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寿险产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按照被保险人的数量可以将人寿保险划分为个人人寿保险与团体人寿保险。存2001年的寿险保费中,个险保费收入1108.61亿元,占保费收入的77.9%,团险保费收入314.49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22.1%,览于我国个险市场份额远大于团险市场份额,本文重点研究寿险公司提供的个人寿险产品。所谓个人寿险业务是指寿险公司以自然人或家庭为服务对象,为个人或家庭客户提供各类保险服务的寿险业务。  相似文献   

2.
贾连峰  孙昀 《经济论坛》2006,(24):118-118,123
近几年,我国银行代理保险发展非常迅猛。从业务收入看,2004年全国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721.9亿元;实现手续费收入20.1亿元。2005年全国银行保险业务保费收入803亿元,同比增幅为11%;实现手续费收入25.8亿元,同比增长28.4%。2006年一季度这个势头有增无减。全国银行代理保险保费收入已达411.58亿元,同比增幅达228.12%,占兼业代理市场的81.42%;占第一季度总保费收入的2.6%。银保业务手续费收入13.17亿元,占兼业代理市场手续费收入的72%。  相似文献   

3.
从2000年以来我国保费收入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其中寿险保费收入也增长迅猛,其平均增长率保持在28%左右。2001年底,全国寿险保费收入达1424亿元,占全国保费收入的67.52%。寿险公司负债经营是寿险公司的一大特征。寿险保费收入的扩大也代表着负债规模的扩大。这就要求寿险资金投资要保持一定的收益性,这样才能保证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而我国保险资金的运用一直局限在银行存款和国债上,远远满足不了寿险资金对收益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保险代理是指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向保险人收取代理手续费,并在保险人授权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人保险业务的行为。保险代理人是保险市场上从事保险代理业务的经济个体。保险代理人分为专业代理人、兼业代理人和个人代理人。目前在我国,个人代理人占绝大多数。至2003年5月,代理人实现保费收入615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35.5%。在中国的寿险市场上,通过个人代理人销售保险产品产生的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75%以上。个人代理人是保险市场上最具活力的展业途径,已经成为保险中介市场上举足轻重的力量。保险代理人是保险公司展业的主要力量,对保险…  相似文献   

5.
1979年恢复保险市场以来,全国保费收入年均增长35%,已初步形成了国有保险公司为主体、股份制及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发展的新格局。2000年实现保费收入1595.9亿元,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3373.9亿元。在全部保费收入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98.4亿元,占保费总收入的37.5%,支付赔款305.9亿元,赔付率51.1%;人身险保费收入997.5亿元,占保费总收入的62.5%,支付赔款和给付221.5亿元,赔付率为22.2%。1988年-1999年,保险公司共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保险金多达310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6.
一、无锡地区寿险业发展之现状 无锡地区寿险经营者主体已呈多极态势,虽然中保人寿以国有独资属于主流,但太平洋公司、平安公司(代表处)业绩也十分可观,虽然该地区寿险市场尚处在发育期,离健全的市场的形成,还须待以时日,但竞争机制引入寿险市场的作用已明显地得到标示。至1996年末,无锡地区几家保险公司的寿险保费总金额达3亿元,其中中保人寿保险无锡分公司为2亿多元。 无锡地区寿险市场总体上存在供需双方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居民对寿险产品的有效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寿险业主体可供居民选择的寿险产品不足。各公司推出的险种大同小异,居民选择余地较小。因此,1996年保费收入总数虽已出现历史佳绩,但寿险对于保险总量的比重仅为40%左右,寿险深度0.35%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7.
保险营销最早实施的是寿险营销,在世界寿险业中是一种普遍的先进展业方式。1996年以来,我国多家保险公司先后推行寿险营销体制,使我国寿险业发生了革命性的重大变革,创造了空前繁荣的寿险大市场。2005年我国保费总收入4927亿元,其中寿险保费收入占3244.3亿元;全国保险营销员146.8万人,其中寿险营销员135万人。寿险营销已先声夺人,而财险营销却徘徊不前,困境重重。如何重新认识财险营销?怎样搞好财险营销?这是我国财险业应该思考并付之实践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1980年到2003年,我国财产保险市场得到持续快速发展,业务规模比刚恢复匡内业务的1980年增长了约270倍,平均年增长率为28%,可谓快速增长。2004年,财产险保费收入突破1000亿元,达1089亿元,同比增长25.4%,超过寿险增长速度。尽管在这20年间,我国财产保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相对于国民经济和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我国的财产保险业仍处在一个比较低的发展水平上。  相似文献   

9.
蒋虹 《经济问题》2006,(6):69-70
近年来,我国保险公司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分红性质的寿险产品,覆盖了养老、少儿、人身意外、健康保障等各方面需求。2004年分红保险的保费收入为1760.49亿元,占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的55.03%,虽然2004年以来分红保险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但仍占据人身保险收入的半壁江山,对我国保险  相似文献   

10.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众多世界著名保险公司纷纷进入我国保险市场。据中国保监会统计,截至2004年末,在我国设立的外资保险公司(包括中外合资和独资保险公司)已达41家,外资保险机构代表处为188家。这些外资保险机构分别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并在数量上已超过中资保险公司。现状及特点自我国保险业开放以来,外资保险公司的业务呈持续发展态势,保费收入逐年增长。据统计,1992年,外资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仅为29.5万元,到2001年,保费收入已增至33.29亿元,约占当年国内市场份额的1.58%。之后的三年里,外资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增幅较大。2004年,外资…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保险业的现状分析 1.我国保险业规模分析 1980年,我国保险业的保费收入为6.4亿元人民币,到2001年,我国各保险公司共实现保费收入2109.4亿元人民币,年平均增长31.9%,远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1980年,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保险深度)为1%,2001年保险深度为2.2%,增加了2.2倍;1980年人均保费(保险密度)为0.47元人民币,到2001年底人均保费达到了169元人民币,21年增长了360倍。从表1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保险产业的规模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2.
商业医疗保险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医疗保险市场概述1998年初,社会调查显示:民众对医疗险的需求率为52%,高于普遍受到关注的养老保险的需求率47%。1997年全国寿险业务中,医疗险占3%,在业务规模中所占比例很低。广大的市场需求与保险公司极低的保费收入极不相称。目前各商业保险公...  相似文献   

13.
国际市场:非寿险业务停滞不前根据瑞士Sigma再保公司公布的一份报告,1997年全球保险保费总收入21,290亿美元,比前年增长了4.5%。但所有的增长均来源于寿险业务,寿险业务增长达7.7%,现占所有保险业务的58%。  相似文献   

14.
蒋燕 《经济》2007,(6):78-79
2006年,对瑞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泰人寿)来说收获颇丰:保监会数据显示,2006年,瑞泰人寿保费收入突破5亿元人民币,保费收入在25家合、外资寿险公司中跃居前10位,较2005年上升了9位,成为国内成长速度最快的人寿保险公司之一.  相似文献   

15.
保险业竞争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目前我国保险产业正处于开发和深化的高增长阶段。2001年,全国保险公司年保费收入为2109亿元。从1997年至2001期间,全国保险公司年保费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8%。这一增长率远高于同期7%~8%的经济增长率。同一期间,保险公司的资产总量也从1725亿元增长到459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将近28%。保险产业的高速发展将在市场扩容和机构投资理念形成等方面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深远影响。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如美国的养老保险基金,人寿和财产保险基金占GDP的比例达到90%~150%,形成了一笔巨大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陈莫 《经济纵横》2005,(2):32-32
根据中国保监会不久前向各保险公司印发的《全国保险营销员持证情况的分析报告》,截至2004年6月30日.中国已有保险营销员148万名.实现的保费收入约占整个保费收入的35%~0%.占寿险保费收入的50%左右。  相似文献   

17.
<正>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主要成就 1.保险业务持续发展自1980年以来,我国保险业年增长32%。2001年,全国保费收入2109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人均保费收入168.8元;保险赔偿和给付金额598.3亿元;保险公司总资产4591亿元;上交营业税57.7亿元。 2.市场主体不断增加截至2001年底,全国共有保险公司52家(含10家筹建)。按组织形式分,国有独资公司5家,股份制公司15家,中外合资19家,外国保险公司分公司13家;按经营区域分,全国性保险公司16家,区域性36家;按业务性质分,保险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18.
左晓慧 《经济论坛》2000,(19):15-16
近年来,随着中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费收入迅速增长,1999年全国保费收入1392.2亿元,同比增长15%。但自1996年5月以来,中央银行连续7次下调利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10.98%降至2.25%,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收益率也呈逐年下降趋势.特别是经营与市场利率紧密相关的寿险公司处境非常艰难.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呼声在保险业日益高涨。同时中国证券市场存在规模小,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市场波动频繁,起伏较大等问题。根据国外保险业的成功经验和我国保险业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让保险资金适当投资股市,…  相似文献   

19.
1.充实监管力量。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金融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提升。2001年,全国保费收入达2109亿元,比保监会成立前的1997年增长近一倍。截至2001年底,全国共有直接经营保险业务的机构(包括外资保险公司分公司)50家,保险中介机构170家,从业人员120多万人。2002年前三季度,全国保费收入2264亿元,同比增长52.4%;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为3.16%,保险密度(人  相似文献   

20.
李怡 《当代经济》2018,(6):28-29
当前我国寿险各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市场规模大、寿险的普及程度高、寿险经营机构多、产品种类丰富,而中西部地区寿险市场则相对较弱.从各省、市、自治州地区来看差距也尤为明显.利用衡量保险的两个绝对指标——寿险保费收入和寿险保费收入增长率以及两个相对指标——寿险密度和寿险深度,对2009至2014年我国寿险区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在此结论基础上,从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寿险经营主体三个方面给出完善我国寿险区域平衡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