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经界》1997,(8)
近几年来,由于宏观经济调控工作的加强,对宏观经济运行状态指标的监测分析工作有了很大进展,相对而言,对就业状况的监测分析工作还显得薄弱,有待加强。一般而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包括四项内容:一是充分就业,即消灭由于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失业;二是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即保持较低的物价上涨率;三是经济增长,即实现适度的经济增长率;四是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这四项基本目标之间是有矛盾的或者说有一定的替代关系的,因此政府在选择政策目标时,要相互兼顾,以便使这四项目标都达到较理想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由于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物价是两个矛盾的政策目标,我们需要研究制定如何维持物价稳定,同时又保持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文章在对促进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之间关系进行分析梳理的基础之上,选取了美国和日本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通过其战后面临经济发展不同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为我们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是关系群众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工作。要在有效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管好货币信贷总量、促进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的基础上,搞好价格调控,防止物价反弹。  相似文献   

4.
《商》2012,(7):1-1
提要稳中求进,稳是基础,进是争取;一味求进,大局难稳;只稳不进,机遇错失。稳是为更好地进,进是为长远的稳;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  相似文献   

5.
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是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及国家收支平衡;这一目标的实现需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经济调控手段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企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石,价格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宏观经济政策变化会对企业经营和市场价格产生一系列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宏观经济政策处于不断调整和完善之中,货币政策、汇率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价格政策等对企业经营和市场价格产生了一系列的正负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的调控任务对政策制定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同时实现“保增长”和“控物价”两个目标必须根据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经营和市场价格的多重影响,充分发挥多种宏观经济政策的组合效力。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是全面深化价格改革的关键之年,是谋划"十三五"规划的奠基之年。湖北省咸宁市物价局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重点推进十项重要工作,即"四个加强"、"三个提升"、"两个规范"、"一个创新",简称"4321"工程,努力实现"全市创一流、全省争先进、全国争特色"工作目标。一、加强价格监测分析实践证明,基层物价部门想在稳控物价方面发挥作用,最有效途径就是加强价格监测,准确研判价格形  相似文献   

8.
稳定物价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准确认识把握物价波动的内在规律,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利用三机制LSTAR模型对我国1987-2014年的季度物价波动率进行了建模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物价波动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特征,物价爬行波动状态和高通胀状态是通过温和通胀状态进行平滑转换。同时,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新常态"背景,对保持物价稳定提出了相应的具有实效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几个货币政策理论问题的新解说 1.货币政策的目标:还要再争论吗? 可以说,有关货币政策的一切理论架构,都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初,从西方货币理论中引进,并加以中国化的。在西方货币理论中,货币政策的目标有四个方面,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在改革初期,由于国际贸易与资本流动的规模有限,低工资低就业又是中国经济的一贯特点,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便被很自然地确定为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其后不久,理论上关于纸币流通条件下是否必然产生通货膨胀的争论,和实际经济生活中通货膨胀的显性化,使许多的经济学者坚称稳定货币才应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唯一选择。他们认为,经济增长是政府的政策目标,而不是中央银行的政策目标;由于经济增长目标与物价稳定目标是矛盾的,中央银行在实际操作中必然会左右摇摆,而且特别容易屈从于政府的意志,牺牲物价稳定而追求经济增长。两种目标方案的争论,几乎已有十年,至今无法取得一致。而且,在宏观经济政策发生变化时,它们总是抨击旧的宏观政策的有力武器。笔者以为,现在的问题,不应是讨论这两种观点的谁是谁非,而应对这种无休止的理论争端本身进行研究。十年来的目标之争,实际上陷入了一种理论误区,因为持对立观点的双方都没有把理论本身摆  相似文献   

10.
<正>为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可持续增长,宏观调控的能力和作用就十分重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更加重要。结合中国的特殊发展阶段,货币政策需要兼顾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宏观经济目标。汇率政策不仅  相似文献   

11.
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石·李守荣·自1993年下半年整顿金融秩序,执行“约法三章”以来,经过三年多的艰辛努力,我国以治理通货膨胀为主要任务的宏观调控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物价涨幅明显回落。这充分证明,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  相似文献   

12.
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我国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稳中求进"的方针: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13.
实施物价调控以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政府实施物价调控,既要防止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形成通货膨胀,也要避免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产生通货紧缩,为此,必须不断提高物价调控的有效性。地方政府在物价调控中能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提高物价调控有效性必须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本世纪前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同时,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把稳定物价列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由此可见,物价稳定对我国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稳定物价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密切相关 物价水平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稳定的物价水平能够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 首先,物价稳定有利于保持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物价水  相似文献   

15.
一、1996年物价形势回顾 一年来,围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积极推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国务院及各有关部门以抑制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环境进一步改善,经济保持适度增长,全年物价涨幅进一步回落。预计全年居民消费和商品零售价格涨幅分别为8.5%左右和6.5%左右,比1995年有明显回落,圆满完成物价计划调控目标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16.
由于目前价格水平还没有出现普遍上涨趋势,宏观经济供过于求的基本态势尚未有效改变,加之在全球通缩的大背景下,即便物价有上涨趋势,也不可能持久。因此,总体来说,我国经济尚未完全走出通缩阴影。而市场利率下降的走势也不支持经济过热的判断。但是,鉴于货币供应、银行贷款等主要金融指标在上半年均有较大增长,下半年货币政策可以保持较为中性的操作格局,即对贷款和货币供应均不作特别的提倡,也无须对其施以严格的约束。今年的政策强调的是稳定,波动不要太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虽然很大,但是我们要保持稳  相似文献   

17.
经济周期的分析和研究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物价和经济周期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度,价格几乎成了宏观经济变化的指向标。直到本世纪初,物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在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下才有所收敛,但商品价格在一定程度仍然是市场供需力量对比的晴雨表,从价值层面影响着经济的走势。基于价格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原理来探索二者之间可能存在的规律性,以期为国家宏观经济部门控制周期波动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稳定物价总水平依然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当前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会议在部署今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要"控物价",就是继续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价格走势出现反弹。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稳增长"被提到首位,同时强调"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表明在通胀下行、  相似文献   

19.
<正>一、导言一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目标通常是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其中,经济增长是长期目标,通过熨平经济周期使经济达到无通胀、充分就业状态的短期目标。对完成上述宏观经济目标而言,投资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对投资而言,资本形成对其有重要影响。在现实经济中,经济增长的速  相似文献   

20.
心理预期与物价关系密切,心理预期影响物价稳定,物价也会影响心理预期。以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心理预期对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政策执行效果有着重大影响。政府在采取宏观经济调整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心理预期,并适当引导这种预期朝着政策目标的方向发展,充分利用心理预期稳定物价,而不是被动的任由心理预期加大物价的波动幅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