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实现其保值增值的基本途径就是参与有效的投资运作。本文基于我国目前状况,并结合国外经验,对社保基金的相关投资渠道进行相关探讨,以期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这一目的,更好地发挥其稳定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模式构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模式不仅关系到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能否实现保值和增值的基本目标,而且更直接地影响到开征社会保障税后新的社会保障体系运行的效率。针对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应当借鉴国外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成功经验,研究构建符合我国新型社会保障体系运行要求的社保基金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为实施各项社会保障项目而预先建构起来的专款专用资金,是社会保障制度予以实施的现实性经济基础。本文结合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的现状及国际上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优秀经验,就如何提高我国基金监管质量提出解决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4.
EVA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作为目前国际上比较前沿、高端的企业评价体系,理论界普遍认为其评价目标是股东价值最大化。通过对企业评价的本质进行研究,我们认为企业评价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手段,其评价目标必须服从于衡量评价资源配置状态的最高原则与目标——帕累托最优。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企业评价目标,就是不同条件下的帕累托最优。中央企业在引入推广EVA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时,需要把帕累托最优作为评价原则和目标,才能收到真正的评价效果,把EVA的引进、推广和消化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5.
6.
达到效率与公平二者的同时最大化,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然而现实社会里,在追求效率最大化的过程中往往是要以牺牲部分公平为代价的;反之亦然.于是,就相应地出现了效率与公平二者的取舍问题或价值排序问题.效率与公平,不仅对经济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社会的和谐构建影响深远.因此.对效率与公平问题进行辩证地研究并科学地把握,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利用持股比例评估法评估基金投资绩效,评估基金经理人的市场择时与选股能力,并对其相应的实证研究设计进行了探讨,使之能有效应用于基金绩效评估实证研究中。 相似文献
8.
传统旅游方式不利于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生态旅游尽管对此有所改进.但仍然存在制度上的短板,容易造成“公地的悲剧”。资源的最优开发建立在囊括经济生态等多方面的价值评价。本文运用经济学方法对资源的价值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寻求一种资源开发的帕累托原理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估价行业以\"脱钩改制\"为主要特点,为了减少行政机关的权力影响,估价行业服务的重心从政府转向企业、行业和市场,随着市场逐步放开,在各方无损的前提下,将估价做得更专业、让市场做得更大,是典型的帕累托改进.而后随着新兴电商、AI大数据的冲击,加速了估价行业发展瓶颈的到来,改革发展的红利渐少,市场对... 相似文献
10.
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帕累托最优,指的是在政府组织中人力资源的配置已达到这样一种状态:在不损害其他组织或整体社会利益下,任何一种人力资源重新配置都不可能使本组织效用变得更大,也就是人力资源在某种配置下不可能由重新配置来使本组织效用变大而不损害其他组织或整个社会的利益。政府组织中人尽其才,每个人都在自己最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自己最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社会保障税与社会保障制度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社会保障税是指定用于社会保障的工薪税。本文分析了工薪税的税收归宿和劳动供给弹性的影响。当劳动供给弹性较小时 ,税收主要由劳动力负担 ,而且可能会增加就业压力 ;工薪税在劳动同质程度较高时可以取得较好的再分配效应。本文还描述了社会保障制度优化的理论过程。社会保障制度优化是指现收现付计划和强制储蓄计划的最优搭配 ,它以“黄金律”条件下的隔代帕累托改进为标准。就同代收入再分配而言 ,将收入再分配计划的目标定为提高受益人的受教育水平 ,而不是直接为其提供免费的社会福利 ,将有助于缓解收入再分配的代价。 相似文献
14.
社保基金监管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确立社保基金监管体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依然存在着局部地区违规操作、管理体制不顺畅和相关法制、监管建设滞后等问题.从世界范围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实践看,依托完备法律法规体制实施社保基金监管,确立社保基金监管部门、监管结构,赋予执法权威,社保基金监管向专业化、市场化发展成为社保基金监管的共同点.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我国应提高立法层次、建立完善的法律体制;强化监管力量,适当集中,构建主辅分明、多重监管的社保基金监管结构;推进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15.
论社会保障的生命周期及中国的周期阶段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国家保障、福利国家、强制储蓄和社会保险等主要的社会保障模式中 ,可以看到由产生、成长、高峰、衰退和消亡等阶段组成的社会保障体制的生命周期。中国的新社会保障体制在其生命周期上已经完成产生阶段 ,正处于成长阶段的中期 ,经过另外三十年左右的努力 ,将可以进入高峰阶段。为此 ,中国需要在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和建设中对农村保障、养老保障、失业保障和医疗保障诸方面 ,付出一系列特殊而具体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庞凤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2):3-8
为加快我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可持续发展,必须更好地明确政府的社会责任及其资金安排,需要从理论上明确社会保障缴款的性质。社会保障是现代政府的当然职责,社会保障缴款的收支符合税收的所有基本特征,在社会保险基金出现缺口时,国家扮演着最后出场的角色,而且一些国家直接以一般税收作为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而社会保障缴款与受益之间的紧密联系更多的是一种收入策略,因此,社会保障缴款无论称"费"或称"税",其本质都是税收。 相似文献
17.
李斌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2):12-15
文章对加快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推动经济增长,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是维系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和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问题正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基金缺口较大,为解决定这一问题,国家推出减持国有股的举措,来开拓社会保障基金的新渠道。本文在分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现状的基础上,就减持国有股的方法,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以及如何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文章研究了社会保障支出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回答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在金融危机发生后,社会保障支出的发展趋势如何?第二个问题是:哪些原因可以解释这些变化?文章认为,社会保障制度往往诞生于危机之际。此外,一般地讲,社会保障支出在危机期间会增加;但是各国情况不同,发达国家显示出反周期支出的特点。文章支持这样一个观点,即危机可以被当作改善和加强社会保障的机会,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各国不仅可以缓解危机最不利的影响,而且能制定比较好的社会政策,改进长期危机的防范应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