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土地制度创新路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土地制度和政策支持。在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土地制度需求的基础上,剖析了现行土地制度中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相适应的地方,并从创新土地供应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收储制度以及土地税费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迫切需要差别化增加土地制度创新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制度是我国基本制度之一,但在诸多方面已不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增加土地制度创新供给,是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当前迫切需要增加土地制度创新供给1.持续增大的"双保"压力对土地制度创新供给提出了迫切需求。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时期,2001~2011年间,人口城镇化率由37.7%升至51.3%,年均提高1.36个百分点,被联合国称为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但我国粮食安全压力亦持  相似文献   

3.
伴随城市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工业园区土地二次开发需求越来越迫切。通过对开发区土地二次开发案例分析,剖析我国土地二次开发制度需求与供求冲突;通过梳理我国各城市的地方创新政策,探究二次开发自下而上的制度供给创新方向;以此为借鉴,提出我国工业园区二次开发模式和制度创新顶层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财税体制改革30多年的总体回顾(一)30多年中国财政管理体制变迁政府财政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一项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5.
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的制度需求、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模式制度变迁中的主体地位、强制性和诱导性两种制度变迁方式,强调在制度创新过程中应当注意制度变迁效率。  相似文献   

6.
现行城乡二元地制存在巨大的外部利润,"小产权房"是农民分享土地非农收益的一种方式。中央政府缺乏将"小产权"纳入正式制度轨道的动力。农地上市流转和土地兼并非洪水猛兽,政府管控主义的制度设计往往与农民根据自身利益做出的现实选择相悖。农地上市流转是大势所趋。在中短期内,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大体方向只能是建立一种市场与法律共同调整的综合机制。地权改革同时须配合其他社会政治经济改革措施以满足或控制现实的各种利益诉求。应有条件地将"小产权"等民间创新需求逐步纳入正式的制度变迁轨道。  相似文献   

7.
浅议我国地方政府在出口退税制度变迁中的“诺思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制度要求地方政府部分承担当地企业出口退税的款项,这就使其在执行中央政府的制度变革中存在“诺思悖论”。结果是地方政府可能创造不利于企业制度创新的氛围,同时也不会为企业开展的适应退税政策的制度创新分担风险。为解决地方政府在出口退税制度变迁中的“诺思悖论”,我国的出口退税制度可以沿以下几个方向变迁:一是进一步降低地方政府负担的退税比例;二是杜绝各地方政府之间的恶性竞争;三是适当给予地方政府将外部利润内在化的激励。  相似文献   

8.
日本地方政府债券几乎没有违约事件,其风险基本为零。这得益于其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日本地方政府债券风险控制制度包括中央政府的"隐含担保"制度、审查和控制制度以及财务控制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性:典型的行政控制、弱化的市场机制,以及零违约风险下的低经济福利。这给予中国有三大启示。正式制度是控制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的关键;建立多层次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要顺应财政体制,即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管理制度应"以民为本"、彻底的财政分权并非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管理制度的必然基础。  相似文献   

9.
文章建立了我国现行土地转用制度的社会净损失模型.首先建立以完全竞争和平等交易为特征的土地转用理想市场模型,根据开发商需求曲线与农民供给曲线得出土地转用的理想市场均衡价格;然后根据地方政府官员与开发商的行为模式分析实际土地转用中价格与交易数量的决定.基于以上分析得出社会净损失,包括:可能存在的寻租行为导致开发商无效利用土地造成的社会损失、地方政府参与土地转用交易造成的社会损失、农民利益受到损害引发的社会矛盾和潜在的暴力冲突造成的社会损失.最后提出改革现行土地转用制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是我国当前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而土地流转又与农村金融支持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但农村金融制度却表现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法律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操作制度、政府管理制度、金融机构业务拓展的制度等制度缺失,阻碍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制约了土地流转效应的发挥。因此,创新新型农村土地金融制度,支持土地流转改革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三权分置"是我国土地制度又一次重大创新。本文通过对我国土地制度变革的分析,表明"三权分置"的必然性。然后通过对"三权分置"中三权的性质及三权的改革方向进行阐述,揭示三权的内涵,并对中央政策落实在法律制度之上提供简单思路。  相似文献   

12.
<正>国有企业改制中低地价处置土地资产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作为企业制度变迁的主体之一主动承担制度变迁成本的表现。同时,这一结果也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三者之间博弈所达成的均衡解。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为何在国企改制中总是有部分国有资产“流失”。一、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博弈的均衡解虽然我国的法律规定城市土地由国家所有,但是地方政府实际控制了本辖区内的土地。这势必引起土地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而产生委托代理问题。中央政府作为所有权人将城市土地委托给地方城市政府经营,城市政府作为代理人实际负责城市土地的经营并且维护所有者的权益。但是在许多  相似文献   

13.
林权制度改革是继83年林业"三定"政策的又一重大改革,是对林业"三定"政策的补充和完善,按照"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原则,怎样体现"主、权、责、利"呢?林权制度改革后的资源培育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林权制度改革后的资源培育进行了初步探索,认为强化政府服务职能要求,加强对林农由土地管理生产者向林业生产管理者过渡的培训力度,使农民"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努力拓宽森林面积,维护生态平衡,科学促进林农增收,努力构建和谐林业。  相似文献   

14.
林权制度改革是继83年林业"三定"政策的又一重大改革,是对林业"三定"政策的补充和完善,按照"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原则,怎样体现"主、权、责、利"呢?林权制度改革后的资源培育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林权制度改革后的资源培育进行了初步探索,认为强化政府服务职能要求,加强对林农由土地管理生产者向林业生产管理者过渡的培训力度,使农民"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努力拓宽森林面积,维护生态平衡,科学促进林农增收,努力构建和谐林业.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在本质上是制度创新和制度结构变迁的过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制度创新的主体由改革初期单一的中央政府转变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等多元的制度供给主体。与此相适应,在国家规范的各项经济政策约束下,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特定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经济政策,从而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一)重视政府体制创新,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政府体制创新,就是要结合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明确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行为边界。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要让市场机制充…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土地的二元所有制决定了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和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基于此,本文选取地方政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认为地方政府的主导优势地位、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委托代理关系、激励和约束机制的缺失是地方政府产生利己行为的原因;由此提出相关制度创新,以为进一步研究解决土地问题提供不同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17.
区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演进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产业组织角度提出了认识不同区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制度差异的分析框架,按照比较制度分析方法,讨论了地方政府在推动各自区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创新上发挥的作用,揭示了垂直金融体系、中央政府以及地方政府推动区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演进的三个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8.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征地制度实行的政府对土地农转非市场垄断制度造成了许多问题.需要改革。改变农村土地农转非的方式.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则是人心所向。本文从地方政府的行为特征出发,构建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静态博弈模型,分析地方政府在现有的财政体制下采取“征地模式”的策略阻碍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弊端。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促进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旧城更新中,政府对土地进行了频繁的调控,与此同时地价、房价持续飙升,呈现调控与失效相伴的局面.基于此,论文从城市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历程、政府干预下的土地交易市场、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及其制度变迁路径依赖与体制锁定等视角进行了反思,认为问题滋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是滋生问题的历史根源,它模糊了权属关系,积聚了历史病疾,而计划与市场的交织演绎出了双轨配置制度下的土地交易困境.地方政府的绝对垄断扭曲了土地竞争市场,而其根源在于:城市土地产权制度本身的残缺,即旧城土地资源的法律产权和事实上的产权的不一致,导致了市场交易主体对交易客体的权责不统一,而政府调控所制定的一系列的"制度",因其制度本身的利益短视与部门本位,削弱了作为"制度束"的调控威力,加剧了调控"组合拳"的失效.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城市土地制度的创新,即基于明晰旧城土地产权关系的前提下,政府退出非公共利益的土地交易市场,实现政府角色的转换──"划桨"与"掌舵"的分离,以此确保旧城更新中房地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运用博弈理论分析方法对当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进行理论解释可知:在征地博弈中的最优选择是地方政府征地,农村集体组织阻挠;在进入市场博弈中的最优选择是农村集体组织进入隐形土地市场,地方政府默认。但以上均衡结果受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预期收益、中央政府政治压力、社会舆论压力、补偿成本、阻挠成本、惩罚成本、监督成本、交易成本等的影响。因此,征地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城乡一体化市场亟待构建,制度创新应围绕利益分配合理化进行,制度设计应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