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晓波 《金卡工程》2009,13(8):130-130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和行政赔偿制度是现代民主法治社会在侵权赔偿法律制度领域的两大重要成果.1995年1月1日我国开始施行<国家赔偿法>,也标志着行政赔偿制度在我国全面确立.然而我国<国家赔偿法>对精神损害赔偿金没有作出相应规定,导致行政审判实践中对于相近似的精神损害案件作出截然不同处理结果,大部分以缺乏法律依据为由对受害人精神损害赔偿金的请求予以驳回,少数案件则判决侵权人承担精神损害赔偿金.  相似文献   

2.
周淑清 《金卡工程》2010,14(11):83-83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致人损害的,依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由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民事责任。上述人员实施与职务无关的行为致人损害的,应当由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3.
金国军 《上海会计》2002,(11):41-42
税务行政赔偿是指税务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执行公务中违法或者不当行使职权,侵犯了纳税人和其他税务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造成实际损害,受害人可提出的行政赔偿。纳税人请求税务行政赔偿必须掌握以下几点:(一)税务行政赔偿的范围。按照国家赔偿法规定,税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行使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况之一造成损害的,纳税人和其他税务当事人有权请求赔偿:(1)违法征收税款及滞纳金;(2)违法处罚;(3)违法采取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或者采取上述措施不当;(4)税务机关不作为行为造成损害;(5)越权行为造成损害的,这里的…  相似文献   

4.
综合信息     
《中国工会财会》2011,(4):48-49
《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公布 2011年1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件》。条例所称国家赔偿费用,是指依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应当向赔偿请求人赔偿的费用。国家赔偿费用由各级人民政府按照财政管理体制分级负担。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一定数额的国家赔偿费用,列入本级年度财政预算。  相似文献   

5.
动物致人损害问题是侵权责任的重要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动物致人损害造成的侵权责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切实关系到民事主体的利益和责任以及社会秩序的稳定.应该说,从人类诞生开始,就有了饲养动物的历史.人类既养驯服的猫、猪、羊,也养凶猛的狗.这就决定了必然会产生动物伤害人的事件.本文针对我国关于侵权责任的归责事由,从理论和实务上综合考察,探讨我国动物致人损害责任侵权人的归责事由,以及当动物是野生动物或者无主动物时的几种特殊情况的归责.文章主要从动物侵权责任的概述、动物致人侵害责任构成要件、动物致人侵害归责原则、免责事由、责任承担、特殊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镇发展对公共设施建设提出了巨大的需求,迫切需要以市场化、社会化为主要方向,改革城镇公共设施投资管理体制.针对公共定价、市场监管、投资方式等新问题,在财政政策领域,政府需要采取调整财政投资范围、配合公共设施服务市场监管、有效控制城镇财政债务风险、调整投资管理权限、积极推动公共设施投资方式改革等措施,完善公共设施投资管理体制,提高服务水平与质量,增进城镇居民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7.
叶良平 《金卡工程》2010,14(4):31-32
国家要致力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就必须深度审视国家赔偿问题,不建立完善合理的归责原则,国家赔偿就是一个象征性的空壳,不利于规制国家权利运行和公民权利保障;不建立专门有效的赔偿义务机关,即使确认了公民的赔偿权利也不利于该权利的实现;不完善赔偿范围就会导致公民的许多权利在侵害的情况下得不到国家赔偿的救济,即使有救济其救济的力度也远远不够,极大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8.
呙斌 《金卡工程》2010,14(3):164-164
在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中,世界各国历来存在多种不同的归责原则,而我国却采取单一的违法归责原则。这一原则从出台以来一直就遭到人们的议论,学界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在此,笔者想就法哲学的理论层面,从法价值分析的角度,分析我国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的价值功能,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提出一些拙见,以期能对即将修改出台的国家赔偿法的完善尽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任楚蓉 《金卡工程》2009,13(2):57-58
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中首次明确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本文以如何认定国家侵权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数额为研究对象,从数额认定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应该运用的计算方法出发,对我国国家侵权的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认定方法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精神损害赔偿问题进行了探讨。针对精神损害赔偿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应在刑事案件和国家赔偿案件中增加精神损害赔偿。同时认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运用应进一步法定化,应尽快对精神损害及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主体进行权威界定,以保证这一制度的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11.
行政不作为的研究在行政法上的理论和实践中都是一个复杂的且颇有争议的问题。山西假酒案、纂江大桥跨塌悲剧和松花江特大污染事件之后给受害人造成的损害能否获得国家赔偿在理论上却存在障碍,行政主体侵犯公共利益或者既侵犯公共利益又侵犯个人利益的行政不作为是否违法?违法中的"法"到底应当作何界定?本文以行政不作在国家赔偿法上的违法性为题展开研究,希望对理论和实践提供一种研究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税务行政赔偿,是指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职务过程中,因其行为违法而侵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及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由税务机关依法给予赔偿的一项法律责任。税务行政赔偿是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其他当事人因税务行政违法侵权所受的损害给予救济的一种手段,在性质上属于国家赔偿,赔偿责任则国家整体负担。税务人员违法行政造成的损害,在任何情况下受害人都不能向税务人员个人请求补偿,税务人员个人不能成为赔偿的请求人或告。但是,也并不是说此种情况下,税务人员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税务人员应负的法律责任,另由其他法律法规约束。税务违法行政造成的损害,受害人只能通过请求行政赔偿的方式得到救济。  相似文献   

13.
陈敏 《金卡工程》2009,13(9):101-101
<国家赔偿法>所构建的国家赔偿制度尚存在许多疏漏.笔者认为,归责原则的单一、国家赔偿范围的狭小是目前国家赔偿制度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1994年我国颁布了《国家赔偿法》,正式确立了国家赔偿制度。仅有35条的《国家赔偿法》的一经出台即被誉为"中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成为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然而,颁布十多年来,由于"门槛高、标准低、范围窄",老百姓往往很难进入国家赔偿的司法程序,《国家赔偿法》被法学界专家认定为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已经2010年12月29日围务院第13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了加强国家赔偿费用管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以下简称国家赔偿法),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16.
梁晓春 《时代金融》2013,(17):236+24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宠物豢养不断增多,因动物致人损害而引发的民事纠纷不断出现,这引起人们对这一特殊侵权行为的关注。虽然我国《民法通则》对此做了规定,新颁布的《侵权责任法》也对此做了补充,但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构成、免责条件、责任主体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争议。因此,本文对上述问题在理论上做进一步的探讨,并结合对两个案例的深入分析,以期能引发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立法目的反映一部法律的性质,对法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人们对于一部法律的立法目的的理解却往往有较大的分歧。通说认为《国家赔偿法》的立法目的有两个即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和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这不利于《国家赔偿法》的实施与完善。“一元目的论”正确揭示了国家赔偿的本质,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国家赔偿保障人权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8.
方可艺 《金卡工程》2009,13(3):103-104
目前,城市建设的加快,高层建筑迅速增多。如某人因建筑物上的悬挂物、搁置物坠落或人为抛掷之物遭受损害,由建筑物所有人、管理人或抛掷人承担民事侵权责任,这在法律上毫无疑问。然而很多情况下,实际加害物的所有者、管理者或抛掷者却无法查明,真正的致害人多半不会主动承认。我们称这种案件为高空抛物案件。也因此,随之而来的高空抛物致人损害事件已成为社会一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事业单位在社会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事业单位自身的公有性质,所以对于它的财务管理应该尤为重视,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对政府的形象有一定的损害,针对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不断优化财务管理。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国家赔偿法》自从2010年进行修订后,在许多方面均体现了其进步之处,国家赔偿标准也不例外.文章基于新的《国家赔偿法》,对国家赔偿标准进行归纳梳理,并探析新的赔偿标准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