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资本监管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正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三者之间关系的分析发现,资本监管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具有正向和负向两种影响;资本监管通过对银行行为的影响进而影响货币政策传导。在资本监管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和货币政策关系的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在资本监管的背景下探讨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与货币政策之间关系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
随着2008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影子银行逐渐成为各国学者的研究焦点.近几年,影子银行发展速度极快,规模不断膨胀,加之其强大的信用创造能力,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不容小觑.选取2012年到2016年的月度数据,通过构建SVAR模型来实证研究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主要从货币政策传导过程的各个环节入手分析,得出影子银行规模扩张对M2、CPI、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都具有正向冲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货币政策的实施.针对分析得出的相关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来更好地规范影子银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杨桦 《价值工程》2004,23(12):84-87
本文从2003年银行间国债市场的回购利率和国债收益率的角度出发,同时结合货币政策对银行的资金调节作用,对银行持债行为与国债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从而揭示出银行持债行为对国债市场的重大影响作用,并得出有关债券市场的三个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中国30家商业银行2005—2015年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SYS GMM)考察了房价波动和风险约束以及银行信贷的关系,立足于宏观审慎思想,研判系统重要性银行与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对信贷行为的异质作用。并基于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渠道,检验在房价波动和风险约束的冲击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信贷的调控效果。实证结果显示: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和信用风险的降低都会增加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相反,会造成银行信贷规模的收缩。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信贷行为存在异质性。目前中国房价上涨并不会扩大货币政策工具的信贷扩张效果,但信用风险的降低会强化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传导机制。同时在信用风险约束逐渐减小的背景下,房地产价格对银行信贷将会产生“加速器效应”,进一步加重了中国银行的信贷“高烧”。  相似文献   

5.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近年快速扩张,对货币政策的制定、传导机制和调控效果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基于理论分析,文章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以2003—2014年的月度数据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影子银行和货币政策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影子银行的扩张,而影子银行确实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具有不同程度的滞后性,这对引导和规范影子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金融创新,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等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关键在于宏观货币政策与微观银行体系。在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基于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以及17家银行的非平衡动态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在岸离岸人民币利率联动在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传导机制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宽松的货币政策提高了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利率联动在宽松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中发挥了完全中介效应,但在期限、渠道与微观特质三维度上呈现显著异质性。研究结论对于全面考察货币政策通过利率联动效应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核心逻辑、实时监测预警利率联动冲击下的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妥善解决“大而不能倒”风险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进一步加剧了信贷的紧缩效应,这种影响不仅会放大银行系统对外部冲击的反应,加剧银行系统自身的不稳定性,而且也会加大实体经济的波动,降低货币政策在衰退期稳定经济的作用。本文采用数据实证研究资本充足性管制下信贷行为的变化,尤其是验证资本约束的信贷紧缩效应变化。  相似文献   

8.
杨桦 《价值工程》2004,23(9):84-87
本文从2003年银行间国债市场的回购利率和国债收益率的角度出发,同时结合货币政策对银行的资金调节作用,对银行持债行为与国债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从而揭示出银行持债行为对国债市场的重大影响作用,并得出有关债券市场的三个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主要依赖于银行,随着银行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他们对于中小企业客户的争夺和维护也更为关注.本文旨在研究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营销行为和银行的公司形象管理活动.本文在对关系营销和公司形象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样本银行和中小企业进行深度访谈,识别影响银行与中小企业关系的关键因素.同时指出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关系营销对中小企业所感知到的银行企业形象感知的影响.最后提出影响企业形象的两个关键因素,即:银行适应中小企业客户需求的能力和银行提供有效建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往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研究忽略了普遍存在的逆向调整现象,但事实上,资本结构逆向调整会损害公司价值,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实证检验不同融资约束水平下货币政策冲击对资本结构逆向调整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冲击是资本结构逆向调整的重要影响因素,公司融资约束加剧了货币政策的影响;资本结构逆向调整显著降低了公司财务业绩,在融资约束较强的公司中这一效应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11.
以往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研究忽略了普遍存在的逆向调整现象,但事实上,资本结构逆向调整会损害公司价值,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实证检验不同融资约束水平下货币政策冲击对资本结构逆向调整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冲击是资本结构逆向调整的重要影响因素,公司融资约束加剧了货币政策的影响;资本结构逆向调整显著降低了公司财务业绩,在融资约束较强的公司中这一效应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12.
影子银行的存在增加了投机性融资和庞氏融资规模,形成了对货币政策调控产生对冲或扩大作用的势力,使货币政策的实施效应受到影响。针对此种情况,本文基于影子银行体系存在的背景,对中国货币政策实施效应受到的影响进行研究。采用构建分阶段VAR模型,分析在不同货币政策区间,即货币紧缩阶段和货币扩张阶段、影子银行存在下的货币政策实施效应。通过对不同货币政策阶段及考虑影子银行影响与否的四种情形的实证分析表明,货币政策不同阶段、不同工具的实施效应存在差异。目前,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较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货币紧缩阶段的货币政策实施效应将受到对冲影响,货币扩张阶段的货币政策实施效应将受到放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美国货币政策的国际传递效应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实证研究发现美国货币政策对各国产出水平、净出口和物价具有国际传递效应,其中对各国物价的影响还具有同步效应.结构化脉冲响应分析表明,美国货币政策可在基本不损害美国经济增长的情况下改善美国的贸易收支,并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对中国贸易顺差波动影响尤为显著.因此必须关注美国货币政策的道德风险,谨防美国采取损人利己行为所带来的全球性冲击,并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挖掘平衡中国贸易收支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依托于现有研究,梳理了影子银行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基本渠道,在此基础上,将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兑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作为反映影子银行规模的变量,实证分析了影子银行规模变动对货币供给渠道与信贷渠道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内,货币供给量对物价均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影子银行规模变动对货币供给渠道的冲击相对有限;而物价水平与信贷规模的相关关系则不显著,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具有明显的阻滞效果;此外,影子银行规模在长期和短期内均对物价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一个比较现实的综合账户下,探讨了研究金融结构与货币传导机制关系的一个资产组合一般均衡分析框架。通过引入间接证券和货币性银行、货币当局的优化行为并进行数理分析,该框架吸纳了Tobin(1969)关于银行优化行为的设定,对Turnovsky(1996)的模型框架进行了拓展;同时,也是对国内基于简单金融结构的资金宏观配置和综合平衡理论的一个延伸。其隐含的结论:一是货币政策不仅在一定的金融结构制约下对均衡价格发挥系统性影响,而且作为冲击引致各种资产偏离均衡价格并实现新的组合,从而对实体经济发挥影响;二是有效的宏观调控金融政策,必须根据其相应的金融结构而注意内在的协调和均衡。  相似文献   

16.
这几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在配合财政政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按照人民银行的总结,稳健货币政策的内容是:通过央行的政策法规和窗口指导,引导商业银行的贷款投向,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强对银行的监管,促进商业银行的制度更新,为有效传导央行货币政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是一国金融当局调控和管理金融活动的两大手段,二者在根本目标一致的基础上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金融机构的规范运作和稳健经营是货币政策传导有效的必要前提;银行监管通过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可以保证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不受意外干扰。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银行监管目标的实现。另外,各国不同的监管体制也影响着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经济中,公众预期是影响货币政策的重要因素,如何合理引导公众预期是现代宏观调控的重点,货币政策的可信性有助于改善货币当局引导公众预期的能力.因此要注重对政策可信性的研究,研究的前提是要能准确把握货币政策可信性的内涵.文章从可信性的一般含义出发,对货币政策可信性的内涵进行界定;并将货币政策可信性与对通货膨胀的厌恶程度、动态不一致和中央银行银行声誉这些概念进行比较,以进一步明确货币政策可信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文章使用16家上市银行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动态面板模型检验银行如何对货币政策立场的转变做出反馈并调整其承担风险的程度。研究表明,基于我国银行体系银行风险主动化和个体风险系统化的发展趋势,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产生显著影响,且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变化对信贷投放总量以及社会总产出也会造成影响。同时,风险定价效应、追逐利益效应、习惯效应、杠杆效应作为我国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重要作用机制,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使用勒纳指数衡量银行竞争程度,基于56家商业银行2010—2019年的动态面板数据,实证分析银行竞争对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究这种影响是否因银行类别和竞争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将样本分别按照银行类型和竞争程度高低分组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宽松的货币政策激励银行承担更多的风险;银行的竞争程度越高,资产规模越小,流动性水平和资本充足率越低,货币政策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越强;竞争加剧对这种影响的强化作用,主要体现在股份制银行和城农商行中;对于竞争程度较高的银行而言,流动性水平和资产充足率越高,对宽松货币政策的反应越审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