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旅游与生态环境矛盾趋于加剧的背景下,生态化可促进产业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同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在产业生态化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具有重要生态战略地位的秦巴汉水区域为例,提出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同时指出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径,以旅游产品与服务供给的生态化为根本形成推力系统,以旅游消费模式的生态化为重点形成拉力系统,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形成支撑系统,以产业生态化发展环境的营造为手段形成保障系统,推动旅游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旅游生态足迹可定量反映旅游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根据"生态足迹"的理论基础,以湖南娄底市为例,选取旅游生态足迹、旅游生态承载力、旅游生态安全、万元旅游GDP足迹等指标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以对湖南娄底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娄底市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给旅游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娄底市旅游生态的供给与需求矛盾开始日益突出。保护旅游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合理控制旅游生态足迹的需求,是娄底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生态产业与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决定了西部大开发的核心是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将其与农民的脱贫相结合、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相结合,使农民成为发展生态产业和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同时,西部大开发必须进行观念创新,逐步树立生态文明观,通过发展生态产业的主体产业--生态农业,实现西部地区的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海南生态旅游资源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传统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过度旅游开发影响了生态环境,防护林的破坏影响了生态环境,忽略景区容量破坏了生态环境,海南的生态旅游资源缺乏保护.因此,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资源管理:一是要注重生态资源的保护性;二是要注重生态资源的科学性;三是要注重生态资源的普及性;四是要增强生态资源的环保意识;五是要加快生态资源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
厘清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和驱动力,对促进当地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西部民族地区为例,在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相互作用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指标体系,借助Lotka-Volterra模型分析两者的相互作用和共生协调状况,最后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影响两者协调度的驱动力。实证发现:近十年来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在地理空间具有"两头高、中部低"的特征,生态文明建设在西部民族8省份中有7个省(区)发展水平较低,小于0.5,呈现分化的态势。2009—2013年,共生协调度最高为云南,最低为贵州,2014—2018年,广西最高,西藏最低;广西始终为互利共生关系,内蒙古和青海一直为偏利共生关系,宁夏和新疆由竞争关系转化为互利共生关系。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水平渐趋为影响两者协调发展的主导驱动力。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重大进步。基于生态文明与旅游业的密切关系,发展生态旅游体现出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生态旅游发展的形式多样,开发潜力巨大。为推动城市生态旅游的发展,我国应积极开展生态价值观的宣传,改革旅游景区的经营模式,加强技术创新,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应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引导。  相似文献   

7.
低碳旅游是发展低碳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倡导生态文明的最佳方式之一。文章论述了低碳旅游发展的意义,诠释了低碳旅游发展对旅游区生态建设的基本要求,并分析认为应该通过建设旅游生态小道,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体系,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成立旅游生态环境审计中心等方式提升旅游区生态内涵,发展低碳旅游。  相似文献   

8.
杨强 《生产力研究》2013,(10):28-30
文章提出了生态文明工程的涵义、特征、运作管理模式及其促进农业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意义;重点论述了实施生态文明工程的战略思想、目标与重点是提高农业旅游产业的技术、知识含量,强化生态产品设计、促进产业机构优化,开展生态营销、宣扬绿色理念,推广生态教育、培养"生态"人才,培育"生态"品牌,支持产业联动。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态文明的区域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生态文明要求具有较高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旅游的出现打破了我国传统旅游产业长期以来的“资源掠夺式”经营模式,是适应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最优经营模式,是生态文明理论所体现的重要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对现状剖析发现,新形势下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存在无经济发展的生态保护缺失、无生态保护的经济虚增、缺乏有效的产业培育机制等现象,指出区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区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应加强制度创新、观念创新和产业结构创新,应强化生态旅游产业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功能。文章以江西环鄱阳湖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为案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生态产业化的产生及发展伴随着人类文明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进入生态文明,人类关于自身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在逐步深入,生态产业应运而生。生态产业的产生及发展根基在于外在压力和内在渊源,外在压力是自自然的良性循环与持续发展。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生产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得全球对保护环境、生态建设、产业升级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目前,生态环境安全作为一种新的国家安全观,在我国受到重视。党中央把加强西部生态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中之重,特别强调了实行退耕还林还草。但在实践中,因生态建…  相似文献   

11.
旅游业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生态文明导向已十分明确,然而各旅游利益相关者在旅游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却存在多种现实困境,深入推进旅游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对旅游政府管理部门及旅游企业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从环境、经济、文化、社会和制度等五个方面全方位分析旅游利益相关者在推进旅游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存在着各种现实困境,提出景区旅游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路径与对策。旨在为有效促进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深入推进旅游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李剑 《环境经济》2022,(5):50-53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就加快发展生态环境产业再次向全国发出动员令、吹响了冲锋号,让我们倍受鼓舞,提振信心。生态环境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八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彰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全面推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省级环保集团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队”,要立足角色定位,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推动生态环境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建设的更高阶段,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众多方面,因此应当成为当前区域空间规划的新的理念和新的指导思想。以宁波北仑为例,提炼出生态文明理念对区域空间规划的新要求,介绍生态文明空间规划的内容和方法。文章首先分析了北仑发展现状及空间演化过程,认为其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与区域空间格局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然后详细探讨了北仑生态文明整体空间格局功能区划、产业空间、生态空间以及生活空间规划;最后提出了北仑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4.
因为优越的自然资源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有助于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及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但民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国家层面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大多位于民族地区,所以在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必然面临着诸多因素的制约。基于此,在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要维护好国家的生态安全。因此,民族地区要积极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加强乡村生态环境监测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力度,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乡村旅游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生态文明旅游的定义语境,并讨论了相应的禁忌与产业化问题。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文章认为,迄今的相关研究多不能准确把握生态文明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关系,切入问题后多滑向客体性很强的生态旅游,或者进入与生态学有关联的管理学视角。生态文明虽然是个大概念,但其出现在生态旅游被提出来之后,因而也可作为实现生态旅游的一个路径。文章从四个角度定义了生态文明旅游的语境,分别基于主体、路径、拟人与生产立场,进而讨论了与生态文明相关的禁忌问题。作者在最后就生态文明旅游的产业化,提出了中定位发展方略,不能一蹴而就地迅速做大,需要大分散、小集中,其是一个需要潜伏期的产业,对人的要求要高于对资源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生态旅游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态文明,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对我国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进行深刻反省的一种明智选择,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而生态旅游是生态文明观指导下旅游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本文在厘清生态文明与生态旅游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生态旅游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约束性条件,并对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生态旅游的实践方式与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生态+大健康"产业是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新产业集聚体,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产业路径,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体现.发展"生态+大健康"产业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层次,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还可以有效拉动内需,提升经济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生态农村--未来农村发展的理想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生态农村的实质是农村的全面生态化发展。生态农村发展模式以和谐、可持续为理念,以建设生态文明的农村社会为目标,以生态产业、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为生态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我国农村未来发展的理想模式,是实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生态农村的系统结构包括庭院生态系统、村落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五个子系统,具有生产、生活、生态的内部功能及旅游、教育、示范的外部功能。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大背景下,对旅游产业发展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区域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构建科学的发展质量评估体系。基于生态文明视角,通过构建旅游发展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对2009—2017年贵州省各州市来的旅游发展质量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其旅游发展质量时空演变,就贵州旅游发展质量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其条件优势和要素支撑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江南论坛》2016,(4):65-66
虞山尚湖是太湖国家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核心生态旅游区域面积24平方公里,虞山是国家首批森林公园,尚湖是国家首批城市湿地公园。自2008年成立以来,虞山尚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牢固树立"环境是最稀缺资源、生态是最宝贵财富"的生态文明理念,积极探索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模式,不断提高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实现了历史文化与生态文明、旅游产业的高度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