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涉及政府和市场关系的重大调整。不仅需要政府通过自身的改革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还要求政府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新格局中更好发挥应该发挥的作用。市场对资源配置由起基础性调节作用改为起决定性作用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在原来的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定义中,实际上存在两个层次的调节,即国家调节市  相似文献   

2.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该文重温了《资本论》关于市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决定作用的相关思想,结合我国目前产业结构的失衡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和一般规律。因此,我国由计划经济完全转向市场经济起,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规律就已发挥作用。从实践上看,价格的高低,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安排,产品消费的抉择,都根据市场机制的信号决定。因此,过去讲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并不排斥其决定性作用,不应将两者对立起来,应克服当前理论宣传中一些理论逻辑上的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理论不应照搬西方理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限于微观经济,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的内容与西方不完全相同。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的资源配置不是由市场决定,而是由党和政府决策决定。  相似文献   

4.
市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手段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性质与程度,学术界在认识上并未形成统一.本文从理论与现实两个维度,对市场在我国资源配置中作用的变化作了双重考察,认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我国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坚持实事求是优良作风下的市场理论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5.
王克群 《广东经济》2013,(12):16-19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编者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纪元,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  相似文献   

7.
《经济月刊》2013,(12):16-18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基础”到“决定”,仅仅两个字的改变,不仅代表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大理论突破。也代表了未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的市场化方向。  相似文献   

8.
正编者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难看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此次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重心和落脚点,切实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精神落到实处,使其真正从文件精神变成经济社会实践客观存在,关乎改革成败。这将是一个异常艰苦并考量改革者智慧和创新精神的过程,期间需要若干支点和抓手。在国外实践和理论均已比较成熟的PPP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中文译为公私合作伙伴关  相似文献   

9.
政府与市场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两大主体。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以政府为主导,市场的作用并不明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市场作用作了重新界定,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同样,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也需要发挥市场在微观层面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始终在探索经济体制改革之路,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我国在制定经济政策过程中的一个较大飞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意义深远,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是经济政策客观动态发展的结果,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是为了政府更好的发挥作用,有利于开放市场促进“新常态”下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有许多新观点、新论述、新举措,提出了一系列需要我们深入学习和认真研究的问题。下面,仅就经济领域列举一些我认为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问题。第一,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职能转换问题。这次《决定》的一大亮点是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代替沿用二十一年的基础性作用。我体会,作这种变更是为了进一步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进一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着力解决政府对资  相似文献   

12.
正编者按: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做出战略部署。明确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大理论命题。专项资金作为财政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和工具,1如何在具体实践中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和创新管理,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地发挥这一手段的作用,是当前亟待破解的重大问题。作者结合多年从事相关工作实践的体会和思考,对财政专项资金现状、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与思考,就新时期如何财政专项资金制度改革提出了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经济领域改革值得关注的几个重大问题。包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适用范围,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职能如何转换,如何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如何从管企业向主要管资本转变,如何建立和完善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的财税体制,如何建立规范合理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5.
根据习总书记的《说明》和《讲话》精神,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和把握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命题:尊重市场规律,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与市场协调配合,做好"和"字文章。  相似文献   

16.
党和政府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提出了"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本文基于政府投资与积极财政政策经济效应的视角,运用1993—201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在C-D生产函数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在积极财政政策下,政府投资短期内能够对宏观经济产生积极效应,可从长期看,却对宏观经济产生了"挤出效应",实证结论支持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表述。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这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准则。在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前提下,应明确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的规划和用途管制只是为了弥补市场的缺陷或矫正市场失灵,而规划和用途管制也要尊重市场规律。要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推进城乡统一、公平有序的土地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将市场定位为"起决定性作用",这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上还是首次出现,它表明高层在未来的改革中将市场的作用放到了更高的、更重要的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根据全会提出的这个要求,我们可以发  相似文献   

19.
张芒东 《经济师》2014,(8):53-55
政府与市场是市场经济运行中配置资源的两种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健全完善宏观管理体系,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要举措。文章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出发,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公路客运周转量增长率经验模态分解提取的特征因素,揭示了综合运输总量动态演化、交通运输政策、社会经济发展和公路客运自身发展规律对公路客运周转量增长率演进特征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综合运输旅客周转总量的减少和公路客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比的减少、节能减排政策效应显现及高铁建设、经济周期、公路客运市场自身的下行压力等因素,导致2012年至今公路客运市场的不景气。未来,公路客运市场周转量下行压力仍存在并呈现增速缓慢恢复、逐步回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