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4月以来,生猪及猪肉供应偏紧,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并且带动牛羊禽肉和水产品价格上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突出问题.产生这次生猪价格波动的原因主要是去年猪价一直过低,很多农民放弃养猪,加上饲养成本过高、部分地区发生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目前全国生猪存栏下降8~10 %.  相似文献   

2.
本文重点从我县生猪集约化规模养殖场的猪群发病情况入手,分析导致我县大部分生猪集约化规模养殖场生猪常发的寄生虫疾病的病原——寄生虫,有哪些,并根据各寄生虫的生活史及通过药物控制选择,找出我县生猪集约化养殖场常见寄生虫疾病病原及最佳治疗药物纽方.通过对我县18个生猪集约化重点规模养殖场的调查,发现在我县的大部分养殖场都存在着“猪疥螨”这个疾病.经过化验室检查,在采集的病料中成功找出引发这两个疾病的“元凶”——猪疥、螨虫,通过搜集我县兽药市场及兽医对这个病的治疗(预防)用药及方法,并进行反复比较其疗效,最后得出治疗猪疥、螨的最佳用药组方.  相似文献   

3.
受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下半年生猪价格大跌。10月8日,农业部网站载文称:“最近生猪价格己接近甚至低于养殖成本”。11月,大规模的“抛盘”出现,现金流充裕的养殖户则“捂”猪不卖,期待新一轮反弹。高调进军中国市场的美国艾格菲集团也放慢了步伐,近日表示将年出栏100万头的目标调整到65万头。  相似文献   

4.
肉价在高位运行了4个多月后,终于停下了上涨的脚步。相关信息表明,随着国家一系列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政策出台,部分地区的生猪收购价掉头向下,鲜猪肉价格也回落了1.5%。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养猪户封书华表示,像他这样有点规模的养猪户,实际上并不期盼猪价过高。  相似文献   

5.
加·快·生·猪·发·展·之·浅·见漆文芳·刘亮生猪生产既是“菜篮子”工程的主要内容,又是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的一大渠道。因此,发展生猪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加快生猪发展必须着力抓好四个关键。一、狠抓品种改良。现有生猪品种多为土杂猪,其耗料多...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国内生猪出栏价格较前期已明显回落,短期内非洲猪瘟或对市场供需形成消极影响。不过分析人士认为,此次疫病后,猪周期低谷或提前结束,明年市场或呈现回暖行情。猪价走跌市场现抛售非洲猪瘟疫情持续扩大,使得部分市场出现生猪恐慌出栏抛售现象。卓创生猪行业分析师张莉莉表示,在今年4、5月份大跌后,  相似文献   

7.
猪市分析     
近期生猪行情继续波动。河南部分地区生猪价格有0.2-0.5元/千克的滑落;山东部分地区生猪价格有0.4-1元/千克的下滑;江苏和安徽的生猪行情有涨有跌;江西和浙江部分地区生猪价格也在缓慢走低,部分地区的良种收购价格已经降至18元/千克以下。  相似文献   

8.
《农家之友》2010,(13):58-58
问:生猪有哪些坏习惯?答:生猪有窜圈、啃墙、咬斗三个坏习惯。问:治疗生猪这三个坏习惯各自的方法是什么?答:一、窜圈。把窜圈猪的上眼睫毛剪短,待其长长了再剪,一直剪到猪不窜圈为止。因为上眼睫毛剪短后,猪抬头窜圈时眼睛会受到风、光、尘土的刺激而产生恐惧感,历经数次,猪就不再窜圈了。  相似文献   

9.
8月15日,据商务部的监测数据:肉类价格两个月以来首次下跌,跌幅为1.2%。下跌的原因是:国家稳定生猪生产和保障市场供应的政策相继出台,这使得部分地区牛猪收购价格下滑,批发价格回落。尽管如此,考虑到生猪生长周期较长,养殖成本居高不下,猪肉价格仍将高位运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致使生猪市场剧烈波动并造成较大经济社会影响,本轮政策调控在一定程度上加深生猪市场波动、压缩“猪周期”。系统把握中国生猪市场调控政策演变历程,深入探究政策演变内在逻辑,研究提出生猪市场调控政策优化路径,对于更好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保供应稳价格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猪市场调控政策演变历经推动生产增长与探索市场化改革、保障供给能力与完善调控机制、促进转型升级与加快现代化发展等三个时期。生猪市场调控政策的根本目标是保供应、稳价格,居民消费需求变化、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外部不确定性增强等是推动生猪市场调控政策演变的关键因素。本文建议高度重视生猪供给安全保障的重要战略意义,着力提升生猪市场监测预警能力,持续完善生猪市场调控政策“工具箱”,进一步夯实生猪市场调控及平稳有序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1.
继1985年波及全国的生猪“卖难”之后,1989年又重蹈覆辙,形成所谓“猪的波动”,时至今日仍不见市场松动迹象。据生猪重点产区南充地区反映,生猪是该地区农村经济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在农业产值中,养猪业的产值占1/7多,是仅次于粮食的大产业,生猪出栏量占四川省的10%以上(四川又占全国的15%以上),1989年生猪收购总值占粮、棉、油、麻等农副产品收购总值的32%,生猪生产的商品率达68%,猪肉食品远销省内外十几个省区和城市。但自1989年以来,生猪销售又一次跌入低谷,据统计,1990年  相似文献   

12.
《农民科技培训》2012,(12):44-44
虽然生猪价格在中秋、国庆“双节”前出现连续8周的上涨态势,但节后重拾跌势,不少养殖户仍挣扎在盈亏边缘。业内专家认为,虽然目前猪价相对较低,但母猪存栏量“不降反增”,明年猪价难言大幅反弹。目前,应注重加强“反周期”调控稳定市场长期供给。生猪价格连续反弹后再现跌势  相似文献   

13.
群雄逐猪     
国泰君安月报显示,生猪收购价格仍持续下跌。从1月份数据看,这并非是H1N1惹的祸端,而是继在2007年我国猪产业发生“猪蓝耳病”,生猪有7000万头左右死亡后,造成巨大的生产和消费市场空白,此后产量大幅剧增导致的市场规律持续的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14.
看懂猪市     
正本轮猪周期的特点生猪生产的周期性变化受生产成本、养殖效益、养殖效率、生产结构、疫情、市场价格等因素影响,而生猪消费则与宏观经济发展、收入水平、人口结构、消费习惯、消费季节性等因素有关。从后备母猪到商品代育肥猪出栏需要大约12个月,供需形势的变化影响了能繁母猪存栏,进而导致生猪存栏和出栏变化,引起生猪市场价格的周期性变化。按照农业部集贸市  相似文献   

15.
构建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量化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估,科学识别产业发展短板,对于指导地方政府调整生猪产业发展战略,促进健康可持续发展多维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从解析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内涵着手,对标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总目标,本文构建了包含产出增效、质量安全、疫情防控、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产调控6个维度的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基于2015—2019年数据,运用熵值法和TOPSIS方法对中国各省份的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揭示了中国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时变特征、制约因素与地区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中国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呈逐渐提升趋势,2015—2017年产业可持续发展速度较缓慢,2018—2019年发展速度明显提升;(2)产出增效、质量安全、疫情防控、环境保护维度的提升对中国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较大,来自资源节约、生产调控维度的贡献较小,猪肉供给能力下降、养殖成本波动上升、防疫人员缩减等方面成为制约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3)省际间生猪产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不平衡,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态势,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6.
近日,虽然有“瘦肉精”猪事件的持续影响,广东大部分地区猪价仍能保持相对稳定,价格普遍在6.5-6.1元/斤之间,个别地区跌穿6.0元/斤。但与2月初相比。生猪出栏价格下跌幅度超过,0.5元/斤。行业人士称,虽然猪价呈下跌趋势,但养殖成本也大幅度下跌,养猪仍有少许利润。  相似文献   

17.
生猪产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猪周期往往给生猪产业带来“确定性”风险。本文创新地引入猪周期指标,从中小企业资质、核心企业资质、质押资产特征、宏观环境特征以及供应链行业特征五个层面,建立我国生猪1%,信用风险预测准确率为833%,这为生猪产业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两年来,我国部分地区暴发了严重的“猪无名高热病”综合征疫情,对养猪业造成很大损失。大多数人把它称为“高热病”,该病以体温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治愈率低(三高一低)为主要特征,伴有饲料报酬降低:母猪繁殖障碍、生长速度下降以及猪群整体的均匀度下降等。2007年3月28日,农业部正式公布猪“高热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病原为“高致病性蓝耳病变异病毒”。  相似文献   

19.
膘厚肉安全     
专家提醒:尽量不要买脂肪层太薄的猪肉,膘厚的口感好.肉质好。也更安全。2月19日,广州出现了“瘦肉精”中毒事件,已累计有70人出现中毒情况。据广州市食品安全办公室介绍,导致本次中毒事件的生猪,是由个体经营者分别收购自湖南省冷水江市、涟源市、新化县、衡阳县几个地区。由于个别不良生猪养殖户使用了违禁的“瘦肉精”喂养生猪,生猪经销者伪造检疫合格证逃避检验,导致含“瘦肉精”残留的猪肉流入广州市零售市场,最终导致大范围的中毒事件。截至目前,大部分中毒者已无大碍。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玉屏县从1986年实施“商品瘦肉型猪综合配套技术研究”、选育大约克夏瘦肉型杂交猪以来,将研究成果在全县大力推广,1993年被列为贵州省瘦肉型猪基地县。近年来,该县把畜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来抓,将小额信贷的60%以上投入到发展畜牧业上。县畜牧局大力推广瘦肉型猪杂交改良和科学养猪适用技术,在全县建立20个瘦肉型猪人工授精配种点,并狠抓生猪疫病防治、生猪流通销售等服务工作,使全县瘦肉型杂交猪生产快速发展。该县还建立了6个养猪专业村和5个瘦肉型杂交仔猪生产基地,每年定点屠宰上市瘦肉型肥猪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