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正式实施2014年1月24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并于2014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为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的一项重要举措,《暂行规定》主要就明确劳务派遣用工比例、辅助性岗位的确定程序、跨地区劳务派遣的社会保险、  相似文献   

2.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用工上的"宽进严出"使企业用工成本明显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劳务派遣这一用工模式,以期减少用工成本。但是《劳动合同法》修改稿已经公布,正待通过,也就是说,法律规定会越发趋向严格,如若企业使用不当,不仅达不到预期减少用工成本的效果,反而会加大用工成本,得不偿失。那么,企业到底该如何使用劳务派遣,如何防范劳务派遣所带来的法律风险呢?这些问题是企业无法回避且必须要解决的。  相似文献   

3.
洪桂彬 《人力资源》2013,(10):18-21
为使《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决定》(以下简称"《修改决定》")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更具有操作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起草了《劳务派遣若干规定(草案)》(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并于2013年8月7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新规"旨在全面细化对劳务派遣的规制措施,必将极大地影响企业的劳资关系。如何准确把握"新规"走向,及时调整用工结构,成为当前众多企业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对于使用劳务派遣的用人单位来说,2014年的春节过得并不踏实。就在人们准备欢度春节之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对外公布了《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新规"将对企业用工选择模式带来哪些影响,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已向社会公布,并提交全国人大审议。其中涉及到的有关劳务派遣方面的立法动向更是牵动着广大企业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敏感神经。企业的灵活用工、成本控制会有哪些变化?市场上的劳务派遣、人事代理、劳务外包的未来发展路在何方?这些都是业内十分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李军 《中外企业家》2013,(10):195-19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对劳务派遣用工的规定进行了细化,自2008年1月1日实施以来,一些企业为回避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本企业一些辅助性岗位大范围的引入劳务派遣用工,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文章阐述了劳务派遣的定义概念和主要特征,简要分析了劳务派遣制度本身存在的一些局限性,重点剖析了企业在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后存在的一些法律风险,提出了相关防范和控制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李军 《中外企业家》2013,(27):195-19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对劳务派遣用工的规定进行了细化,自2008年1月1日实施以来,一些企业为回避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本企业一些辅助性岗位大范围的引入劳务派遣用工,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文章阐述了劳务派遣的定义概念和主要特征,简要分析了劳务派遣制度本身存在的一些局限性,重点剖析了企业在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后存在的一些法律风险,提出了相关防范和控制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现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使得劳动用工需求在日益加大的基础上,出现劳动者大量流动的现象。在加快中国法制建设的进程中,最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进一步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应市场变化的需求,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的用工模式出现,发挥其特有的优势,不断提高其在企业用工中的地位。本文以劳务派遣用工实践经验为依据,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探索合理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劳务派遣”这种用工方式受到企业的关注,尤其是象从事旅客运输这样的企业。这些企业人员流动性大,素质参次不齐,日常管理难度大;而且,容易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本文通过探讨运输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劳务派遣用工模式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3月1日《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实施,对企业使用劳务派遣工的岗位以及比例作出硬性规定。我国劳务派遣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最初是为了解决外国企业常驻中国代表机构的用人需求,之后逐渐扩大到各类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劳务派遣单位数量和派遣用工数量快速增长。国有大中型企业、大型外企等劳务派遣制员工众多,劳务派遣工的使用有泛滥趋势。新《劳动合同法》以及《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为规范这种用工形式制定了规则,滥用劳务派遣工的势头得到遏制。对于正在运用大量劳务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经历了行政手段干预的代理代办阶段、以人事档案托管为代表的起步阶段、以劳务派遣为代表的发展阶段.到目前,我国人力资源服务已发展成为涵盖招聘与猎头服务、人才测评、灵活用工服务、劳务派遣、岗位外包、流程外包、管理咨询等多样化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可以说,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人力资源服务环境日益完善,市场需求潜力得到巨大释放,服务的专业化、产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水平持续提高,人力资源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劳动合同法》修正案于2012年12月28日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已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劳动合同法》修正案修改的对象为劳务派遣制度。劳务派遣这种用工方式,被不少单位认为是降低成本、规避无固定期限合同的渠道,被派遣员工认为是被歧视、权利被侵害的原因,各方争议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时代》2013,(8):76-77
面对新法带来的用工环境变化,企业普遍拥有三种选择,一是将原派遣员工转成企业直接雇佣;二是将部分业务以外包形式完成;三是继续使用派遣7月1日,《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和《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正式实施,不仅要求派遣岗位必须满足"三性要求"(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等条件,还规定劳务派遣必须同工同酬,这无疑抬高了劳务派遣用工的准入门槛,更对企业的传统用工方式及理念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发展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劳务派遣用工方式被广泛引入。对企业而言,这种用工方式在满足企业灵活性用工需求、提高用工效率、降低用工成本、规避用工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劳动者管理和发展方面又存在局限性。文章着重从用工单位角度出发,在简要介绍劳务派遣的基础上分析其对企业用工所造成的影响,初探消除其消极影响的各种措施,并且时即将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中对劳务派遣中涉及用工单位的规定着重提示,对企业使用劳务派遣这种用工形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2013年修订的《劳动合同法》和《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已对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加以规范之后,2014年3月1日实施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更进一步对劳务派遣用工方式作出了明确细致的规范:"三性"岗位的确定、派遣工与合同工的同工同酬、派遣工不得超过单位用工总量10%……劳务派遣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使我国劳务派遣用工进入了全新阶段。在《暂行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发展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劳务派遣用工方式被广泛引入.对企业而言.这种用工方式在满足企业灵活性用工需求、提高用工效率、降低用工成本、规避用工风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劳动者管理和发展方面又存在局限性.文章着重从用工单位角度出发,在简要介绍劳务派遣的基础上分析其对企业用工所造成的影响,初探消除其消极影响的各种措施,并且对即将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中对劳务派遣中涉及用工单位的规定着重提示,对企业使用劳务派遣这种用工形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对企业的用工成本、用工模式、用工观念带来全方位的影响。企业管理者在劳动合同签订、劳务派遣、规章制度制定等方面顺应法律新变化,才能预防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8.
供电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的法律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是现代电力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本文主要从《劳动合同法》的角度分析了电力企业劳务派遣用工方式的法律风险。分析结果表明,电力企业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要求制定劳务派遣用工制度,可以达到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内容日益多元化,形成了招聘、培训、咨询、用工管理等较为完善的服务产业链。东方慧博公司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综合性人力资源服务商,从建立到快速发展、再到全国布局,从高端人才猎头、中端金领职场到劳务派遣、顾问咨询等业务,东方慧博践行着"让人才感动世界"的愿景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各种新的灵活用工形式不断出现,劳务派遣就是其中的一种。劳务派遣是指派遣机构(派遣公司)与派遣人员(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而后将劳动者派遣到要派机构(实际用工单位),在实际用工单位的指挥监督下从事劳动的一种用工形式。它是企业人力资源职能实施的一种新模式,是人力资源管理分工日益细化的表现。但随着劳务派遣用工的普遍化和用工比例的大幅上升,这种用工方式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严重影响到被派遣劳动者(以下简称劳务工)工作积极性,民主权利的履行,降低了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进而影响到企业劳动关系的稳定。笔者结合南昌铁路局福州客运段劳务用工实践,对如何规范劳务工问题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