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前不久全国科协举行的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问题的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和代表把不断加剧的水土流失看作是中国的头号环境问题。据统计资料表明,全国各类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8%,且人为水土流失面积仍以每年1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递增。因水土流失加剧的洪涝、  相似文献   

2.
爱护土壤     
我国国土总面积144亿亩,其中可利用土地104亿亩.在可利用土地中,耕地15亿亩,草原30亿亩,水面26亿亩,森林18亿亩,还有不少荒山荒地.我国耕地面积占全世界耕地总面积的十五分之一,而人口却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因此,我国的土地相对地更加珍贵.但是,目前在生产活动中却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致使水土流失严重.难怪有的国际友人说:"黄河流走了中国的血液".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由解放初的116万平方公里扩大到150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土壤50多亿吨.水土流失使建国来兴修的水利工程淤积了  相似文献   

3.
修水县水土流失的特点:一是流失面积大,据1996年遥感调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为199.97万亩,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二是流失强度大,强度以上流失面积为83.32万亩,占流失面积的42%。三是新的水土流失呈扩大趋势。“七五”以来,全县虽累计治理了42万亩,总的流失面积仍在扩大,严重的水土流失给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加强了贫困程度,水土流失与贫困互为因果,目前全县90%以上的贫困人口生活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区,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415元,加剧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水土流失造成耕地减少,土壤沙化,肥力下降,粮食产量低,严重制约着可持续发展,2000年全县粮食单产仅268公斤,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由于水土流失造成河床淤高,库容萎缩,暴雨一来,瞬间汇积成流,洪水泛滥;雨水一过,旱象连续,田地干裂,据测算,年均土壤侵害总量为840万吨,修河河床因泥沙淤积,近几十年已升高了0.9米,全县有64座水库,4500口山塘因淤积损失主加容192万立方米,1998年的洪水,使全县不少地方呈现一片汪洋,一片崩岗,直接经济损失达8.4亿元,令人痛心疾首。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时三年、最大的一次国土资源调查显示,我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56.92万平方公里,年均土壤侵蚀总量45亿吨,水土流失不仅发生在农村地区,而且在煤矿、工厂甚至城市附近出现流失。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2,000亿元人民币以上。经专家研究测算,按现在的流失速度,50年后东北黑土区1400万亩耕地的黑土层将流失掉,粮食产量将降低40%左右,35年后西南岩溶区石漠化面积将翻一番,将近1亿人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归纳起来,我国农村环境存在六大问题,其大概情况和原因可概述如下: 第一、水土流失、水域淤积,水面缩小。建国初期,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平方公里,30年来治理40万平方公里,但现在却有140万平方公里,比解放前增加20.7%。我国有8.4万座大中小水库,库容约4,000亿立米,现在泥沙淤积已达1,000  相似文献   

6.
加快山区综合开发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 km~2,每年流失的土壤量约50亿 t,因水土流失而报废的水库、山塘库容累计达200亿 m~3;荒漠化面积每年以2460km~2速度扩张。从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论述了山区承担的重要使命,总结了两年来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工作的成功实践,对下一步推进山区综合开发工作的重点进行了思考,提出了需要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试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引言森林既提供木材以满足人们需要,又具有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效用,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由于森林资源锐减,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如黄河中上游有256个县水土流失严重,流失面积5亿多亩,黄河成了世界上含泥沙最多的河流,经由陕西渲关下泄的泥沙平均每年达16亿吨,随同水土流失的土壤养份3000多万吨,超过全国化肥生产总量。水土流失导致河床升高,河道淤塞,黄河干流上的七个大型水库库容淤积40%,有的高达3/4以上。此外,这几年来黄河年断流日数每年递增,极大地影…  相似文献   

8.
农业经济学家郭书田说 ,我国自然生态失衡有 7大“赤字” :1 .水土流失面积大于治理面积。风蚀和水蚀达380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 1 3。 2 .北方沙漠化面积 1 6 0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 1 7%,每年新增 2 4 6 0平方公里。 3.南方石漠化面积 346万平方公里 ,每年新增 2 0 0 0多亩。 4 .草原退化、碱化、沙化每年新增面积2 0 0 0多万亩。 5 .工业三废污染局部改善 ,总体恶化 ;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酸雨面积扩大、水污染严重。由 80年代末的 1 5 %上升到目前的 4 0 %以上。 6 .水资源浪费 ,约 70 %的农业用水利用率仅 4 0 %。 7.耕…  相似文献   

9.
南康是江西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 (市 )之一。据1 997年全省遥感调查 ,全市有水土流失面积 1 1 5.2 4万亩 ,占土地总面积的 4 1 .64 % ,占山地面积的 58.2 % ,其中强度以上流失面积高达 62 .85万亩 ,占流失总面积的 54.6% ,居赣南各县之首。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 ,全市每年冲走土壤近 4 0 0万吨 ,致使境内江河河床抬高 ,水利设施淤泥严重 ,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严重制约着该市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阻碍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面对这一严峻状况 ,该市在上级党政组织和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市政府把水土保持工作列为山区经…  相似文献   

10.
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之三)(五)森林锐减在今天的地球上,我们的绿色屏障——森林正以平均每年4000平方公里的速度消失。森林的减少使其涵养水源的功能受到破坏,造成了物种的减少和水土流失,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进而又加剧了温室效应。(六)土地荒漠化全球陆地面积占60%,其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积29%。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经济损失每年423亿美元。全球共有干旱、半干旱土地50亿公顷,其中33亿遭到荒漠化威胁。致使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农  相似文献   

11.
我县地处嘉陵江中游,川中偏北部.农耕地127万亩,农业人口126.5万人,人平耕地一亩.土质肥沃面积仅占全县总面积的10%;其余90%以上为紫色土,尤以遂宁组红榕紫泥为多,占全县总面积三分之一以上,红石骨子土保水保肥力弱,加之植被稀少,森林复盖率只占6.8%,造成水、土、肥大量流失.在盐溪河测定:洪水期间河水悬移质含量每方达2.3公斤,折每平方公里每年流失泥沙1,031吨,相当于6.9亩耕作层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土地总面积20.56万平方公里,90%以上是山原、丘陵、风沙地区,潜在着很多水土流失自然因素。由于滥伐、滥垦、滥牧、修路、开渠、采矿等城乡基本建设不注意水土保持以及其他破坏活动,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近14万平方公里,约为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五十年代年均流失泥沙9.12亿吨,其中黄河流域8.3亿吨(约为黄河输沙量的一半),长江流域0.82亿吨。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土地、淤积库渠,危害工矿、交通、城镇村庄,土壤肥力减退,产生和加重干旱、洪涝、风沙等自然灾害和生态系统失调,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限制因素,是人民生活贫困的重要根源。我省的水土流失还危害着黄河下游一亿多人口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水土流失治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水土流失治理的进展(一 )水土流失治理的总体进展最近 50多年来 ,全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 2 0 0 0年底 ,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87.41万平方公里 ,占同期水土流失面积的 2 3 .82 %。其中 ,兴修梯田 1 475.2 1万公顷 ,筑坝淤地、治沙造田 2 57.2 2万公顷 ,  相似文献   

14.
一、一条新路 地处黄河中游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到处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晋西北的河曲县就是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面积159.5万亩,占总面积的81%,土壤侵蚀模数为16,500吨/平方公里。据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考察队在曲峪大队测定,洪水含泥量达48%,没有复盖的坡地每年跑土1厘米厚,每亩流失表土6.6立米,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位于黄河、长江上游,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处,国土总面积42.5万km2,总人口2 606.25万人,辖14个市(州)87个县(市、区).甘肃多山、多沙、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森林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山、沙区占70%以上,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300毫米左右,最少的地区不足40毫米,省境内水土流失面积达12.7万km2,每年分别向黄河和长江输入泥沙5.18亿吨和0.5亿吨.据2006年第六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全省现有林业用地1.47亿亩,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1.82%.其中有林地3 487.50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23.69%.活立木总蓄积2.171亿m3,森林覆盖率13.42%.  相似文献   

16.
朱琴 《农村经济》2001,(6):38-39
众所周知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 ,人均土地占有量不到 1 5亩 ,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 1 /4。长期以来 ,为了满足 1 2亿人口的基本生产生活需要 ,过量开荒陡坡耕种以及粗放经营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致使我国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全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 3 60万 ,年流失土壤 60亿吨。不少地区出现荒漠化和石漠化现象 ,农业生产力受到极大的损害。一、退耕还林 (草 )工程的意义1 退耕还林 (草 )工程涉及到民族兴亡和国家安全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3 7 5% ,全国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仅 6亿亩 ,不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不保护现…  相似文献   

17.
甘肃是一个多山、多沙、多灾、水土流失严重、森林植被稀疏、生态条件差的省份。在全省国土面积中山(沙)区面积达90%以上,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300mm 左右,最低不足40mm。全省荒漠化面积31.2万 km~2,占国土总面积的68.5%;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8.9万 km~2,每年分别向黄河和长江输入泥沙5.18亿 t 和0.5亿 t,占黄河、长江流域年输沙总量的1/3和1/10。因此,甘肃林业生态建设不仅对本省社会经济可持续  相似文献   

18.
一、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贫穷落后的病根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是黄河中游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0.8万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69%;年均输沙量4.56亿吨,侵蚀模数3,000吨/平方公里,其中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侵蚀模数高达16,400吨/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的林业和林产品工业加拿大的国土面积为995万平方公里,人口有2,220万。全国经过清查的森林面积为342.5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4%,人均占有森林13.7公顷;全国森林蓄积量196.4亿立方米,每人占有884立方米。1980年生产原木1.47亿立方米,人均6.6立方米,1980年全国林产品总值122.85亿加元,人均553加元(约等于460美元)。  相似文献   

20.
一、我国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时期,随着经济增长、社会转型的加速进行,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我国是全球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的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3,受之影响的人口达4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约165亿元到250亿元。我国水土流失的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因道路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