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休闲旅游作为建设美丽中国新农村的新兴产业,对建设农村特色小镇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色小镇的建设关系到新时代农村的建设以及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其中休闲旅游由于其鲜明的产业特色成为发展农村特色小镇中新时代的浪潮。因此,在休闲旅游与农村特色小镇建设的历史浪潮中,应尽力推动休闲旅游和农村特色小镇建设的完美对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农村地区涌现出了许多旅游小镇,构建农村旅游小镇循环经济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通过构建农村旅游小镇循环经济体系,完善和保护旅游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以绿色发展为原则减小旅游小镇的环境压力,进而更好地保护旅游小镇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实现农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村特色小镇是城市和农村双向渗透的基本"社会细胞",是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路径选择,同时特色小镇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行政单元镇,而是一个特色鲜明的地域综合体,建设特色小镇可以促进乡村的产业升级、功能承接和人口转移。因此,应积极完善农村特色小镇的建设路径,以促进特色小镇建设不断向纵深延伸。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4—2013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本文构建了目标导向型多维贫困指数以测度收入、健康、生活、教育和资产等目标导向的中国农村多维贫困,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和工具变量法实证研究了农民创业对农村多维减贫中的影响以及区域差异性。研究发现,中国农村的收入导向型多维贫困改善明显,但生活、资产和健康导向型多维贫困则改善较为缓慢;农民创业对收入、健康、生活和教育导向的多维贫困指数均存在显著的减贫效应;农民创业仅在东部和东北地区会促进农村多维减贫,而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减贫效应不显著。未来中国农村扶贫工作的重心应是教育、健康和生活等非经济收入领域;充分发挥创业在农村多维减贫的重要作用,特别是鼓励农村创业企业为所雇的农民提供商业保险,更好地预防农村的健康导向型多维贫困。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村人力资源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要有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完善就业扶持政策,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就地就近就业,加大创业扶持力度,鼓励农村人力资源返乡创业,加强农村人力资源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落实权益维护和保障政策,营造良好就业环境,加强对农村人力资源就地就近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频繁发生的土地征用现象改变了当地非农创业的外部环境,增加了创业机会。本文使用一套长时段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征地对农村劳动力创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征用显著增加了农村劳动力创业的可能性,这主要是由外部机会吸引劳动力主动创业所致,而非劳动力失去农地所迫使。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地征用所带来的创业更可能是发展型创业,而非谋生型创业。其中失地补偿起到了缓解创业资金约束的作用。本文对于理解农村土地征用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以及改善农村地区创业环境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农村青年创业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现实要求,也是农村青年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目前农村青年创业意愿和能力偏低,为此,高校应进一步明确农村青年创业素质培育的理念和定位,突出乡村振兴与青年创业之间的联系,优化培育内容和方法。此外,政府和企业也应为农村青年创业素质培育提供多方位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与农村家庭创业——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互联网的使用对农村地区家庭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家庭的创业意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平均而言,上网的农村家庭比不上网家庭的创业概率高3.83%。同时,网络还显著提高了农村家庭的创业收入,这些正向影响在纠正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存在。分组结果表明,网络使用对农村地区家庭和户主年龄在40岁以下家庭的创业意愿具有更强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网络便利了农村地区社会交往和信息获取。这表明,积极推动农村互联网建设,使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产生叠加作用可以缩小城乡鸿沟,推动智慧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特色小镇是经济新常态下小城镇转型升级的必然之路。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决定了其在促进农村产业融合方式、培育融合主体、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提供产业融合服务等方面具有优势,以特色小镇引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打造特色小镇的路径包括:立足农业挖掘特色、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产业融合、发展文化创意农业、叠加旅游功能。保障对策有:突出市场主体运作、发挥政府引导和服务作用、拓宽融资渠道、强化人才支撑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呈现扩大态势,收入差距的扩大对农村家庭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利用2012~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了农村收入差距对农户创业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农村收入差距的扩大显著降低了农户创业的概率,基尼系数每提高0.1单位,农户创业的概率下降1.45%,这一数值约为农村地区创业比例的21%,具有显著的经济意义。通过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滞后效应和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仍然稳健。研究还发现,农村收入差距的扩大显著降低了农户创业的参与人数、经营规模、经营绩效和新创企业的概率,并显著提高了创业失败的可能性,增加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和家庭成员外出打工的概率。机制分析发现,农村收入差距的扩大提升了农户面临流动性约束的概率并降低了农户的人力资本投资,从而抑制了农户创业。此外,异质性分析还发现,农村收入差距的扩大对低教育水平、中低收入阶层和中西部地区家庭产生了更显著的负向影响。本文的研究为全面认识农村创业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视角,对更好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农村的贯彻实施具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返乡创业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激发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提升其创业能力是一项重要课题。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受农村创业环境和大学生主观因素等的影响,当前农村创业环境具有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主要受技术更新、政策落实、基础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为增强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需加强对资源的整合,全方位优化农村创业环境。  相似文献   

12.
吃苦耐劳是中国劳动者的本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千百年来成为中国农民生存状态不变的定格?如今.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推进,一些有专长、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农民应运而生。他们自主创业。不但实现自身生活和命运的改变.而且开始带动一大批农民创业致富。  相似文献   

13.
建设农村实践基地是落实科教兴农政策的重要工作。制约农村实践基地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是技术和人才。在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普及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率低、区域就业不平衡、就业创业难等问题日益凸显。正确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不仅有助于让大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术通过农村就业创业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更有利于解决农村人才外流,促进农村实践基地建设。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农村就业创业的基本特征和农村实践基地发展状况,探索将建设农村实践基地与解决大学生就业创业难对接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也出台了针对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本研究基于推拉理论和资源禀赋理论,对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论显示: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是城市"推力"与农村"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创业过程中存在资源禀赋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资讯     
正热词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已经进入千家万户,并且逐渐向农业农村生产生活各环节渗透融合,新一轮信息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席卷农村,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建设应运而生。具体来说,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就是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中,把农业种质资源、种植、加工、物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要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新乡村,需要进行发展形态的创新。总体来看,中国的未来乡村是一个由特色小镇为龙头,发挥小镇综合服务功能,特色小镇带动并引领村庄发展,村镇融合、村村一体,城乡融合互动,支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乡村居民生产与生活提供综合服务的综合体。所呈现的是一个区域性新型乡村社会发展的新形态。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农民更富,农业更强,农村更美。  相似文献   

17.
职业农民     
正国内到2020年我国将培育1000万人次农村双创人才日前在苏州召开的首届中国农村创业创新论坛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指出,要在政策、产业、人才、服务等方面下功夫,构建全链条优惠政策体系,尽快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农民勇于创业的新机制,要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和当地资源禀赋,培  相似文献   

18.
区域农村青年创业与创业文化的实证研究——以宁波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村青年的创业对于整个社会的创业从而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的实证调研和比较分析表明,宁波农村青年创业的原动力是求富,其创业文化的核心是吃苦精神、冒险精神和创新精神。宁波农村青年的创业精神主要来自于已创业者的示范作用和他们以往的打工经历。虽然目前宁波已形成了比较良好的创业文化,但政府的引导依然十分重要。政府不仅应该大力培育创业文化,增强农村青年的创业精神,还需要对他们某些不良的创业价值观进行“纠偏”。  相似文献   

19.
邢志勤 《农业经济》2022,(2):108-109
大力发展特色小镇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带动城镇与乡村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城乡土地利用性质的不同,土地供需以及利用问题成为制约特色小镇发展建设的瓶颈,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将直接决定特色小镇的未来发展。目前,特色小镇建设的土地利用问题表现在农村集体用地和商用土地的利用权属、土地流转问题以及因特色小镇建设带来的土地收益分配等问题,这就需要从深远考虑,突破城镇化发展路径,转变特色小镇建设思路,协调特色小镇建设的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0.
经济新常态下促进大学生到农村创业要有总体思路,主要任务是提升大学生到农村创业能力,推动建设一批大学生农村创业平台,提供财税金融扶持,拓展大学生到农村创业领域,加强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服务。保障措施上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长效机制,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强化宣传引导,浓厚到农村创业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