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百万浙商走天下,“无浙不成市”,这一现象被人们誉为“浙江现象”,以至有专家以此为课题加以研究,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者更是慕名纷至学习取经。浙江人何以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能始终保持“弄潮儿在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傲视同侪的王者风范?解读其成长、发展轨迹,也就揭开了浙江富豪问题少的面纱,其中所彰显和折射出的现象和精神,足以令国人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2.
002年9月29日,来自中央、国家机关及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的近百位领导、专家汇聚泉城,参加由中共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举办的“城市化进程中的村(居)改革——槐荫模式理论研讨会”。专家一致认为,济南市槐荫区关于村(居)的改革,破解了城郊地区发展的难题,是为推进城市化进程提供体制和机制保障的创新,走出了城郊村(居)与时俱进、加快发展、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新路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已如离弦之箭飞奔向前,城乡结合部依托其有利的区位优势,得到了迅速发展,农民在改革中得到了实惠,集…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商业化的时代,满眼是市场,到处是商人,商战如云,不同地域不同性格的商人们进行合作或竞争,交往越来越密切,越来越频繁。 从商既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商人从形成就开始表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每一个商人身上都烙有自己的文化胎记:江浙商人精明,东北商人胆大,山东商人尚义,广东商人重利……,进入新的世纪,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各地的商人更是各显英雄本色,在经商过程中奇招百出,经商方式竞相斗妍,表现出新一代“新经济人”的特色,给中国社会和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期的“商”系列报道,给你讲述浙江商人的创业文化片断.解读浙江现象,剖析浙江成功的路径与环境,使我们大家进一步体味浙商的创业精神。[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在浙商身上,哪里能找到几分温良、缄默的“乖孩子”性格?分明是一派几近叛逆和不服管的“刺儿头”作风!最近9家温州民企老总又联合成立了第一家以“财团”命名的企业——中瑞财团,浙商的代表又开始有了新的花样,为什么还说浙商“听话”?他怎么“听话”?听谁的话?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共遭遇524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等贸易保护与壁垒,其中“浙商制造”就占总数的五分之一。2002年,浙江有12类商品遭受11起反倾销、4起特别保障措施调查以及4起技术壁垒等,是历年平均数的2倍以上,占了全国近四分之一。2003年“浙商制造”更是国外市场的众矢之的,1到6月,14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的调查28起中浙江又占了16起。事实表明,“浙商制造”的产品遭受国外的贸易保护与壁垒越来越频繁,呈现加剧之势。  相似文献   

6.
“三篇文章”描绘槐荫五年大变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峰  刘富国 《走向世界》2009,(24):12-17
槐荫区是山东省会济南四个中心城区之一.位于济南市西部.南抱群山.北依黄河.地势平坦.资源丰富.面积15148平方公里.人口373万,下辖12个街道办事处、2个镇。由于受基础条件、区位规划等因素的影响.多年以来.槐荫区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有铁路没有车站.有机场没有民航.有黄河没有大桥”是槐荫区基础现状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7.
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调查:广东的老板90%以上是洗脚上田的农民.还有一部分是小手工业者。而浙江民营企业100强中,90%的老板出身是农民或裁缝、修鞋匠等小手工业者……而今日,他们已成为这个社会的主流群体之一,成为备受媒体和闪光灯追捧的大众明星。  相似文献   

8.
江浙一带重量级民营企业出现“抱团”联盟。组建企业间投资与合作的利益共同体,不愧为新形势下的企业发展新策略。“抱团”联盟能迅速让企业做大做强,做事必成,功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有人将2012年称作是浙商回归元年,或许并不夸张。这一年,闯荡省外的浙商们,正发力抱团回归,筹谋新一轮浙江奇迹。就在2011年10月,首届世界浙商大会召开。  相似文献   

10.
林伟 《开放潮》2004,(5):29-31
浙商进入福建,其实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了,现在之所以引起本土人的关注,是因为近几年来浙商入闽的数量、覆盖范围和投资总额远远超过过去的规模,如果说过去是“零敲碎打”、“单兵作战”,现在则是“合纵连横”、“集团作战”。  相似文献   

11.
郑永红 《乡镇经济》2009,25(6):87-89
企业家角色的特殊性,决定了企业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企业家作用的发挥常受企业家精神的制约。文章通过对粤浙皖商人企业家精神的比较,揭示出不同地区的企业家群体因精神特质的显在差异,导致的经营行为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大差异。文章对现代徽商重振企业家精神并引领安徽经济快速崛起,有一定的启迪与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短短几年时间,就有几十个亿的资金涌向济南市槐荫区.目前,浙江人在槐荫投资热潮正高,已形成一个"浙江系"民营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13.
商才士魂     
四十五集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的播出掀起了一股热潮,或者不如说是一个潮流的高峰,就是中国当下对于晋商的关注热潮,不仅晋商题材的影视作品相继推出,关于晋商历史文化方面的研究也渐成风气。  相似文献   

14.
乔成风 《走向世界》2014,(47):90-93
若问一座城市的魅力何在?相信多数人会说,在于这座城池所涵养的人文景致与自然风貌。在世人的印象之中,济南是一座古朴而厚重的老城,沿着历史的风沙一路走来,多了几分风尘仆仆、沧桑怀古之重,少却了几抹嫩芽新绿、鲜活灵动之感。纵使名如诗画的槐荫区,在世人的眼中亦欠缺几分浑然天成的绿色生态。不过,这话放在几年前或许可以,如今的槐荫区早已是一副绿染西城、焕然一新的模样。2014年以来,在中共济南市槐荫区区委、区政府和市园林局的领导下。  相似文献   

15.
晋商精神     
近期,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黄金时段播出的,45集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描写清代晚期,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乔家大院第三代掌门人乔致庸临危受命、弃文从商、力挽狂澜、振兴家业的故事。假如我们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去考察,以当代工商业者积极向上的眼光去审视,在摒弃其中一些封建落后的糟粕的同时,不难看出,在乔致庸身上集中地体现了一代晋商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诚实守信、重义轻利的风范,奉献社会、热爱祖国的传统,扶危济困、好善乐施的美德以及敢作敢为、百折不挠的胆魄和毅力。  相似文献   

16.
2009年6月25日,76岁老人宋怀娥从槐荫区领导的手里接过发祥巷小区9号楼1单元303房间的钥匙.也接过了党和政府对于棚户区居民一片浓浓的爱心。从这天起,278户和她一样住了几十年棚户区的首批棚户区居民将告别陋室低棚,开始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晋商再造     
生命中总有一个时刻.让你从此与众不同。置身于充满历史凝重感的晋商博物馆时.一再感受到薛岩浓墨重彩续写晋商历史的尖锋时刻——2006年。薛岩说.晋商500年的辉煌历史.将是山西今后最大的一个卖点。最不该被遗忘最不能被遗忘却最值得借鉴的也是晋商。 以非赢利性的博物馆为平台.潜心学习晋商文化。与各方高手论道.发掘丰富的晋商文化资源.在北京打造一条晋商文化产业链。薛岩和肖竹天的梦想会实现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肖正平 《走向世界》2011,(18):36-39
今年6月,伴随着京沪高铁全线通车,我们便进入了高铁时代。100多年前,胶济铁路打通了山东沿海、内陆与海外市场,挑起了山东经济的脊梁,带动了济南的自开商埠。如今,连接中国两大中心城市和最活跃经济圈的京沪高铁即将投入全面运营,将串起山东经济南北走廓。  相似文献   

19.
关于南北朝的商人、前辈学人的论著中多有涉猎,但他们的论述很少从经济层面入手,笔者在认真研读有关史料的基础上,讨论了南北朝中小商人的发展及其差异、南北朝商人的经营活动,并以南朝粮商为例,分析了商人对南北朝经济的影响。本文认为南北朝大量专职中小商人涌现,说明南北朝,尤其是南朝商业在局部有所发展,南北朝的商人在历史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但也应注意到此历史时期,商业的发展并非基于社会经济的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张璐  刘军 《走向世界》2009,(30):44-46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虽然复杂多变,但经济全球化趋势并未改变,国际产业转移也没有因为金融危机而停滞,大陆环渤海经济区之山东半岛经济圈仍是台资投资的重点区域之一。作为山东省会城市济南的新型工业区,济阳连续多年一直是台商投资的热点和焦点地区。那么,为何众多台商青睐济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