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我国实施风险导向审计的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芳 《审计月刊》2005,(11):6-7
风险导向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风险职业判断, 评价被审计单位风险控制,确定剩余风险,执行追加审计程序,将剩余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这种审计模式就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一、与账项导向审计模式和制度导向审计模式相比,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特点 1.责任前移,重心前移。账项导向审计的重心在详细检查,有一定的滞后性;制度导向审计的重心转移到控制风险, 因此可以说向前迈进了一步;而风险导向审计则再次将重心前移,从而移至重大错报风险。现代公司治理的缺失以及管理层舞弊是审计风险的主要来源,而  相似文献   

2.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特征和内涵风险导向审计作为审计发展的新阶段,跟传统导向审计相比,必然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和基本内涵。下面主要介绍风险导向审计‘的特征和基本内涵两方面,来了解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理论。  相似文献   

3.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更适应于现在审计环境的一种审计方法,与传统的审计模式相比,它更注重从宏观上把握审计面临的风险.但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应用时间并不长,还存在很多问题.文章在简要介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和产生动因后,寻求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未能在我国得到广泛地应用的原因,指出由于在成本效益、人员素质、法律法规和信息系统方面存在问题,导致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无法在我国普及,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及产生基础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迅猛发展,也使得全球经济更加复杂化,再加上不断发生的公司舞弊案等一系列因素,促使审计界深刻反思以往审计模式的有效性。在这种背景下,审计实务界率先联合学术界开始探索新的审计模式——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为导向,对被审计单位可能引起重大错报的内外部风险因素进行评估,以确定审计的重点和范围。  相似文献   

5.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内部审计领域的新发展.文章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定义出发,阐述了与传统内部审计相比其所具备的特点,并结合法国兴业银行巨额亏损案例分析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了推进我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审计环境的发展,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已成为当今审计的新趋势。然而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随着被审计单位所处环境的日益网络化和信息化,使得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也有了新的特征。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导向模式是以电子数据测试为中心的、以评估重大错误风险为重点的现代风险导向模式,与早期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相比,在导向性、审计对象和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7.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以被审计单位的战略经营风险分析为导向进行的审计,它改变了以往从局部到整体的审计思路,为注册会计师从整体上把握和控制审计风险提供了基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理念和方法,已成为我国审计理论及实务界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讨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涵义、特点、与传统审计模式的比较,阐述了发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必要性.论文集中分析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程序,重点讨论了其与传统审计模式相比有哪些变化,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在这种审计模式下更能发挥出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有效建议.并就在当前条件下如何应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问题提出了个人的看法,同时针对新形势下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所谓风险导向审计,是以审计的风险为导向,通过对审计风险的全面控制来实现审计目的的一种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审计经过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向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过渡。现代的风险导向审计是将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的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合并成一个因素,统称为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现代的风险审计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锚报风险X检查风险。  相似文献   

10.
浅析风险导向审计在医院内部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风险导向审计,是以审计的风险为导向,通过对审计风险的全面控制来实现审计目的的一种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审计经过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向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过渡。现代的风险导向审计是将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的固有风险与控制风险合并成一个因素,统称为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现代的风险审计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锚报风险X检查风险。  相似文献   

11.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更适应于现在审计环境的一种审计方法,与传统的审计模式相比,它更注重从宏观上把握审计面临的风险。但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应用时间并不长,还存在很多问题。文章首先介绍新审计方法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并且进行案例分析,最后分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应用的主要问题,指出由于在成本效益、人员素质、法律法规和信息系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无法在我国普及,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段宏 《财会月刊》2007,(3):51-52
2006年发布的新审计准则全面引入了风险导向审计思想,正确认识风险导向审计对执行新审计准则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对风险导向审计的由来及职业界的几种不同观点进行分析,指出审计风险是风险导向审计研究的出发点与归宿,新审计准则所倡导的"风险导向审计"是"重大错报风险导向审计".  相似文献   

13.
2006年发布的新审计准则全面引入了风险导向审计思想,正确认识风险导向审计对执行新审计准则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对风险导向审计的由来及职业界的几种不同观点进行分析,指出审计风险是风险导向审计研究的出发点与归宿,新审计准则所倡导的“风险导向审计”是“重大错报风险导向审计”。  相似文献   

14.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涵义与特征 1.风险导向审计的涵义。风险导向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风险职业判断,评价被审计单位的风险控制,确定剩余风险,执行追加审计程序,将剩余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在审计模式的发展历史上,曾出现过账项导向审计、制度基础审计。账项导向审计主要根据对账簿记录、原始凭证等会计核算系统的审查取得审计证据,形成审计意见。  相似文献   

15.
制度导向与账表导向、风险导向审计的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账表导向审计、制度导向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是审计的三种模式。其中,账表导向审计模式产生和流行于20世纪40年代以前;制度导向审计在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盛行并占主导地位;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则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产生并逐步被广泛采用。虽然三者都是审计模式,但却存在着重大差异。尽管制度导向审计和账表导向审计模式都适用于财务审计,都要服从财务审计的目的与要求,但是,二者是两种不同的审计模式,它们存在着如下差异。效率不同。制度导向审计模式制度导向审计与账表导向审计模式的不同与账表导向审计模式相比,注重分析产生财务报表结果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内外审计失败事件的爆发,作为中国市场经济社会监督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注册会计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执业风险.会计师事务所为了降低审计风险,减轻经济和法律责任,提高审计效率,引入国际先进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笔者认为,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审计模式,是解决以往制度性的缺陷存在的审计风险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浅议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产生与发展、内涵与特点对风险导向审计进行适应性分析,并提出了推进风险导向审计运用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谭晓艳 《西部财会》2012,(10):67-70
与传统审计方法不同,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新的审计模式,通过研究风险导向审计的历史演进,分析传统风险审计方法的特征、局限性,深入探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指出其应用在审计工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并对如何进一步推广风险导向审计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审计风险在审计过程中无处不在,面对高审计风险的压力,审计研究人员和审计职业界致力于把审计风险概念全面应用于审计实务.使风险导向审计在世界范围内兴起并被广泛推广和应用。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新的审计理念和方法已经在理论和实务中体现了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风险导向审计经历了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两个不同阶段。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更能适应高度风险社会的需要。是现代职业审计的发展方向。本文在介绍风险导向审计涵义、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原因、风险导向审计模型,并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作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企业内部审计模式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完善和发展,经历了账表导向审计、制度导向审计向风险导向审计延伸的历程。笔者主要结合审计实例阐述内部审计应如何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对企业法律风险进行识别、分析与评估,对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构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