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近年来,文化产业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的有力抓手,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从产业集聚发展的理念出发,推动济南市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通过合理布局产业规划,完善文化产业链条,激励文化产业创新以及改善产业发展环境等几个重要途径可有效提升城市文化产业的集聚水平,助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宁波通讯》2014,(3):24-24
<正>近年来,鄞州区在推进"文化强区"建设中,注重以重大文化项目集聚集约为路径,有力促进了文化产业规模、效益和竞争力的快速提升。全区现有文化企业近3000家,其中注册资金千万元以上152家,"三上"文化企业211家。4家企业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5家企业(园区)被列入省文化产业发展"122"工程,拥有市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基地7个(其中国家级1个),8家企业和个人获得市文化产业发展510奖项。2013年上半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0.9亿元,占GDP比重达6%,产业规模  相似文献   

3.
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长宝 《特区经济》2009,(9):218-221
区域特色文化产业是指在一个区域内外影响较大、与其它区域相比具有独特或比较优势的文化产业。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对于增强区域文化认同、提升文化竞争力、推动区域创新、加快文化企业自身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品牌塑造与维护欠缺、对集聚区管理不到位、文化产品缺乏创新、产业链的完整度及稳定性差及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等。应当通过重视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品牌建设、积极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构建完整和相对稳定的特色文化产业链等措施,促进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化产业本身既蕴含新兴产业又包含传统业态,这种特征决定了其未来增长路径的复杂性。产业集聚程度是产业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产业效率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而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表现尤为突出。理清文化产业集聚程度与文化产业发展效率之间的作用机理,有助于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实力的提升,对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效率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文章基于2011—2018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关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集聚以及空间、时间上的相关性,构建时空随机前沿模型进行技术效率测算。研究发现:2011—2018年全国文化产业技术效率呈整体下降趋势,空间交互作用及产业集聚对文化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文化产业表现出明显的惯性,影响了增长动能的传递;融资环境、市场环境、技术环境、制度环境对文化产业技术效率也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不仅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宁波文化产业发展,要坚持创意引领,着力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实力;坚持追赶跨越,着力推动文化产业加速发展;坚持融合共荣,着力放大文化产业带动效应;坚持政策推动,着力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文化产业集聚的EG指数和CR指教对中国文化产业2007-2011年的集聚水平进行了测度,在对文化产业集聚进行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从行业视角和区域视角对文化产业的集聚特征及集聚趋势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检验,计算结果表明,源市场效应是文化产业集聚过程中向心力的重要来源,知识溢出、要素共享等文化产业空间集聚效应将进一步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7.
宣兆琦 《山东经济》2008,24(4):62-67
发展山东的文化产业离不开传统地域文化的支撑。充分利用齐文化资源,大力发展齐文化产业是建设山东文化强省的突破口和重要任务。目前齐文化产业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和较好的社会环境,尽管发展前景看好,但存在许多问题。齐文化产业将朝着积极引导齐文化消费、大力培育齐文化市场、合理配置齐文化资源、建构齐文化产业链、齐文化事业与齐文化产业良性互动、由区域竞争到竞合的方向发展。应重点发展齐文化体育业、娱乐业、礼品业、图书印刷出版及电子出版物的制作发行业及网络业等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8.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城市的魅力所在,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文化产业以增强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是金昌经济社会发展之必需.为此,应围绕"提升文化软实力"这一主题,重新认识金昌的城市定位,科学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尊重文化产业特点,积极创立金昌文化产业品牌,培育、 发展和活跃金昌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9.
李阎 《改革与开放》2012,(22):197-198
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探索文化产业全产业链商业模式发展是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研究和借鉴文化产业的全产业链商业模式,对河北省实现"文化强省"目标有实质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化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已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和提升国家竞争“软实力”的基础与路径。在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重要的主导产业。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以每年约15%的速度增长。特别是深圳、长沙、上海等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极其迅猛,  相似文献   

11.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对于促进社会经济事业快速、 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西藏有着丰富灿烂的文化资源,拥有发展文化产业的极大优势.发展西藏文化产业要开拓创新发展理念;有效整合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积极培植文化市场主体;培育和引进文化产业的专业人才;创新资金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2.
王建云 《宁波通讯》2013,(21):48-49
年来,宁海县通过实施文化产业“2344计划”,初步形成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支撑、以项目建设为引擎、以特色产业发展为突破、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的集聚发展模式。去年,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9.6亿元,占GDP比重8.4%,位居命市首位。  相似文献   

13.
《调查研究报告》2002,(39):1-26
文化产业是新兴的特殊产业,属于服务业的范畴,文化产业的发展已引起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研究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明确了广义文化、狭义文化、文化产业的概念和文化产业的特殊性,比较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展望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于加快我区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客观、准确地把握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是研究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5.
发展文化产业要有新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泽  杨晓萍 《科学决策》2005,(10):22-25
一个国家的文化状况是其综合同力的重要标志,文化产业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很大的市场份额。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要求:“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正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是内蒙古自治区着眼于新世纪新阶段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为落实民族文化大区建设战略,进而实现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目标,先后出台了支持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决定和政策措施,全区文化产  相似文献   

17.
文化产业由于其所依托的资源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在地理空间发展上日益呈现出集聚特征,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因此,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不仅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近年,湖北依托其资源优势和科教优势,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较快,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地域发展不平衡、产业链不完善、科技融合度不高和融资模式单一等。要加快湖北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其竞争力,就必须优化集群战略布局、培养集群主体、打造完整的优势产业链、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拓宽融资渠道等,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升湖北文化产业集群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文化产业既是新时代挖掘地区发展新动能的重要领域,也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产业门类.青海省海西州有着极其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和产业基础.本文在对海西州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提炼其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和特色,深度剖析发展存在的短板,进而提出新时代推进海西州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以求更好地将区域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对文化系统来说,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就要创新机制、调整结构、优化布局,加快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和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的形势和任务,把发展壮大文化产业作为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部分。如何加快发  相似文献   

20.
赵力平 《浙江经济》2001,(12):14-15
文化既是一种社会事业,也是一种经济产业。文化产业伴随着文化市场的发展而发展,更是一种被国际公认的“朝阳产业”。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特殊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