。就制度设立的初衷目标而言,目前公告制度的实践运作与应然状态尚存在一定差距。扩大公告内容的全面性和透明性、促进公告发布的及时性并拓展公告传播的广泛性是有效彰显和实现公告制度功能优势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7.
广告是联结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是消费者获取信息、了解市场的重要渠道,也是企业进行公平竞争的一个重要途径。虚假广告的屡禁不止,不仅挫伤了人们对广告的信任,同时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以及商品生产经营者之间的正当竞争关系,扰乱了社会市场经济秩序,进而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虚假广告的普遍存在给消费者、其他经营者、市场信息、媒体公信力等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是政府重点打击的对象。  相似文献   

18.
庄建平 《经济师》2012,7(3):72-74
新型广告给我们提供了日新月异的信息和咨询,但也带来了无穷的麻烦。文章在参考和借鉴大量的文献的基础上,首先简单介绍了新型广告中短信广告和网络广告的特征和类型,接着深入的探讨了新型广告中存在的虚假、违法广告等问题,在借鉴学习其他国家新型广告的立法基础上,针对我国现行的执法体制及立法现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虚假陈述问题一直严重制约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并成为证券市场存在的主要违法问题之一.作者主要从董事责任的角度出发,对我国上市公司董事虚假陈述法律责任的理论基础、存在问题及如何完善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有效规范证券市场行为.  相似文献   

20.
由于我国<广告法>对代言人代盲虚假广告行为的法律责任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这也是虚假广告代盲人的行为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承担何种性质的法律责任成为当前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原因之一,文章从虚假广告代言人的界定入手,全面分析了虚假广告代言人承担侵权法律责任的依据,并就其便权责任的认定要件作了一定范围的探讨,以期完善虚假广告代言人法律责任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