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法公正可以说近年来受到人民群众的关注和质疑是比较多的。随着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要求司法公正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虽然司法公正是各级司法机关追求的目标,但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司法不公正的现象,这些现象不仅影响了群众对公共权力机构的信任,而且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因素,因此必须加以遏制。  相似文献   

2.
颜林 《商》2012,(17):141-141
本文联系司法实际,阐述了实现独立审判与司法公正的重要意义,揭示了独立审判与司法公正二者之间的关系。针对司法实践中影响独立审判与司法公正的现实情况,提出了维护独立审判,实现司法公正的设想,意在为司法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焕奇 《中国报业》2012,(6):125-126
传媒监督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支撑,然而传媒的不当监督又会干扰司法公正的实现,因此,传媒监督与实现司法公正既有一致的一面,又有相冲突的一面。一方面,传媒对司法监督缺乏理性,存在传媒对司法活动报道重实体轻程序、重主观评论轻客观报道、评判重道义轻法律等问题;另一方面,司法对传媒监督也存在缺乏理性配合和理性回应等非理性排斥现象。目前条件下,传媒应加强自身法律素养建设,传媒监督应注重对司法程序的监督,司法机关对传媒监督报道应加强配合与回应,最终实现传媒监督与司法公正的理性结合。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社会舆论对司法公正影响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从社会舆论本身特点出发,分析社会舆论对司法公正的两方面影响,站在新闻媒体、司法两个主体角度为司法公正的有效实现提出建设性、创新性建议。新闻媒体人员要有职业操守,不得超越司法程序,加强司法报导的专业化。遵守法税规则;司法角度要求法官良好把握礼情民意,提供条件始末平台,加强对社会与论的引导工作。  相似文献   

5.
陈丹丹 《北方经贸》2011,(11):47-4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确定的一项重大任务,而司法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中,司法不公也是必然存在的历史现象,我们需要正视并且寻求司法不公的原因,找到司法不公的解决途径,避免司法不公蔓延发展阻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商》2015,(18)
陪审制度是一项在司法领域践行民主的制度,在世界上很多国家一直存在着。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1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在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等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2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后,明确提出要在司法改革过程中不断完善人民陪审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办法》的出台对于推进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保障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提升人民陪审员制度公信度和司法公信力有着重大的意义。这一办法对于以往人民陪审员制度运行中的问题做了一一回应。但是办法中的一些规定仍然有待进一步落实,这也为以后进一步具体细化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司法公正的最终实现,离不开司法判决的得以执行。当司法判决无法全部兑现,司法的权威与信用将受到严重的挑战,司法的公正也就成为镜中月、水中花。司法公正不能仅从司法判决的过程来考量,还应从判决后的执行情况来观察。也只有保证司法判决的完全执行,司法公正才能成为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8.
司法独立、司法公正和司法高效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三大目标,我国现行民事司法体制存在的问题影响了目标的实现.这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应根据十六大精神,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民事司法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9.
杨银章 《现代商业》2012,(12):284-285
反腐败是我国目前社会焦点问题之中的重中之重,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着重突出反腐败工作,腐败现象已经危及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在腐败现象中,尤其是司法腐败,它是打击和惩治一切腐败关口上的毒瘤,它根源于司法的不公正、不廉洁。为此,我们必须建立一套司法公正与廉洁的监督管理制度,杜绝或减少司法腐败现象的发生。笔者建议,构建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司法公正与廉洁特别调查新体制和新制度,成立我国司法公正与廉洁调查委员会,专门管辖公安、(指刑侦)检察、法院、司法行政、(主要指律师)等政法系统违法违纪、妨害国家司法公正与廉洁尚不构成犯罪的案件,以适应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张涛 《商》2013,(18):206-206
现代司法的廉洁性问题是司法腐败的根源,是造成枉法裁判、执法犯法等司法不公、司法不正问题的前因性表现。由司法不廉洁进而引发的司法腐败导致的后果是严重的。要想卓有成效的改变司法腐败现状,就必须从根本上堵塞司法腐败的源泉,逐步恢复司法公信力,树立司法权威,维护司法公正。本文在思考分析司法不廉洁问题的表现和其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基础上,也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了制止司法腐败现象的一些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1.
普楷淳 《商》2015,(4):197+174
司法公正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一部司法的历史便是人类不断追究公正的历史,而司法公开机制又是现代法制国家、法治社会建立司法公正的重要基础。然而,目前我国的司法公开机制仍有不足,因此我国的司法公开机制要进行改革和完善,由此我国司法机关才能不断向开放型、民主型、服务型司法转型,建立起一个以开放透明为基础的公共服务型司法体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人民陪审制度是在吸收和借鉴外国陪审制度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形成的,是以司法公正与司法民主为价值理念的。但在目前的中国司法实践中,人民陪审制度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为了使人民陪审制度发挥更好的效果实现司法公正和司法民主,有必要对我国现行的人民陪审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我们处在一个媒体监督日益张扬威力的传媒时代,现代媒体被誉为与立法、司法和行政并列的“第四种权力”,由于其自身既具有开放性、广泛性、传播性,同时又具有利益性、大众性,成为监督司法的一面双刃剑,既为司法监督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促进司法公正、遏制司法腐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自由或运用不当也可能侵害司法公正,危害司法权威性。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媒体监督对司法公正双重影响的分析,探讨如何构建二者和谐关系,从而共同实现二者的终极关怀目标即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4.
Buzz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1月7日,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他要求全国政法机关要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坚决反对执法不公、司法腐败。  相似文献   

15.
社会舆论与司法的界限与权责问题,一直是社会争论的热点之一。对社会舆论、司法公正和司法独立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通过对受到社会舆论干扰和促进司法公正的案例的剖析,力求寻找到社会舆论与司法公正之间的平衡点:社会舆论应正确行使对司法的监督权;社会舆论要在立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社会舆论自身要保证理性。  相似文献   

16.
试论人民陪审员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国家审判机关审判案件时吸收非职业法官作为陪审员,与职业法官或职业审判员一起审判案件的一种司法制度。它是司法民主化的体现,是人民群众监督法院审判工作,确保司法公正的基本途径,也是对人民群众进行法制教育、宣传法律的重要形式。在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中,它体现出极大的价值,当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如何完善和改革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将会对我国的审判制度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社会舆论对于司法的监督本应是促进司法公正之举,但是太多的案例表明媒体的不当介入会使司法偏离公正轨道,大有干涉司法独立之嫌,使得裁判结果更多的体现了民意而非法律。纸媒作为传统传媒方式,在公众中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媒体与司法关系的构建中,纸媒的立场至关重要。我们应使纸媒和司法都保持应有的理性,实现新闻自由和司法公正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使命,而司法公开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途径和重要保证。检察机关要树立检察监督权威,全面履行法律监  相似文献   

19.
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重要前提,法院内部行政管理体制对审判独立有着潜在而重要的影响。因此我国司法改革要达到预定的目标,就必须在制度改造与重构时充分尊重司法权运作的客观规律,重视法院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按照司法权本身的运作规律来重新配置司法权,从而确保司法独立,并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20.
钟雯 《华商》2008,(3):86-87
司法公正与司法权体系的独立如今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与言论自由密不可分的新闻监督在司法领域的影响日渐显著,司法公正与新闻自由这两大价值取向,在许多情况下会发生矛盾与冲突,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使之形成良性互动,相互监督与制约,以期实现司法公正中的价值平衡,本文欲就这一问题试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