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以2005-2014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石油贸易数据为基础,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石油贸易网络结构进行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QAP模型分析石油贸易网络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石油贸易网络结构并非典型的无标度网络,2005-2014年石油贸易联系基本保持不变,贸易量呈增大趋势;石油贸易网络异质化程度较高,核心—边缘结构较稳定,但核心国家数逐步减少的趋势使得整个网络的脆弱性增强。替代能源比重差距、人口差距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石油贸易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石油贸易联系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陆地相邻与否影响不大;语言不同的国家更倾向于建立贸易联系;物流绩效水平差距越大越不利于国家间建立紧密的贸易联系。  相似文献   

2.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国为了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国际新形势而提出的一种跨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目前沿线各国已经通过各种平台实现了较为深入的合作,但是汇率风险、货币政策风险等内部缺陷依然存在,该地区的不稳定状态也成为了重要的制约因素。在这种大背景下,跨区域的金融合作有助于推动这种经济合作模式的成型,同时也有助于构建新型金融主体和交易方式,对于我国的经济战略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商》2015,(28)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提出后,推进贸易便利化既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贸合作领域中最紧迫的要求,也是当前欧亚经济合作与发展的着力点之一。在贸易便利化的研究和实施过程中,谁能正确估计便利化带来的收益大小,谁能找到正确的便利化途径,谁就能在国与国之间的博弈中抢占先机,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对于贸易便利化这个议题,各个国家的组织和学者都对其进行了相应的研究。贸易便利化从此成为了一项国际性的行动,向着世界各个区域不断推广深化。  相似文献   

4.
《商》2015,(28):112-113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本文首先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上的国家进行了广义、中义和狭义之分,主要是研究狭义的国家——中亚五国;其次研究了中国对中亚五国的投资现状,;再次采用引力模型分析了中国对中亚五国2006-2013年的资本品出口属于贸易创造型,对资源性产品的进口也属于贸易创造型;最后对中国对中亚国家的投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非效率模型实证分析2002—2016年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及贸易效率,结果表明:中国与贸易伙伴的GDP、地理位置相邻等变量显著推动了中国农产品对其出口规模;人口数量、内陆国等变量显著阻碍了中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非效率项的存在制约了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的出口额,其中贸易双边较高的经济自由度可显著降低贸易非效率项,制度距离、农产品贸易成本对贸易效率水平的提高有显著的阻碍作用;从变动趋势来看,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的出口效率波动上升。因此为提高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农产品出口规模及贸易效率,应扩大农产品供给、加强双边交流合作、增强政治互信、提高农产品贸易便利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研究背景,基于2001—2017年的木质林产品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与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现状及特征,运用拓展引力模型对中国对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经济总量、人口规模、森林资源人均禀赋差异、贸易开放程度、互为邻国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增长产生推动作用。两国的空间距离及同为APEC成员对双边贸易的影响不显著。中国与沿线大部分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潜力属于潜力巨大型,合作空间巨大。基于实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在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内涵的基础上为我国木质林产品贸易的发展提出了相应政策启示,我国应在继续推进"五通"建设的前提下,稳定现有市场,并积极开拓南亚、东欧及西欧的市场。  相似文献   

7.
闫敏 《商场现代化》2021,(16):26-28
自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提出以来,中巴贸易发展迅速.新疆作为我国唯一毗邻巴基斯坦的地区,进一步拓展与巴基斯坦的贸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前后新疆与巴基斯坦的贸易状况,测算了新疆与巴基斯坦的贸易互补指数、产业互补性指数和产业结构相似性指数.最终从货物进口,扩大货物互补贸易,创造安全稳定的贸易环...  相似文献   

8.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推动贸易便利化是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各国关注的焦点。本文选取2008-2013年的贸易数据,在测算58个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的基础上,运用引力模型分析了贸易便利化程度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产生的影响。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可知,经济带沿线贸易伙伴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人口规模、市场开放程度、是否同为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组织(CAREC)成员等是影响中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亚五国贸易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文章选取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中亚五国贸易为研究对象,采用2009—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研究认为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合作虽然发展迅速,联系日益紧密,但发展不平衡,波动性大,受到了贸易商品单一、铁路运输便利化程度不高、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法律法规差异较大、贸易壁垒明显、"中国威胁论"影响等因素制约,需要采取加强文化政治经济互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拓宽双方合作领域、优化贸易商品结构、提升贸易合作的途径等措施提升合作。研究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合作面临的新困境与新问题,对于中国应对经济新常态和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一带一路"倡议下,随着国际合作的不断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文化贸易往来增多,出口占比稳步增长。但文化贸易却表现出商品结构单一的特点,主要是表演和庆祝活动、视觉艺术和手工两类附加值及文化内涵较低的文化制造产品,且文化贸易市场集中在与中国文化相似性较高的东南亚国家。此外,研究发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贸易存在一定的市场错配,文化贸易互补性较高的国家并不是主要的文化贸易伙伴。因此,应增强同文化贸易互补性较高国家间的文化交流,分区域、有选择性地开拓文化贸易潜力市场,同时创新文化产品内容,提高中国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整体战略规划下,我国外贸发展亟待转型升级,从外贸大国转向外贸强国,助推并加速我国外贸转型升级发展。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重建了我国和中亚、东欧、东南亚等国家的外贸合作网络,也助推我国外贸经济转型升级,形成我国外贸发展新格局,具体表现为基础设施输出的增加、大工业出口的增加、资本项目输出的增加三大项。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提出以来,我国积极倡导参与、建设经济带,形成了我国外贸新格局,不断深化我国和经济带沿线国家外贸深化、外贸优化和外贸变化,是中国梦伟大复兴构想战略,助推区域大合作,联接中国梦和世界梦,筑牢外贸共同体。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自古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密切,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江苏省与这些国家贸易发展将具有很大潜力。本文采用修正的CS指数和CC指数构建评价指标,分别测算了江苏省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出口互补性指数、进口互补性指数,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最后从借位发展、开拓多元化市场等方面提出了江苏省加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既是中国面向欧亚内陆开放的新战略,又是涉及中欧乃至亚欧大陆相关国家与地区共同利益的发展战略,必将推动国际区域合作,改变中欧经贸格局。跨亚欧高铁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主要交通载体,对于高铁的投入、客货运比率、安全性等问题,都应高度重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与高铁外交需要与相关国家展开合作,通过国际合作在发展中解决相应的问题,实现中欧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周边国家与地区的共赢。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影响因素的理论基础上,采用2006~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探讨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服务贸易格局。借助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经济发展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服务贸易开放度、地理距离、城市化水平和制度环境等因素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关于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贸易发展、提升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和推动中国服务出口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评价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基于中心点混合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聚类分析方法.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物流发展水平分成三个大类,进而运用优势粗糙集方法对聚类结果做进一步分析,找出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核心影响因素,对聚类分析法不能判别的核心影响因素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物流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西南区域物流发展水平高于西北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物流发展水平由东向西呈“V”字形分布,临近中部和边境区域的物流发展水平高于内陆区域物流发展水平;铁路营业里程和互联网宽带数是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风险与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2000-2014年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网络结构特征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引入贸易依赖度概念及阈值设定,从贸易网络整体性、贸易伙伴间关系、贸易中心地位和贸易社团划分四个维度,分析2000-2014年海上丝绸之路62国贸易网络结构特征及演化规律。研究表明:(1)该贸易网络具有小世界特征,相关国家域内依赖度不断提高,中国倡建海上丝绸之路使该网络聚集效应迅速提升;(2)该贸易网络异配、有序,2008年次贷危机后核心-边缘新秩序得以确认与强化,贸易伙伴间差异性收敛;(3)TOP12富人俱乐部成员较稳定但排序变动,中国中心地位攀升与日本演化轨迹呈剪刀形交叉,印度崛起曲线明显;(4)地理毗邻、海域相通是贸易社团形成的纽带,东盟一体化和南亚融入区域使主体贸易社团形态向西贯通绵延,中国在其中起战略推动和社团联结的重要作用。中国产业转型和区域互联互通的努力,将对进一步优化和加强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网络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瑜 《中国商论》2021,(8):104-106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沿线国家数字经济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建设,不但可以帮助中国制造走出去,还可以帮助国家国际贸易、经济发展。本文主要围绕“研究背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策略”“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安全保障”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明确国家数字经济发展的方向与趋势,加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字经济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