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针对农业发展问题,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提高农业供给体系对需求结构变化的适应能力,实现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途径是从供给要素和生产源头入手,最重要的是城镇化的推进和要素端中的资本、劳动、技术的使用效率及制度的有效设计与运行。  相似文献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能够对经济结构加以优化,其主要是对经济问题的发展加以关注和重视,促使其能够进行科学理论指导内容进行建设,同时也需要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分析和有效应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渐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内容,在对中国经济形势加以分析的时候,就需要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内容分析,深入了解和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其后续影响,也通过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现途径的分析,使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使我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积极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增强经济增长动力和活力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背景和目标出发,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其次,对江苏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进程从"三去一降一补"的层面进行了分析,并发现江苏省在产能、体制、要素生产率以及企业压力等方面仍面临较多的问题。最后,从现代流通创新的角度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经过持续高速增长阶段逐渐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谋求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必须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打造经济升级版?习近平总书记在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结构性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供给侧改革",通过对供给体系的结构性改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文章在解析了中国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并提出应对中国经济新常态加快"供给侧改革"的建议性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推进港口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之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先后提出了"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命题是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提出的,这是党中央对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重要判断,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港口转型升级的外部环境和目标导向。而如何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完成港口的转型升级,则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针对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解决我国经济发展深层次重大结构性矛盾的一剂良药.为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围绕"转型升级"、"简政放权"、"深化改革"三个方面展开.政府主体用创新驱动推进制度改革,提供更多更好的制度供给,提高各种要素的供给效率,才能最大限度的让财富源泉充分涌流.  相似文献   

7.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三农"工作在新时期的指导思想,农村金融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因素,对农村金融进行创新,有利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进行。本文对农村金融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农村金融创新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关景灵 《市场论坛》2021,(4):27-31,60
文章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这三个视角来分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并以广西农业大市——贺州市为切入点,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贺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问题,对乡村振兴背景下贺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对策建议,即: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核心,抓好"量"的调整;以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  相似文献   

9.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中国经济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中,化解产能过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央政府力图通过"专项奖补资金"的形式,用政府补助化解过剩产能。为此,总结了政府补助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钢铁行业的实际案例,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政府补助如何作用于供给端,化解产能过剩提出政策建议:政府补助不应对产能过剩严重的亏损企业进行大量补助、政府补助要专款专用、政府补助要用于发展新产能、支持新的吸纳就业产业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可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会议,不仅仅是对2016的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但更重要的是对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做了重点部署。会议的主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构性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校正三个层面要素配置的扭曲。"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稳"等五大政策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思路。实行供给侧结构  相似文献   

11.
<正>11月10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书记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这被外界解读为"中央经济治理思路现重大转变"。分析人士认为,这寓意着今后我国或将对改革思路做出新的调整,从过去突出强调需求侧改革转变到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央根据当下的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针,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而降低企业成本是供给侧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任务,文章通过对企业成本较高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降低企业成本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运用税收能够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前提和基础。因此,本文从税收大数据服务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出发,阐述了产业、要素、制度三个层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提出税收大数据改革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经过持续高速增长阶段逐渐进入新常态。根据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特点,我国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部分介绍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理论,通过对新常态理论产生背景的介绍进一步解析了新常态理论的具体内容。第二部分介绍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主要包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原因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第三部分则根据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发展的特点,描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意义。第四部分则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提出了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供给侧矛盾越来越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探讨经济新常态下面临的发展阻力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优化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供需错位"已经成为阻挡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障碍,因此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为重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为真正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提供路径。为了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力实施,政府应当做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更好地化解产能过剩的现状,减轻企业负担,并培育社会创新能力,增加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基于此,本文针对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积极财政政策方面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积极财政政策实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伟大发展战略。努力突进供给侧结构性"三去一降一补"新措施是面临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保障国家经济行稳致远的重要举措。"三去一降一补"新措的实施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帮助我国经济实现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尤其是面对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趋势,更好的落实供给侧改革,实现对发展方向的稳定把握。  相似文献   

18.
我国当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西方社会特别是美国供给学派提出的改革政策相比较,双方的社会环境、经济背景和任务措施等方面都迥然不同,在理论上没有太大的借鉴价值。中国的供给侧改革的基础是一场涉及经济社会领域的全面系统改革,是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目标的社会系统重构战略的一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的理论指引。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党中央适应、把握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十三五"时期的工作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质是要通过优化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核心要素的供给和利用效率,提高供给质量,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扩大有效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围绕广西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结合广西目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进行了分析,明确当前广西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特征。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入手,提出了推进广西经济在"十三五"期间能够中高速发展的若干思考意见,从供给端发力保证广西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建成和谐、生态、繁荣发展的美丽广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