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半个世纪来,随着全球经济、贸易、信息业的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城镇体系研究方兴未艾,文章就不同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的特点和当前城镇体系规划中一些应注意的问题做一些综述.指出我国城镇体系规划一定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2.
马建军 《经济师》2004,(5):53-54
文章论述了新一轮城镇体系规划的开展背景 ,并就其主要内容及侧重点加以讨论 ,提出了工作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4.
李亚任蕾 《新经济》2014,(11):109-110
城镇体系是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具有区域性、宏观性、总体性的特点;县域经济己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基层经济、基本支柱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做好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意义重大;本文结合卫辉市域城镇体系发展状况,分析出卫辉市市域城镇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推进市域城镇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区域城镇体系发展阶段及其应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皓峰  刘志红 《经济地理》1990,10(1):66-70,60
  相似文献   

6.
常德市域城镇体系发展的历史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林德 《经济地理》2000,20(1):57-62
本文将湖南省常德市域城镇体系形成发展过程划分6个历史时期,分别揭示了各时期其发展和布局的基本特征,并对各时期其发展条件也作了必要的阐述,最后作了规律性总结.旨在为今天进行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提供必要的历史条件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回顾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引进经过修正的重力模式和断裂点计算方法,对吉林省城市基础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吉林省9个地市(州)及2个样本市的人口经济规模排序及相互间的横向引力矩阵与纵向引力矩阵,分析了吉林省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现状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结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8.
9.
吉林省城镇化的发展能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为人口向城镇集中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提供坚实的经济支撑。本文在分析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及构建城镇化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乐清市城镇体系规划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彦随 《经济地理》1998,18(1):52-55
1沿海经济发达区城镇发展特点城镇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个地区城镇化水平、城镇职能、规模乃至空间结构都离不开固有的经济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得益于区位优势和国家优惠政策.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市场经济繁荣。投资环境改善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促使城镇在整体上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伴随着乡镇企业、个体与私营企业的发展和各种专业市场的兴起.新的城镇不断涌现。小城镇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化的新特点。显然、这种城镇的发展态势具有一定的突变性和特殊性。也决定了城镇体系规划…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地域分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梅林  郭建香 《经济地理》2008,28(1):21-24
采用外贸总额、实际利用外资额、人均外贸总额、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外贸依存度和资本依存度等6个外向型经济测度指标,对黑龙江省13个地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和分类比较研究,结论表明黑龙江省外向型经济发展地域分异十分明显,这种地域分异是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区位因素、经济因素、空间联系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主观因素主要是指决策行为因素,包括政府决策行为和企业决策行为。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以甘肃省12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五个方面,建立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以及协调发展度等方法构造了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并给定了评价区间标准。结果表明:甘肃省12个城市间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从协调发展水平来看,12个城市均属于协调发展,其中,兰州市、白银市、武威市属于良好协调发展,并在地理空间分布上相对集中,嘉峪关市属于初级协调发展,其他8个城市为中级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城区经济发展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认为,伴随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区经济发展日益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问题,加快城区经济发展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大举措.城区经济发展要立足于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和人力资源潜力,有选择地吸引相关生产因素集聚,瞄准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为基本方向,强化区域经济特色,创造条件促进产业集群的发育和成长.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城市体系状况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清泉 《经济地理》1995,15(2):59-63
本文论述了改革开放以广东省城市体系的发展变化,分析了当前城市体系的状况,揭示了城市体系发展变化的动力机制,并进一步探讨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及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35,自引:6,他引:35  
仇方道  朱传耿  孔令平  单勇兵 《经济地理》2004,24(4):468-472,476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1980年代以来,经济迅速发展,总量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但省域内南北区域经济差异显著。文章以SPSS统计分析软件和GLS技术为基础,以县域为研究单元,探讨了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时间特征、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过程,分析了差异成因,提出了调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1990年以来黑龙江省城市经济影响区范围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确定城市经济影响区域的范围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在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中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在分析目前划分城市经济区影响范围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来计算城市的中心性强度,应用扩展后的城市断裂点理论和倍增加权Voronoi图相结合的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中心城市自1990年以来的城市经济影响区的范围变化。研究发现:黑龙江的城市经济区影响范围的整体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南部地区城市发展态势较好,影响范围有北扩趋势;大庆和牡丹江城市经济影响区的范围有所扩大,齐齐哈尔和佳木斯的影响范围相对缩小。  相似文献   

17.
The question addressed in this paper is: Why can't we have a good measuring rod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performance of our society? The answers are basically positive but lie mostly in the direction of (1) avoiding simplistic solutions such as turning the national income accounts into a measure of social welfare and (2) providing the elements of an information strategy to obtain such a measure or more accurately such a set of measures. The proposed information strategy highlights five activities: (1) the presentation and analysis of welfare outcomes, an activity which is analogous to but broader than “social indicators”; (2) social accounting which includes economic accounting, demographic accounting, and time-use accounting; (3) model building and operation which, unlike accounting, are concerned with behavioral or causal relationships used to explain and project welfare outcomes; (4) hypothesis testing to develop new insights into economic and social behavior; and finally (5) the building and maintenance of a data base required for carrying on the aforementioned four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8.
广州市内环路建成后对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贺崇明  邓毛颖 《经济地理》2001,21(4):435-441
本文针对广州市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内环路建成后产生的综合效益和影响进行推断,预测和评价,不仅仅局限于对交通效果的评价,更从多元的角度尝试对交通与环境的变化,引致土地价格和用途的改变,土地利用功能和空间布局的调整,以及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索,分析可能带来的影响,提出防患于未然的政策与措施,最大可能地发挥内环路建设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综合运用多元统计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青海省39个县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化综合评价,并以判别分析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校验。结合对应分析方法,在系统分析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和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孙希华  张淑敏 《经济地理》2003,23(5):611-614,620
文章定性、定量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动态变化特征,探讨了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整体经济增长的关系及省域经济差异警戒水平。认为当前山东省发展经济应坚持效率优先,同时要正视地域差异,跟踪省域经济差异警戒水平,采取适度的倾斜与均衡发展政策,实施点轴系统空间开发模式,在发展中逐渐缩小差异,促进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