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东省平度市万家镇南辛庄村青年农民李洪伟两个不到0.17公顷(2.5亩)地的香瓜大棚纯收3万多元。他的种植秘诀是什么? 提高香瓜的质量和包装档次。根据市场效益,他选择了甜度大、个头适宜的“伊丽莎白”,种植了两个  相似文献   

2.
“是科技帮我过上了富日子。”当灵山县沙坪镇旧圩村的黄乔环从镇领导的手中接过“自治区科技示范户”的牌匾时自豪地说。黄乔环是沙坪镇旧圩村的一名普通农民,他在传统种植方式的基础上,大力采用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创出了新的成果,多次被自治区、市、县、镇授予“科技示范户”的光荣称号,他也被当地群众雅称为“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3.
再过一个月,我国农业期刊界将又喜添“新丁”:这本全国唯一一家农民教育的专门刊物《农民科技培训》杂志,在2002新年到来之际将正式撩开面纱,与读者相会。据悉,由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创办的《农民科技培训》月刊,是为了更好地实施各项农民科技培训,增强农民获得信息和增收致富的能力,加快农民知识化进程,使农民教育与农村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实现全面提高我国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的战略目标。突出权威性、实用性、时效性,将是该刊的重要特色;其办刊宗旨是“传播农业科技,培训新型农民”;她…  相似文献   

4.
<正>在济南市章丘区圣井街道菜园村有这样一位心系乡村、致力农业、奋发有为的新时代青年。2012年大学毕业的他,放弃了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的机会,毅然决然回到家乡创业。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的公司也是蒸蒸日上、节节升高,获评“国家级科技小院”“山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山东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基地”“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点”“山东省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济南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园”等30多项荣誉称号,他也被评为“齐鲁乡村之星”“山东省青联委员”“山东省乡村好青年”“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山东省高素质农民大师”“济南市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带头人”“农民高级农艺师”“章丘区十佳农民”等。他就是章丘市绿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晨晨。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顾问》2010,(5):19-19
2010年4月13日,湖南汝城县土桥镇寨富猪场的技术员和当地120多名群众围坐在科技特派员、畜牧水产局动物医院陈院长周围,听他讲解怎样饲养瘦肉型生猪的技术,这已是他们今年第3次听陈院长的技术讲课,群众都亲切地称呼他是专为农民送“科技致富金钥匙”的“陈特派”。  相似文献   

6.
科技下乡是“三下乡”的重头戏 ,在农业生产经营和第三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突出。但据了解 ,目前广大农民已不满足科技下乡千篇一律地发资料、讲大课、开方取药 ,他们对科技下乡有许多新要求 ,渴求科技下乡要创新意 ,为他们脱贫致富“架金桥”。要“常”下乡 ,莫“赶潮”有些地方的科技下乡走形式 ,赶潮流 ,无针对性地搞些科普咨询、资料发放 ,而且多为季节性、突击性的 ,农民形容是“热闹二、三天 ,雨过地皮干” ,觉得“不解渴”、“不过瘾”,渴求科技下乡要“常”下乡 ,最好是短期与长期相结合 ,常流水、不断线 ,留下一支“坐地户”…  相似文献   

7.
1、立体种植是调整葫芦岛市种植结构,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客观必然,是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 立体种植可以通过作物间的间、套、复种实现一地多收,增加单位面积产出率。因此,要想让广大农民从心理上真正地认识土地,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大力发展立体种植,使农民从传统农业中解脱出来,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立体种植是融天时、地力、人智为一炉,集高产、优质、高效于一身,利用新品种、新栽培技术来实现“优质”和“高产”,依赖于市场来实现“高效”。因此,要想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唯一的有效途径就是在采用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洛阳镇农民覃老汉,发现自己种植的新品种甘蔗生了一种奇怪的病,便急忙拨通该县“三农”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免费电话求教。通过电话,他很快知道了病因,立即购回农药,对症扑杀,避免了一场病虫害。他高兴地说,是“三农”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帮了我的大忙!在环江,  相似文献   

9.
近日.笔者下乡与农民交谈中了解到,农民盼望与科技人员签订“科技承包”合同。现在新的农业技术、新种子、新肥料、新农药让农民眼花续乱。由于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比较低,常出现选择使用不当,不仅没增产,反造成损失的悲剧。有位农民去年种了5亩棉花.光长枝.不结桃.一个劲儿疯长。他听说打调节剂可以控制,便买回家一试,结果无效。今年他更换了品种.为防止“疯长”.早早打了调节剂。结果又把棉花控好不长了。许多农民都有这位农民的体会:“现在种田越来越难了!”为此,农民们急切盼望科技人员入户进田.用科技帮助他们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0.
《安徽科技报》2000年8月24日载,安徽省临泉县农业局打破送科技下乡的常规,先由各乡镇和农民根据时令上报技术难题,确定“菜单”,再及时安排专家下乡有针对性地为农民解决难题,给农民送去一份精美的“菜肴”。农民“点菜”,专家“做菜”,是送科技下乡的一种新形式。它好就好在增强了送科技下乡的针对性,能让农民及时“吃”上合乎各自“口味”的科技“菜肴”。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近年来,来自省内外的60多名农民科技专家,常年活跃在普安县田间地头,给该县科技兴农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普安是农业大县,数以万计的农民在发展大棚蔬菜、家禽水产和花卉杂果中,苦于缺乏先进的技术,纷纷到县农技部门雇用“科技保姆”,签订科技承包合同。县乡政府顺应农民需求,从河南、山东和西南农业大学高薪聘请一批“果专家”、“茶博士”,将1万亩江西坡茶场和5000亩“青山百合”等基地“入托”给这些“科技保姆”。这些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科技保姆”与农户同吃同住,手把手地教农民育秧、施肥、喷药、灌…  相似文献   

12.
科技下乡是“三下乡”活动的重头戏,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突出。但据了解,目前广大农民群众已不满足科技下乡千篇一律地发资料、讲大课、开方取药,他们对科技下乡有许多新要求。要“常”下乡,莫“赶潮”。有些地方的科技下乡走形式,赶潮流,一窝蜂,而且多为季节性、突击性的,农民形容“热闹一二天,雨过地皮干”,学得“不解渴”、“不过瘾”;一些地方科技下乡几乎是“清一色”发资料、发书籍、讲大课,由于农民文化水平有限,不少人听不明、看不懂。因此,农民希望科技下乡要“对症下药”,讲实际、…  相似文献   

13.
《农民科技培训》2014,(3):32-32
对于吉林省农安县40多万农民来说,有个人可谓家喻户晓。在电视上常能见到他农业科技讲座的身影;在“12582”专家热线上常能听到他解答农民生产技术问题的声音;在农家小院、田间地头常能留下他的足迹。他,就是被吉林省农广校系统誉为“专家型”校长、被吉林省农委评为“农民喜爱的专家”、被广大农民誉为“难不倒的老蒲”的农安县农广校校长、高级农艺师蒲树双。  相似文献   

14.
连续3年参加科技特派员工作,为水果产业的改造升级和农民增产增收做出积极贡献、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部门授予“2007年度UND项目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的他,2008年又报名参加第四届科技特派员的选拔。同事们都说,他对科技特派员是干“上瘾”了。他就是北流市水果局高级农艺师刘向东。  相似文献   

15.
“三分农民”的基本构想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可行路径。以江汉平原为例,“三分农民”的基本构想是:一“分”农民离土脱农;一“分”农民从事不依赖于土地的高科技农业;一“分”农民从事依赖于土地的大规模、机械化农业。同时,伴随着农村金融、科技、农产品流通等体制的改革与完善,最终实现农民数量的减少、农民收入的提高和“三农”问题的解决。“三分农民”的构想还可以向湖北省以及全国其他地区因地制宜地推广。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平度市万家镇南辛庄村青年农民李洪伟2002年种植的第1批瓜已销售完毕,纯收入7000多元。2001年,两个不到0.17公顷(2.5亩)地的香瓜大棚纯收3万多元。提高香瓜的质量和包装档次。根据市场效益,他选择了甜度大、个头适宜的“伊丽莎白”,种植了两个大棚。为了使香瓜颜色鲜艳、  相似文献   

17.
“我就是奔着科普大集来的。”正在科普大集上搜集农业资料的双阳农民王树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地说,科普大集上有各种帮助农民发家致富的信息,所以每届展会上他首先要在这个“知识海洋”里畅游一番。记者在F馆看到,每位前来寻求信息的农民都在仔细地搜集着各种资料。对农民朋友来说,依靠科技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已经成为首选。  相似文献   

18.
报载,去年安徽省临泉县农业局打破送科技下乡的常规,先由各乡镇和农民根据时令上报技术难题,确定“菜单”,再及时安排专家下乡有针对性地为农民解决难题,给农民送去一份精美的“菜肴”。  农民“点菜”,专家“做菜”,是送科技下乡的一种新形式。它好就好在增强了送科技下乡的针对性,能让农民及时“吃”上合乎各自“口味”的科技“菜肴”。  近年来,有些农业和科技部门送科技下乡往往不大研究农时和对象,忽视了送科技下乡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时效性,送去的科学技术不是暂时用不上,就是把张三缺少的技术送给了李四。而农民根据…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余江县农民注重科技投入,不惜重金竞相聘请外地或本地的“专家教授”、“致富能手”担当家庭科技教师,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之为“科技保姆”。“科技保姆”的出现使农民由原来的年户均收入几百元、几千元上升到现在的1—2万元以上。近年来,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迅速,新品种、新技术也随之不断地被引进。为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尽管各级政府都采取了多种诸如:“科普赶集”、“科技咨询”、“科技展览”等灵活多样的形式来让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但在实际生产中,仍有部分农民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感到“技”不从心,为了及时、有效地弥补…  相似文献   

20.
问津种植养殖合作社把服务渗透到产业全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子路镇问津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乘着改革的东风,秉着科技兴农的理念,凭借科技支撑力量,为当地农民架起了“致富金桥”,闯出了一条建一个合作社,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农民与合作社共享经营成果的双赢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