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淼  耿雅冬 《经济研究导刊》2013,(25):236-237,290
收集了辽宁省14个城市在经济实力、公共基础设施、人才科技水平、政府作用、对外开放程度五个方面17个指标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综合得分,总结辽宁省城市竞争力排名,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辽宁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的时空演变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培育  李雪铭  冯凯 《经济地理》2011,31(10):1638-1644
通过建立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计算了辽宁省14个省辖市在1994、1999、2004和2009年4个时间断面上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并对人居环境竞争力进行评价和排序,依据评价结果揭示了辽宁14个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的综合演变、主成分演变趋势,进一步研究了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的时间演变和空间演变。通过分析4个时间断面上的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的等级分布图和空间插值效果图,揭示辽宁14个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的空间分异和空间扩展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本文首先构建用来测度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继而运用因子分析等方法,对所选择的中国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25个样本城市的竞争力进行计算,求出各城市的竞争力得分;接着对所有城市的6个主成分进行聚类分析,将其竞争力划分为强、较强、较弱、弱四类并相应地做出评价。主要结论是:绝大多数城市的竞争力综合得分皆偏低;各城市之间的竞争力综合得分有较大差距,排名前三位的西安、郑州、乌鲁木齐与其后诸城市悬殊很大。  相似文献   

4.
中国县级市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中国县级市经济发展总体状况,接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370个县级市的经济实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表明:中国县级市的经济实力差距大,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地区县级市的平均得分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实力百强县级市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和东北沿海地区,特别是集中于山东、江苏、浙江这3个省,而中西部地区分布很少。然后考察各种因素对县级市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化程度、交通条件和对外开放水平是导致县级市经济实力差异的主要因素,劳动力素质和技术创新水平也有重要影响,而耕地面积和矿产资源密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城市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现代化进程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经济指标是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为对我国各主要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发展综合实力进行客观、可靠的评价,本文在分析其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的构成的基础上对其建立了三级评价指标体系,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这些指标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能够反映整个城市发展状况的3个主成分因素,赋予了其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6.
长江经济带作为中国重要的区域增长极,对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构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2020年长江经济带内11个省份数据为样本,首先,通过熵权法对其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得分排名,其次,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出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其发展状况进行排名,两种方法结果相互验证。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不同省份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东部地区呈现发展“领头羊”趋势,中部城市发展水平一般,西部城市发展水平较低。最后,针对不同省市自身发展状况提出了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布局,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强对外开放,促进对外贸易经济与合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Shift-share Method)探讨”十二五”期间陕西的区域产业结构如何调整与优化.本文先用2011年最新的统计数据分析陕西的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得出陕西产业结构的现状是:第二产业比重高于全国,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接着应用偏离份额法,横向比较陕西和全国其他8个省市的产值数据,得出第二产业发展速度较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具有竞争力;第三产业虽然占比不高,但发展较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竞争力较强;最后针对如何分别发展陕西三次产业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一体化的基础条件出发,分析长三角经济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然后通过因子分析法对长三角经济圈的一体化程度进行实证分析,选取12个指标对长三角七大城市和北京、广州两个城市进行综合竞争力排名,可以看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上海的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属于领先水平,一体化程度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区域内部存在着不平衡,仍需加以重视.最后提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胡红安  徐瑶 《生产力研究》2013,(12):123-124,130
文章建立民用航空产业评价体系,分析并分类民用航空产业竞争力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对17省市的产业规模竞争力、产业绩效竞争力、产业市场影响竞争力、产业创新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进行排名,找出各个省竞争力提升的方法。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城市竞争力是单体城市获得经济持续增长的动态能力,其影响因素包括内生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在澳门经济转型升级的动态过程中,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从城市网络的视角,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澳门城市竞争力的内生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通过与广州、深圳、珠海三个城市的比较来综合分析澳门的城市竞争力状态,提出提升澳门城市竞争力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1.
城市创新系统的创新综合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创新系统对促进城市创新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对城市创新系统创新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根据城市创新系统理论构建了城市创新系统创新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5-2008年我国30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创新综合能力分别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评价和排名,同时利用聚类分析法对静态创新综合能力得分进行了聚类分析,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的城市创新综合能力的特点,在对典型城市的创新综合能力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经济的全球化、区域化已成为当今时代主旋律,分析比较我国重要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可以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为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提供一定的参考。文章利用聚类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四大方法,选取反映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作为原始变量,研究了2015年全国35个中心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发现了各中心城市之间的发展差异,北京和上海等东部沿海城市发展水平遥遥领先,而中西部地区城市综合发展水平明显偏低。  相似文献   

13.
基于PCR的区域旅游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秀娟  黄福才 《经济地理》2007,27(5):847-851
利用主成分回归方法(PCR),对区域旅游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研究。区域旅游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为8个定量因素和1个定性因素。以中国31个省级区域的横截面数据为样本,利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方法得到了各个影响因素的相对贡献率。得出结论:①区域旅游竞争力受到区域旅游产业因素、区域环境因素和区域与客源地的联系因素三方面的共同影响;②区位条件对于区域旅游竞争力具有显著影响;③当前影响我国各区域旅游国际竞争力的五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可进入性、旅游企业竞争能力、旅游资源、经济环境、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时影响汽车消费的几个因素综合分析,通过时间结构序列与多元统计相结合的模型,首先采用时间序列方法把增长趋势进行分解,然后再用主成分方法求得相应变量的得分,接下来剔除其它无关因素做回归,最后进行主成分的估计.模型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15.
城市竞争力只有在区域竞争与合作中才能得到提升。利用2012年统计数据,对长江中游四个省会城市的竞争力水平和合作进行了分析。首先,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四个核心城市的竞争力得分排名;其次,借助中心职能强度指数测度中心城市的中心职能强度,对合肥与其他核心城市之间合作的可能性进行估测;最后,通过引力模型和经济联系强度指数测度区域间经济联系程度,为加强城市间的合作提供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6.
基于我国内地2001—2013年30个省市(除西藏外)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专利授权量、技术市场成交额、新产品销售收入5个指标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得出各省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数,以及全国和“一带一路”沿线省(市、自治区)、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三大经济支撑带的创新能力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对三大经济支撑带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及分布动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①三大经济支撑带创新能力呈不断上升趋势,“一带一路”沿线省(市、自治区)经济带的创新能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京津冀地区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创新能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②三大经济支撑带创新能力的总体差距不断扩大,2005年之后,地区差距成为造成总体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③Kernel密度估计显示,随时间推移,全国和三大经济支撑带的创新能力虽然得以提升,但地区差距仍呈现持续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17.
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具有高效吸引,配置要素资源,获取比较优势,促进城市价值持续良性增长,提高市民福利水平的能力.因此,本文通过构建城市竞争力指数,对1990-2012年中国30个代表性城市的竞争力水平进行测度和比较,发现总体上东部城市竞争力排名靠前并呈上升趋势,中西部城市竞争力排名靠后并呈下降趋势,差距不断扩大;选取面板数据进行多元逐步回归检验,发现产业结构、制度、企业等因素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显著,而区位对其影响较小,这一发现对于各地提高城市竞争力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我国内地2001—2013年30个省市(除西藏外)RD人员全时当量、RD经费、专利授权量、技术市场成交额、新产品销售收入5个指标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得出各省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数,以及全国和"一带一路"沿线省(市、自治区)、京津冀地区、长江经济带三大经济支撑带的创新能力水平。在此基础上,利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对三大经济支撑带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及分布动态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①三大经济支撑带创新能力呈不断上升趋势,"一带一路"沿线省(市、自治区)经济带的创新能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京津冀地区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创新能力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②三大经济支撑带创新能力的总体差距不断扩大,2005年之后,地区差距成为造成总体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③Kernel密度估计显示,随时间推移,全国和三大经济支撑带的创新能力虽然得以提升,但地区差距仍呈现持续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19.
产业转型成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文章以我国公布的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建立相应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转型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从五个主成分的得分来看,除了经济和产业结构主成分得分较高外,其余的社会保障、环境治理、对外依存度和可持续发展等主成分得分均较低,说明经济转型是城市转型的基础,以产业转型促进经济转型,进而带动社会、生态和文化等转型是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主要是指城市经济的集聚和扩散功能的比较,根据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选取能充分反映城市综合竞争力的14个指标,对江苏省13个城市2005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因子(主成份)分析.统计结果显示,经济总量、基础设施、产业结构是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3个主要因子,并且对各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定,为各城市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