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她,一个小女子,当年随丈夫跟火车做运输生意,看好了黑龙江省塔河的大市场,与塔河这片土地结缘,在这里一呆就是13年。13年在这里创业、发展,从一名普通的业户发展到用百万元买下塔河县农贸批发市场的总经理,一个齐齐哈尔的女人,却在大兴安岭的塔河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中国粮食经济》2012,(6):72-72
俗话说,一白遮百丑。谁都想白一点更白一点。古代中医云:“若要肤白如脂,饮食之物必有取舍。”炎炎夏日到了,爱美的你是不是又要开始担心自己会被晒黑了呢?要想自己不变黑,饮食上一定要注意了。有一些食物是不能随便吃的,否则,当心让你一吃皮肤就变黑。  相似文献   

3.
表弟来找工作暂时住在我家。每天晚上一回来就和女朋友煲电话粥,有时一煲就是一个多小时。有天晚上,我正在看电视,电话响了,是姑妈打过来的,问表弟在干什么?为什么电话总是打不进去?还说表弟总是不打电话给自己,有点想他,想问问他的近况。我便告诉姑妈,表弟正在和女朋友通电话。  相似文献   

4.
近日,随领导到基层粮食部门,找部分职工进行调查,当问到他们是否乐意分流到新的工作岗位开辟新的事业时,有不少人回答不愿意。理由是在粮食部门呆习惯了,这里有把“国”字号伞在头顶撑着,工作保险,虽然收入不高,我们也满足了,知足常乐嘛!这种思想与中央号召的西部大开发和要求粮食部门三年走出困境的精神多么不协调。对此,我联想到一本书上的一幅漫画,就是对这种心态的绝妙写照。漫画是:天上倾盆大雨,一男一女冒雨行走。男人没有伞,拼命地奔跑着;女人有伞,优雅地迈着碎步,结果女人远远地落在男人后面。我喜欢这幅漫画。它表现了对生活的一种…  相似文献   

5.
《农家之友》2014,(9):38-38
<正>中国历史上有两个非常奇特的女人,一个是文绣,她主动离婚,休掉了自己的丈夫——大清末代皇帝溥仪,文绣的故事家喻户晓。还有一个女人,她也是毅然离婚,休掉了自己的丈夫——民族英雄、抗日名将戚继光,这个女人是"王氏",她为何要休掉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丈夫呢?说起戚继光的婚姻,十分耐人寻味,他13岁  相似文献   

6.
笑一笑     
《粮食问题研究》2010,(2):51-51
<正>琼是个好姑娘,可就是懒得收拾家,因此结婚以后她总是提心吊胆,害怕丈夫指责。一天晚上,她丈夫带着沮丧的口吻大声嚷嚷:"桌子上的灰尘哪儿去了?我在上面记了一  相似文献   

7.
现代人工作繁忙,家长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随之减少,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然而,0-10岁是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黄金时期,可是,很多父母却选择了把孩子交给老人或保姆。作为父母,你是否知道自己孩子在想什么呢?日前,有网友发帖称,在网上看到8岁女儿许下的新年愿望是:不再笨手笨脚,煮面的时候洒了一地惹妈妈生气。她回想起当日自己因工作不顺、心情不悦,回家发现女儿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一时气急败坏责骂了女儿。后来知道女儿是怕自己饿,为自己煮面条,却不小心把面条都洒出去了,心中既内疚又感动。此帖引来数万妈妈的响应,聚集在各大母婴论坛上晒愿望。而“感动娘”成了她们共同的称号,并迅速蹿红网络。“我希望今年长高一点,就可以帮妈妈换灯泡了,以后妈妈就再不会从凳子上摔下来。”  相似文献   

8.
幽默小说     
妻子·女人A女士,常以丈夫的事业有成而好大喜功,某日,午宴后又在几个姐妹面前无不自豪地对丈夫说:“听着,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贤慧的妻子,哼,没有我们女人不行吧!”丈夫听后,挪揄道:“我们上司的背后有一群女人,不但没有成功,反而受了查处,这怎么说?”A马上插腰瞪眼道:“我这就告诉你:一个失败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群女人。”丈夫面有惧色,连连辩解:我说的是女人,不是妻子。事由机关最后一次福利分房,负责安排分房的钱科长成了众多的困难户救世主,纷纷托人情,请客送礼。一日,一少妇来机关要见钱科长,在会客登记表的事由一栏内,她填…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普通劳动者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就业收入。由于就业是民生之本,因而失业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往往是那些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百姓,或者称“弱势群体”。这些人本来收入就不高,一旦失业有的就基本失去了收入来源而成为新的“赤贫”。据权威部门的专家分析,近年来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相对缓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下岗失业人员在不断增加。调查表明,80%左右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下降,是因其家庭主要成员长时间下岗或失业造成的。另一方面,农民收入低下,成了最大的低收入群体,这无疑与我国广大农民长期“就业不充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当上帝向你关闭一扇门的时候.同时也为你开启另一扇窗”。其实在每个人的人生历程中,机遇是无时不在的,关键就看你能否将稍纵即的机遇掌握住。家住河南省沈丘县泰安路永康北巷28号的下岗女工杜玉梅下岗后,又遭遇丈夫生意场上的惨败,但她并没有悲观消沉,在自己的家中靠加工小小的肉丸,开始了新的创业,通过几年的辛勤劳动,用事实证明了自己是真正的强者。(一)走出困境觅商机1995年,杜玉梅从县国营汽车站下岗后,便进入丈夫在郑州创办的一家公司,协助丈夫搞销售,收入还算不错,几年下来赚了近百万元。1997年,为追求更高的  相似文献   

11.
那年去应征     
那年,我和哥都在念高二,我们很争气,学习成绩都是数一数二.但那年征兵的时候,我和哥都想报名参加,因为家里实在太困难了. 全家六口人,爷爷、奶奶岁数大了还总有病,生活就靠父母一点微薄的收入维持着.我和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念书还要学费,家里不精打细算连吃饭都快成问题了.虽然父母再苦再累也想着把我和哥供出去,但是我和哥读书的费用对于这个家还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相似文献   

12.
树尾相缠     
在壮乡,死了丈夫的女人不改嫁,又找男人上门入赘过日子的,叫作树尾相缠。这样的人家生活起来颇不容易,日子过得红火了,人家会说你老鼠尾巴长疮,火不热灰热。日子过得艰难了呢,人家又会说你树尾相缠,没根没基,本来就不能成气候。我奶奶对旧的礼教向来顶礼膜拜,而且一个崇尚从一而终的女人。她这一辈子生活很不幸,不幸的生活铸就了她从不向困难低头的刚烈性格。就在家乡解放那年,我爷爷为了  相似文献   

13.
花开无季     
去年冬天,天气干燥清冷,家里也显得异常萧条,没有一点生气。站在阳台前,我心想:如果现在家里能有一盆开花的植物该多好呀!能不能把牵牛花籽种在花盆里呢?把这个想法讲给丈夫听,他瞪大了双眼:牵牛花是夏秋季开花的植物,现在可是寒冬腊月呀!我没有听他的劝说,第二天便悄悄地把秋天与丈夫一起采集来的花籽种在花盆里,每天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牵牛花浇水,盼望着它能快快发芽。  相似文献   

14.
《农家致富顾问》2009,(4):52-52
1.挑肥拣瘦。有些人找工作时往往处在两难状态,想干又怕艰苦,而不艰苦的工作收入又低。实际上,不可能存在一个既清闲又收入高、人人都可以做的工作。具有吃苦耐劳精神是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起码条件。务工者应该懂得先苦后甜的道理,从艰苦的、简单的工作做起,等你有了经验、资本,就会找到更好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农家之友》2004,(5):56-56
阿娟嫁到外村已经几年了去年冬天,在回娘家时阿娟才得知为治母亲的慢性病,家里已欠下很多钱。想起丈夫和自己小有积蓄,阿娟与丈夫商量,要求拿些钱给母亲治病,但丈夫却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娘家事你不用管。”阿娟救母心切,便向好友借了一万多元给了母亲,  相似文献   

16.
幽默笑话     
<正>狂你儿子一女人带狗去看兽医。医生说:"您这只贵宾犬……""对不起"女人打断医生的话:"请你不要叫他‘犬’,它是我的宝贝儿子。""请问你儿子多大了?""9个月。""请问你儿子哪儿不舒服?""它最近心情不好,总喜欢乱咬人。""请问你儿子以前打过‘狂你儿子疫苗’吗?"紧箍咒外甥:"舅舅,你看过《西游记》吗?"我:"舅舅都看了几十遍了,每年寒暑假都放,每个剧情都可倒背如流了!"  相似文献   

17.
隐性失业     
《农村工作通讯》2008,(11):60-60
国际劳动组织将失业定为:具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隐性失业就是具有劳动能力并在职工作但工作量不足,不能通过工作获得社会认可的正常收入。具体讲,隐性失业就是指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构成失衡,劳动力供给超过了由生产技术条件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出现的低效用或负效用现象。这意味着,在存在隐性失业的情况下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不仅量上不合比例,而且在质上也不相适应,只有形式的结合而实质上没有有效地结合。  相似文献   

18.
父亲变形记     
父亲今年快60岁了,他有点懒,基本不会照顾自己,也不爱做家务。据母亲讲。他们当年结婚之后,家里家外基本都是母亲一人在料理。父亲除了不得已到地里干一点农活,其余的一概不管。有时候母亲实在看不过家里的脏乱,数落父亲几句,他就把双手交叉起来,往脑袋后面一背,满不在乎地来一句:“看屋顶,屋顶上没有灰,不脏。”现在母亲说起这些往事,像是在陈述和自己毫不相干的笑话,其实当时却很是气愤。  相似文献   

19.
"……突然间,一个无聊透顶的房间变得充满魔力,并且令人惊奇地宽敞起来……"杰拉德·马特:你是立陶宛人,却在纽约生活和工作了很多年。是什么把你带到纽约的?西维纳斯·肯姆品纳斯:你问我这个问题是因为我跑到纽约来了。要是我现在在立陶宛和你聊,你一定不会问"西维纳斯,你为什么呆在立陶宛?"这样的问题。说真的,(搬来纽约)是那阵子我觉得自己准备好了开始一个新的阶段。我想再多学些东西,多经历一些,而纽约可能是世界上最为开放的城市之一,一个真正的文化之都。立陶宛被前苏联占领了半个多世纪,我在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20.
"妈妈,我想打工."那天,儿子走进我的房间,轻轻地对我说. "打工,你在说什么呀?你才14岁的人,上哪打工去?你不上学了?"我听了十分惊讶,一向十分聪明懂事的儿子怎么突然间产生这种念头."妈妈你误会了,我是想在家里打工,我做一些家务活,你付给我工资."儿子解释道,递给我一张小纸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