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心提示风电场建设迅猛发展有力推动了新疆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以金风科技为代表的一批新疆风电设备企业抓住有利时机,迅速发展壮大,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新疆正向着国家级风电设备制造基地的战略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2.
杨杰 《大陆桥视野》2012,(11):54-55
核心提示 风电场建没迅猛发展有力推动了新疆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以金风科技为代表的一批新疆风电设备企业抓住有利时机,迅速发展壮大,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新疆正向着国家级风电设备制造基地的战略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3.
刘军  谭飞 《环境经济》2006,(6):35-36
随着国家支持风力发电的政策陆续出台和实施,长期沉寂的风力发电市场迅速被激活。一些企业不计成本争夺风力发电项目、圈占风力资源好的区域。而此时,国外风力发电设备厂家却钻了国内供货能力严重不足的空子,纷纷乘虚而入,风电设备上千亿元的“大蛋糕”眼看将被外商分而食之。  相似文献   

4.
2009年7月25日下午,明阳风电集团的吉林风电制造基地迎来了一位久违的客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据新华社报道,"在总装车间一台台兆瓦级的风力发电机前,总理不时停下脚步,认真询问国内风电设备研发和风力发电市场,并就发展风能发电提出七点意见." `  相似文献   

5.
维斯塔斯集团公司创建于1945年,于1979年开始制造风力发电机,1987年开始专门集中力量于风能的利用研究。现生产工厂已遍布丹麦、德国、印度、意大利、苏格兰、英格兰、西班牙、中国、瑞典、挪威等世界各地。截至2009年,已经在全世界五大洲65个国家安装了超过40000台风力发电机。作为世界风力发电工业中技术发展的领导者,维斯塔斯是全球最大的风电设备制造商之一,核心业务包括开发、制造、销售和维护风力发电系统。  相似文献   

6.
风电作为近些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新能源之一,具有重要的市场前景和研究价值。本文在采用聚类法分析中国风电建设区域分布及特征的基础上,选取2005-2010年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估计(FGLS),实证研究了中国区域风力发电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风电建设水平与风能资源的区域分布相匹配,不同区域风电建设的水平差距很大,新疆地区风能丰富但风电却未得到有效开发;区域风力发电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风电建设和风电投资呈正相关关系,而与区域电力消费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风力发电与用电地区呈现逆向分布的特点。鉴于此,本文提出统筹规划风电基地与电网建设,探索风电调度新技术以及拓展海外市场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风力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的典型代表,最早起源于丹麦,我国在全球范围内,发展风电产业的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2015年我国风电总装机占全球装机的比例达到25.9%.当前,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国内风电产业将在互联网与资本创新的宏观环境下,继续提升技术、网络、解决方案、全球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能力,发展前景十分广阔.风电企业作为风电产业的核心单位,连接产业上下游,在营改增全国扩围的大背景下,企业的税务管理尤为重要.本文在简述风电企业及风电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营改增后风电企业加强税务管理的必要性,进而提出风电企业加强税务管理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试析印度发展风电产业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风力发电已成为产业化发展最快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其风电产业发展迅速并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文结合印度发展风电产业的主要经验,分析了我国发展风电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风电设备制造商开始思考新的发展模式,在制造业服务化的大趋势下,服务将成为风电产业新的利润来源。描述了风电产业链的结构和服务需求,分析了风电产业开展现代制造服务的动因,提出了风电产业开展现代制造服务的3种商务模式:业主主导的商务模式、风电设备制造商主导的商务模式、风电设备制造商总承包的商务模式,并阐述了3种商务模式中风电设备制造商的各类服务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0.
基于技术创新模式的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风电市场的发展为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有利条件。分析了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对该产业所采用的技术创新方法进行了分类,归结为模仿创新、合作创新和自主创新3种模式。基于此创新模式分类,绘制了我国主要风电设备整机制造企业的技术能力演变路线图,总结了技术创新模式对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并指出模仿创新模式和合作创新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发展的需要,我国风电设备制造业只有在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的同时,通过自主创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开发更多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才能抓住发展机遇,走出困境,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