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苏东斌 《开放导报》2005,3(5):23-27
1.“建设创新型城市”战略目标的确立,标志着深圳迈进了胡锦涛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路线。2.当中国经济特区被定义为“特别能改革、特别能开放、特别能创新的地区”的时候,特区已经在本质上由实体转入精神了。3.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与先进文化相适应。4.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效益深圳”的最大希望所在,政府的基本职能是从根本上消除束缚自主创新的体制性障碍。5.由伦理道德力量所支配的“规模扶贫”,说明了深圳成功地实行着“第三次分配”。  相似文献   

2.
记者:从速度深圳到效益深圳这种发展模式的转变是如何提出来的。这种执政理念的转变是如何提出来的? 刘副市长: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在2005年1月份召开的中共深圳市委三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下决心实现从“速度深圳”到“效益深圳”的历史性跨越。“效益深圳”的本质和内涵就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来决定我们的发展速度、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效益深圳 和谐深圳——深圳长期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钢 《特区经济》2005,(9):15-16
城市经济的发展,不是单纯追求GDP的增长速度。城市的发展,不是孤立的GDP描述。深圳的发展,特别是“效益深圳、和谐深圳”的提出,实质上点出了深圳全面发展的发展观。深圳发展不简单等于深圳速度。深圳的发展要体现中央领导的思想。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温玲 《开放导报》2005,(3):i020-i021
中共深圳市委三届十一次全会提出,深圳必须实现由“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的历史性跨越。以市委全会精神为指导,南山区委四届四次全会提出了“建设效益南山”的发展思路。建设效益南山,人才是关键。我们必须以“有效人才”观念为指导,树立人才增长的效益模式,做好南山的“有效人才”工作,以推进“效益南山”建设。  相似文献   

5.
以GDP论英雄的时代,在深圳已彻底成为过去。 8月4日下午,深圳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首次公布了“效益深圳”统计指标体系测算结果:上半年“效益深圳”综合指数108.18%,同比上升3.3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梁俊乾 《特区经济》1991,(4):0022-0023
<正> 有人曾对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做过这样一个比喻:“一个个企业好比公路上行驶的一辆辆汽车,政府的作为则是为其修路架桥,并调度其按规则行驶。只有路修得宽阔结实,桥架得坚固耐用,调度管理合理有序,汽车才能行得快,行得稳。”企业是社会经济的基本细胞,企业效益是一个城市整体社会经济效益的基础。没有较高的企业效益,就不可能有较高的城市整体效益。而一个高效率的政府则有可能影响到每一个企业,促使大量的高效益企业的出现。所以说,提高政府效率,是实现“深圳效益”的重要前提条件,也是投资软环境建设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7.
晓超 《中国经贸》2009,(17):69-69
在深圳.最不缺的就是冒险家。吴先生来深圳不过五六年,但自认已深得这个城市的精髓。7月29日,电话那头传来他不紧不慢的声音:“你要想在深圳发财.不冒风险是不行的。”他最近的一次冒险.就是拿出将近150万元,在龙华和布吉买入5套“小产权房”。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深圳市户籍迁移管理办法》,根据新办法,深圳“关内”和“关外”的户籍居民将可以自由迁移户口,这标志着深圳实施了28年的“一市两制”户籍管理体制即将废止。新出台的户籍迁移管理办法规定:深圳特区内外6个区的户籍居民因工作调动、房产属地变更、家属随迁或其他正常理由需要迁移户口,均可随时向公安机关申请办理市内户口迁移手续。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效益深圳”、“和谐深圳”的重大决策,标志着深圳的发展模式从重速度、规模和总量向重效益、质量和结构优化的转变。要实现这样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就是要有一支适应新发展模式需要的人才队伍,其中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一线高职人才是非常重要的支撑力量。笔者认为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是根本,而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职教改革的核心,特区职业技术教育担负着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创新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
<正> 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二○一○年远景规划中提出建设现代化多功能国际性城市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这个目标,取决于深圳的现状基础、发展条件与战略对策.深圳的现状基础已较以前有极大提高,但发展条件亦发生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成本飙升;中央对特区政策有所调整;区域优惠政策趋同化;香港回归在即等.面对这些变化,深圳如何争创新优势,迈向国际性城市?主要战略对策是产业结构高度化,及要强化区际协作,构筑“大深圳” 框架.“大深圳” 内容包括“一点(香港)对接,三线(东、中、西三条发展轴)协作,扇面(珠江三角洲)衔接” 的空间联系模式.在这个空间联系模式中,重点是珠江三角洲区域,因为该区域包括了深港对接及除深港外的珠江三角区域与深圳的衔接.因此,在论述“大深圳”框架前,有必要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未来走势作分析预期.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2月,“全国民政系统社会土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在深圳举行。深圳由民政部确定为社工制度的试点城市,并率先在深圳试行“政府购买,民间运作”的社工服务模式。这不仅是对政府公共服务民营化的进一步探索,更是我国建立专业完善的社会工作体系实践的新尝试.标志着我国辛十会工作职业化的新里程。  相似文献   

12.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的发展模式,必须坚持敢闯敢试、改革创新,在解决经济运行的深层次矛盾,消除影响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上下功夫,为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变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当前,就全国而言,制约改革的非经济因素日益突出,政治体制改革相对迟缓,各种矛盾充分暴露,突显出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性。深圳如何在中央确定的政治体制改革基本原则的框架下,积极探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途径,使深圳成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冶建设的典范,将成为深圳“特”下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的26年中,深圳人以拓荒者的开拓精神创造了很多奇迹,以跳跃式的发展和惊人的速度创造了深圳的辉煌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辉煌。“三天一层楼”曾经是一种标志,时称“深圳速度”。  相似文献   

14.
深圳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以世界先进水平为标杆,着眼于全球竞争,牢牢抓住危机中蕴藏的机遇,积极探索具有深圳特色的发展战略和途径,努力推动从“深圳制造”到“深圳创造”再到“深圳创意”的转变。2008年深圳文化产业全年实现增加值约55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到7%,成为深圳市第四大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5.
30年来,深圳经济特区以年均25.8%的增长速度累计创造了价值5.78万亿元国民生产总值,让世界惊呼深圳速度。30年后,深圳作为经济政策试验田的模板意义似乎正在减退,有人认为特区不”特”了,甚至发出“今后还要不要特区”的疑问?我认为,深圳特区之“特”将继续保持。  相似文献   

16.
纪念深圳经济特区成立20周年时,媒体以为深圳前15年是以“深圳速度”名闻天下,后十五年则将以“深圳高度”著称世界。最近,记者在南山区采访时,对“深圳高度”有了生动、具体的理解和认识。 南山区委、区政府坚持科教兴区、依法治区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11年深圳前海开发写入了国家‘十二五’规划。2011年也是深圳‘大特区’建设的开启之年。”4月1日,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独家专访时,深圳市长许勤说。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经济》2008,(1):89-89
贾华:深圳首任市长 任职时间:1979.1.23~1980.6.17中央决定在深圳试办“出口特区”后,深圳把原出口基地办公室改为对外经济技术联络办公室,贾华兼任主任,在他的领导下,很短时间内就引进了大批“三来一补”企业,深圳引进外资由此肇始:1983年贾华病逝。  相似文献   

19.
2002年,一篇《深圳,你被谁抛弃》的文章激起极大反响。深圳痛定思痛,主动作为,走出了一条“深圳速度—深圳效益—深圳质量”的转型升级之路。杭州与深圳城市特质相似,民营经济发达,创业氛围浓厚,但也都面临着土地、环境、用工等要素瓶颈制约。“转型升级学深圳”是杭州“大对标”活动的重要追寻,学习借鉴深圳推进产业高端、自主创新、城市更新、平台建设、企业培育等方面的创新做法,推动杭州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在2013年即将结束的时候,深圳再次证明自己无愧于中国大陆“改革开放排头兵”的这个称号。12月20日,隶属于深圳宝安区福永街道凤凰社区的一块农村集体工业用地,以1.16亿元的价格成功在该市土地房产交易大厦挂牌出让。深圳市的这一创举,无疑让人对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的土地改革充满期待,因此有权威媒体将其称为是中国“农地入市破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