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接连听到了一些关于农村信用社实行末位淘汰制度的传闻,初闻还为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和决心暗自叫好,如此何愁农村信用社经营不上台阶。但当一些对末位淘汰制度的报怨充斥耳边的时候,又不得不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2.
近来,接连听到了一些关于农村信用社实行末位淘汰制度的传闻,初闻还为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和决心暗自叫好,如此何愁农村信用社经营不上台阶.但当一些对末位淘汰制度的报怨充斥耳边的时候,又不得不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3.
阳儿 《理财》2005,(9):47-48
创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白手起家更是难上加难。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在其他方面占有较大的优势。比如,有广泛的社会关系,或有一定融资能力、商业信息和销货渠道等。此外,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白手起家式的创业,而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而定,还有不少的误区,更要注意避免。  相似文献   

4.
“因被稽核出超物价收费等行为8人次,对你院扣违规分值17分,扣违约金10100元。” “未清退剩余药品等行为13人次,对你院扣违规分值13分,扣违约金7800元。”…… 2009年7月7日,在四川省广元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会议室,广元市医疗保险局通报了今年上半年医保基金稽核情况,稽核扣分将成为定点单位末位淘汰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刘志平 《金融博览》2007,(11):51-51
近来,接连听到一些关于农村信用社实行末位淘汰制的传闻,初闻还为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暗自叫好,但后来一些对农村信用社实行末位淘汰制的抱怨也充斥耳边,不得不令人深思.实行末位淘汰制真是农村信用社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末位淘汰真能像"如来神掌"一样成为促进农村信用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战无不胜的"法宝"吗?  相似文献   

6.
<正>“末位淘汰”这一绩效管理方式,在最大限度挖掘员工潜力、达到个人绩效最大化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被不少企事业单位采用。这个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企业让所有员工参与竞争,然后通过某种形式的考核或者选拔,对排名末位或者靠后的员工予以淘汰。实践中,用人单位依据“末位淘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是否合法?  相似文献   

7.
周末,参加了一次关于执行力的培训,一个观点就是:"我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要学会放弃自我,放弃无端的压力才会看清现状、理清思路.同时,对于自己,一定要放开,唯有摒弃自己,放弃自己,才能有所为."  相似文献   

8.
农信社制度变异及其动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广文 《银行家》2006,(2):116-119
针对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农村信用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资金“非农化”和业务发展上的商业化、市场化倾向,1996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做出了“按合作制原则重新规范农村信用社”、“恢复农村信用社的合作制性质”的制度变迁选择。从21世纪初开始,学术界和实务部门展开了合作金融是否符合国情的讨论,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观点。一是从农村信用祉产生到1957年曾有过短暂的合作制发展时期,1958年“大跃进”以后就再也没有坚持过合作制原则;二是从国际合作社联盟的基本原则出发,认为农村信用合作社从诞生之日起就从来没有真正实行过合作制;三是认为我国还不具备合作金融发展的前提条件,必须培育“合作”的经济基础、思想基础和制度基础,在主客观条件成熟的条件下,发展我国的合作金融事业。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农村信用社设立的初衷的确是要按照合作金融模式运转,但是50多年来的中国农村金融体制变迁,特别是农村信用社体制变迁,似乎并不尽人意,并没有导致能够满足农村需求的农村金融供给机制的产生。农村金融从而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那么,为什么又出现了后来对其合作性的认定?农村信用社在发展过程中为什么出现了异化?异化的动因何在?等等,这些问题需要结合50多年来改革的轨迹,对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的内在原因与机制进行系统性回顾才可能明了。本文试图就此探究正规合作金融在中国陨落的成因。  相似文献   

9.
要想大致了解印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之路,需要去德里北部大主干路所在的地区走一程.大主干路穿过次大陆,绵延1800英里,从加尔各答一直到开伯尔山口.  相似文献   

10.
董伟 《上海金融》2001,(9):23-24
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已成为资产、负债及员工规模等各项综合实力仅次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合作金融组织。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规模甚至已超过了当地国有商业银行。但是,由于历次农信社改革都未从根本上解决农信社管理体制、经营机制、产权及法律地位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信社自身的发展和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本文就经济发达地区继续深化农信社体制改革,组建农村商业银行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目前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现状,运用制度变迁过程中诺思的路径依赖理论,着重分析我省信用社改革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一、农村信用社现状自1996年,我省农村信用社与农行脱钩以来,通过一系列改革整顿,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体现在:供求投向发生了重大  相似文献   

12.
由于管理体制、经济及经营环境等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农村信用社面临许多困难:资产质量差,不良贷款占比高;产权不明晰,缺乏激励机制;联网和结算系统欠缺,竞争乏力;股本金难以吸纳,资本充足性差,抵抗风险的能力弱;信誉低,成本高等。其中“有效吸纳股本金,提高资本充足性,增强抗风险的能力”是农村信用社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本次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吸纳一部分可续回可转换股本金,是短时间内提高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性,增强其抵抗风险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农信社实施会计委派制度以来,基层营业网点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会计核算质量和财务管理水平均得到显著提高,但也存在职权不清,责任不到位,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委派制度的实施效果,建议应进一步完善会计委派制度。  相似文献   

14.
农利信用社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是以自律为主要特征的单个独立法人,大多由于其资产规模小、资产质量低、经营效益差而导致抵御风险能力减弱。这就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责权分明、相互制约、运作有序的内控机制,使之更好地适应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农信社实施会计委派制度以来.基层营业网点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会计核算质量和财务管理水平均得到显著提高.但也存在职权不清,责任不到位,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委派制度的实施效果.建议应进一步完善会计委派制度。  相似文献   

16.
华山一条路? 在新一轮农信社改制热潮中,相当多的农信社把改制的目标锁定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上.许多学者也一直坚持认为,只有走股份制和商业化道路才是农信社的惟一正确方向.中国社科院农发所副研究员张元红分析,合作制机制与商业化发展存在着某些目标冲突.  相似文献   

17.
李珂 《黑龙江金融》2004,(11):57-57
一、当前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建设的现状1.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内控制度建设基础薄弱。农村信用社是目前设置最普遍、机构网点最多、距离中心城市最远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和强化内部管理对防范金融风险、保证其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近年来,一些基层农村信用社的管理者和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整体不高,规章制度、职业道德、法律意识等观念淡薄,对内控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粗放经营,有章不循,违章操作,内控制度形同虚设,导致违法违规现象屡禁不止,给农村信用社带来了极大的经营风…  相似文献   

18.
衡文 《金融纵横》2010,(3):67-69
2009年12月3日召开的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经验交流会议指出:“建设有效的、经得起实践考验的案件防控长效机制,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人员素质的提高;二是内控制度的完善。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分层次、分阶段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和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我国银行业亟需转变传统发展模式。而农信社由于"小法人、大系统"的特殊体制,存在固有的内在矛盾,面临更大的变革和挑战。"体外创新"模式作为一种外延式的发展模式,有利于解决"小法人、大系统"体制下的弊端,促进农信社在新形势下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这表现在部分信用社对内控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不明确,内控意识淡薄,对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作用认识肤浅,没有形成共识.许多人认为,农村信用社内部控制就是信用社内部各项规章制度的总和,而规章制度只有上级主管部门才能确定,而基层信用社只能是照章执行,认为有了规章制度就有了内部控制.更有些信用社员工认为,信用社内部控制就是对员工控制,或者是稽核部门的事,内控制度建设是软指标,是可有可无的,完成得好坏对自身利益没有多大影响,没有从根本上引起对内控制度建设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