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焕溪 《潮商》2011,(4):82-85
潮汕最著名的大型府第式民居“驷马拖车”和“百鸟朝凰”是由“四点金”和“下山虎”按向心围合、中轴对称的原则组合连结而成,都是潮汕传统建筑形式,多层次、对称、平衡结构完整的平房式第宅。屋顶为穿斗式、架梁盖瓦的“硬山顶结构”。以一座多进的宗祠为中心,两边并联两座小一点的“四点金”、称为“三壁连”;  相似文献   

2.
潮汕最著名的大型府第式民居“驷马拖车”和“百鸟朝凰”是由“四点金”和“下山虎”按向心围合、中轴对称的原则组合连结而成,都是潮汕传统建筑形式,多层次、对称、平衡结构完整的平房式第宅。屋顶为穿斗式、架梁盖瓦的“硬山顶结构”。以一座多进的宗祠为中心,两边并联两座小一点的“四点金”、称为“三壁连”;  相似文献   

3.
许玉璇  林少然 《潮商》2022,(1):60-63
说起侨宅,不得不提的当然是"岭南第一侨宅"陈慈黉故居.陈慈黉故居位于汕头市澄海区前美古村落.前美村传统民居建筑繁多,以永宁寨为中心,散布着一座座各有特色的古民居建筑,建筑格局有"驷马拖车"、"四点金"、"下山虎"等等,整个村子,堪称是"潮汕古建筑的博物馆".而在众多古建筑之中,最有特色的当数陈慈黉故居建筑群.陈慈黉故居...  相似文献   

4.
《潮商》2013,(4):42
明安里位于中国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铜盂镇洋美村(俗名洋尾寮),是一处以潮汕传统民居为主题的旅游景点,占地50多亩,其主体建筑由八座潮汕传统民居"四点金"、和一座后库环绕一座祠堂而共同构成,在潮汕民居中属于"九龙吐珠"格局。它由香港企业家吴镇明及其夫人吴素真自2001年10月开始捐资兴建,于  相似文献   

5.
每当我探访古村落,常常惊叹其与大自然的融合。看似随意实为讲究"风水"的建筑布局,或岭南大屋或客家围龙屋或潮州四点金、下山虎等建筑风格,或古朴或精致的灰塑、砖雕、木雕、彩画,或残缺或新贴的门联与门神……所有这些,都感染着我,激励着我,激发我用镜头记录、保存、传播的动力。因为,这是现代文明之源流,是我们的根。  相似文献   

6.
黄素龙 《潮商》2012,(4):90-91
在封建年代,女性是不能涉足祠堂的,因此供奉女性的祠堂在各地并不多见。但事物都有特例,在潮汕的千祠万堂中就有三座以女人为主角的专祠。在今潮安龙湖寨有座宽大气派的祠堂——"婆祠"。该祠坐落在龙湖寨直街一侧,坐西向东,为潮汕传统的"四点金"建筑格局,占地500多平方米。门洞极阔,达10余米,也称"阔嘴祠"。门匾两侧各有两个石雕麒麟,造型生动威猛;  相似文献   

7.
黄素龙 《潮商》2015,(2):75-76
山墙,潮汕人通俗称之为“厝头角”。气势恢宏、高耸挺拔的“厝角头”是潮汕传统民居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属于我国众多地域建筑中独具特色的一种,使潮汕民居景观更加绚丽多彩,也体现了潮汕民居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
  潮汕民居的“厝角头”大致有三种形制,一是人字形,比较简洁实用,修造成本也不高,潮汕民间多采用;二是锅耳形,线条优美,变化大,实际上它是仿照古代的官帽形状修建的,寓意前程远大,常用在祠堂庙宇;三是波浪形,造型起伏有致,讲究对称,起伏多为三级,实际是锅耳墙的变形,更像古代的官帽,潮汕普通百姓基本不用。  相似文献   

8.
陈焕溪 《潮商》2011,(2):88-90
(上)潮汕城乡建设的日趋现代化,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潮汕民居已非昔日随处可见,与现代人的家居渐行渐远。走马潮汕看民居,真切感受到潮汕地区传统建筑积淀着潮汕历史文化的精华,综合反映出潮汕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和地方特色,折射潮汕民俗文化,体现了潮汕文化的人文精神。从萌芽状态到成熟发展远古时代已有人类生活在潮汕临海的小土岗上,以采集、渔猎为生,并学会了烧制灰陶。潮安陈桥和梅林湖、潮阳左恭山、揭阳地都蜈蚣山都发现距今5000年前的陶纺轮,是潮汕先民定居生活的佐  相似文献   

9.
传统民居是建筑起源、理论本源.中西方传统民居都具有史前的特点.各种差异的影响都颇为深远,我国主要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西方则主要表现在对自然的征服.通过对中西方传统建筑中民居的比较,感悟在民居所体现出的文化,理解民居发展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价值工程》2015,(24):231-233
传统民居建筑顺应气候与地貌,不同地域呈现出不同的民居形式,屋顶的建造材料与形式丰富多彩。本文通过对贵州山地的石板屋顶、内蒙古的木片屋顶、云南的稻草屋顶、黄土高原的场院屋顶、陕西的半边屋顶、福建的海礁石屋顶、新疆的土屋顶的论述,研究传统民居屋顶材料及建造的丰富性,展现不同地域传统民居风貌以及人、建筑、自然和谐相融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1.
以可持续理论为出发点,分析客家民居建筑的形式特征及生态环境特点,总结出传统山地建筑对环境的适应方式,指出了当前形势下,开源节流,尽量利用自然,谋求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发现传统建筑中的可持续发展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7,(6):201-202
随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建造了大量现代式的"方盒子"建筑,割裂了村落的建筑文脉、破坏了村落环境景观。本文通过对楚雄彝族村民生活方式与民居关系的研究,提出新民居设计应结合居住与生产功能、符合不同家庭条件的需求、尊重环境和气候条件、传承彝族民居特色的设计策略,使民居与时代共存,民居与地域和民族文化共存,从而实现和谐的乡村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3.
《价值工程》2017,(8):230-233
聚落及民居研究的重要性在当代日益凸显。文章以1980年到2016年36年来在《建筑学报》、《时代建筑》、《建筑师》上发表的聚落及民居研究的相关论文为研究对象,揭示我国乡村聚落与民居研究领域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就,同时表露了其发展趋向主要是从描述性到逻辑性、由上到下转为由下到上、由"主位"的思考模式转向"客位"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潮商》2018,(2)
首批20名潮汕籍深圳企业家,获聘担任"创新辅导员",他们将陆续返粤东乡村"开课",带着他们的创新观念、创业故事、奋斗精神,以"思想反哺"为振兴家乡奉献力量. 深圳市潮汕商会四届六次全会暨"振兴乡村、反哺家乡"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春茗座谈会于3月25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该商会现场与粤东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四市签订战略框架协议,聘任在深圳发展且事业有成的潮汕籍企业家回到家乡,通过"开课"等形式,向乡亲传递乡村振兴的新观念.  相似文献   

15.
王仁君 《价值工程》2011,30(10):65-65
每个地域有着其各自的历史,自然在当地也保留着历史的积淀。作为历史文化结晶的地域建筑,是地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正是由于建筑的地域性差异才使世界建筑文化变得丰富多彩,发展地域性民居建筑是对传统居住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地域性民居建筑在现今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对如何发展地域性民居建筑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6.
罗堃 《潮商》2013,(3):6-7
建筑依山傍海,展示潮汕文化精髓与魅力,将成为城市地标为打造区域文化科教中心,全面展示潮汕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深厚底蕴,汕头市将在中信滨海新城南滨片区中轴线规划建设富有浓郁潮汕特色的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  相似文献   

17.
孙可安 《价值工程》2014,(16):130-131
通过对澜沧县惠民乡翁基布朗族文化背景、村寨空间肌理、村寨环境、民居布局形态、民居空间布局等的深入调查,分析了澜沧地区布朗族村寨的空间格局特色,展示人、神、自然的和谐共聚,寻找和谐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8.
建筑与景观的融合、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是人居的最高境界。仅有优美的环境或者仅有别致的建筑都是不够的,只有将优美的自然景观、良好的生活氛围融于一体,才能营造理想的人居环境。建筑元素对细节的把握还应与景观因素相融合,建筑的造型、色彩、立面、风格都应恰如其分地与景观相互呼应。一位建筑师曾经说过,一个成功的建筑是"意"和"境"的完美结合,随着人们对景观的要求逐步增加,对景观的理解逐步深化,已经改变了人们过去只注重建筑的局面,一个以"人居环境"为关键词的景观新纪元正逐渐显露雏形,让景观融入建筑,让建筑影响景观,使二者在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尊重艺术的基础上和谐地融为一体,而再不是孤立的个体。  相似文献   

19.
陈文兰 《潮商》2021,(4):67-68
日前,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龙湖区申报的"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入选,成为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中的一员,也是汕头市惟一入选目录的项目. 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是潮汕地区特有的传统技艺之一,它包括潮式仿古建筑的建造,古建筑修缮、修复,其制品涵盖居民建筑、寺庙祠塔、园林景观等古建筑.业内人士表示,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对古建筑的保护、古建营造技艺的传承、古建人才的培养都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0.
李双 《企业导报》2012,(15):258-259
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安藤忠雄拥有许多作品。其中位于大阪的个人住宅"住吉的长屋"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评价,可称为他的代表作品也奠定了在日本建筑学界的地位。下面通过对安藤忠雄的住吉长屋从建筑作品的外观形体、材料运用、建筑与自然、光影的审美角度来分析并探讨安藤忠雄作品中建筑空间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论述建筑手法背后的设计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