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论中国农民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农民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有着密切联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离不开作为中国人口绝大多数农民的普遍接受和认可。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推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使二者的关系尤为密切。农民的文化传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提供思想土壤,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推动了农民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共十七大基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出的重要举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文化的一部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文化关系紧密,文化的发展可以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3.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共十七大基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提出的重要举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文化的一部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文化关系紧密,文化的发展可以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4.
潘庆 《魅力中国》2011,(2):298-298
从文化的角度考察马克思主义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并能成为中国的主流文化,关键要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观是这种结合的表现形式;二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主要是理论的创新和形式的创新;三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众化”,实现大众化必须抓好内容常识化、与生活相结合两个环节。  相似文献   

5.
张红云 《黑河学刊》2011,(5):45-47,143
农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点对象,当前农村存在的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民群体的社会分化、农村教育状况相对落后、农民思想观念多元化等问题,是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约因素。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努力改善农村文化教育状况、运用群众语言和现代化宣传手段、发挥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是克服这些制约因素,实现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历史必然性。中国人救亡图存和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使中国社会格局和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逐渐转变,中国文化也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学习和接受西方现代化思想的中国人在对西方的资本主义梦想破灭后转而运用来自西方的另一非资本主义的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寻求救国、强国方案。马克思主义解放全人类的社会理想、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无产阶级学说的性质吸引一大批中国精英学习、宣传、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特点、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是一个顺应了历史潮流的过程,是中国人自己根据国家需要和社会发展作出的正确选择,它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如何对待和处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共同问题。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需要文化根性的"培养",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本土文化需要现代性的"激活"。而这二者并非彼此孤立的机械运动,而是互动结合的过程,预期结果是深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8.
大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全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当前亟待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大众化,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内容和首要任务。必须按照与实践、与广大人民群众、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要求,抓住重点,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大力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相通之处.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为其实现中国化提供重要资政,鲜活的民族语言风格也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化,实事求是更是赋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学风.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才使得马克思主义更好地实现中国化.  相似文献   

10.
文章在介绍《论语》中关于人性表述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基本观点对此进行比较分析,以求能够对《论语》中人性表述加深认识,作出新的阐释,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11.
陈选勇 《魅力中国》2014,(23):274-27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要求,现在社会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呼唤之声也日益浓厚。要更好的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必须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内涵有一个逻辑梳理,即从马克思主义本身,到随之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一个严谨的梳理。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而不断推进。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真正把握和利用好战略机遇期,有效应对风险和挑战,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须臾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迫切需要推进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大众化。但伴随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推进,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怎样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大众化与庸俗化、大众化与人民群众、大众化与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关系等,对此需要我们共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同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则成为理论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文化不同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马克思主义文化也必须与中国民族文化进行历史互动而实现新发展,不断产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论,才能成功地指导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当前,中国共产党理应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的历史互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代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5.
李朝阳 《魅力中国》2013,(20):283-283
摘要: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后。其理论在中国不断地发展壮大,其中与有一大批马克思主义者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从开始的粗浅片面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系统化.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到与具体的革命建设相结合。从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到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研究热潮,逸一系列的中国化过程,彰显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马克思主义,而这个中国化的过程中,自然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密不可分。本文尝试以三个重要人物为例。简单揭示马克思主义中田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一段历程,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发展作一个大胆的预期。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思想基础,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中国人民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要持有批判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从而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渊源不仅有中华传统文化,还有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毛泽东思想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在中华文化史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完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直接体现.另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继承了毛泽东思想中的文化因子,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文化.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也是对毛泽东思想的自信.  相似文献   

18.
在农民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促进小康社会建设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农民群众这个群体的特殊性所要求的。农民群体相对于其他群体来说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表现为思想多元化、利益需求的分层化、职业实践不同。本文在立足于现实基础之上总结党在农民群体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再基于这个群体的特殊性的差异化视角下去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途径。  相似文献   

19.
红色文化与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红土地上培育出来的独特的红色文化,不仅在革命时期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如今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红色文化对于推进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挥红色文化的特性与功能,弘扬红色文化精神,有助于唤起人民群众的文化归属感,使人民群众普遍认同、接受和信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并以当代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都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结果。但从总体上说,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成果中,在处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上,毛泽东比较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并在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创造,实现了语言的转化,邓小平则是在毛泽东初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上,着重抓住了传统文化的精华,真正体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真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第二次的成功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