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山西运城是中华德孝文化发源地,舜帝作为德孝文化的先祖,对儒家伦理德孝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今天,社会转型中所出现的道德滑坡,德孝严重缺失现象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王霞 《理论观察》2014,(10):56-57
"民奖新风"的"德清现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上下互动的理路实践,充分反映出民间的道德自觉,政府与民间上下互动,有效促进了富裕德清、和谐德清的公民道德建设。在称道德清公民道德建设成效的同时,也需要冷静地思考。  相似文献   

3.
王媛 《改革与开放》2015,(6):59-60,62
对互联网应用类别排名前三位的“即时通信”、“搜索引擎”和“网络新闻”中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做了简要介绍.从微观上,分别对“情感欺骗”、“竞价排序”和“新闻娱乐化”三种道德失范现象做了矛盾分析.然后,根据网络社会的结构特点做出宏观分析.创新点在于对道德失范现象的矛盾分析.  相似文献   

4.
作为道德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对后世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当代伦理学术界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亚里士多德。文章主要以"Nicago Marco's Ethics"为例,试图理清亚里士多德关于善,幸福和美德及其关系的概念。进而探讨亚里士多德的德福的关系理论对我们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前主流的基于行为一致性动机的自我知觉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登门槛效应,以及违背一致性动机的道德净化效应、道德推脱理论等都无法解释工作场所中同一员工"先好导致后坏"的矛盾现象。道德许可理论源自伦理学,认为人们以前的道德行为是其后续不道德行为的诱因。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文首先探讨了道德许可的概念内涵,然后以员工在工作场所和个人生活领域的既往善行,如组织公民行为、组织关爱、见义勇为等作为道德许可的前因,推导出道德许可发生后,可能引起的包含以道德边界和可观察性为标准而区分的四类偏差行为,并讨论了个人价值认同在这一过程中的调节作用,构建了完整的工作场所道德许可发生过程的理论分析框架。这对于解释员工"先好导致后坏"的矛盾现象提供了全新的分析思路,该框架包含了善行与偏差行为的诸多概念或变量,为后续实证建模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6.
张玉 《改革与开放》2012,(4):195-196
“谦卑”不仅是犹太人的美德之一,而且是犹太道德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甚至被称为是“至高的美德”.那么,拥有如此地位的“谦卑”在犹太人的道德标准中是被如何定义的呢?出于何种原因犹太人需要遵守“谦卑”这一道德律令?同时,根深蒂固的作为“上帝的选民”的观念岂不与“躬行谦卑”这一道德理想有所矛盾?本文正是从规范道德生活的“犹太智慧书”——《阿伯特》着手,致力于探索这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思想教育的角度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道德知与行上呈现的矛盾,指出当代大学生在对待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义与利的关系间,在专业选择和求职选择间,在公德状况和道德修养现状间,在对待婚恋观的认识与行为间,以及在对待人生价值问题的处理上,均存在着言行不一的现象。并简要分析了这些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据此提出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陈莹  刘璐 《中国经贸》2011,(14):186-188
注册会计师的诚信问题目益受到公众关注。基于注册会计师经济人和道德人的双重属性,本文通过建立道德判断一成本收益衡量一道德动机建立一道德行为的道德决策模型,尝试对注册会计师的诚信问题进行剖析。本文分析认为,道德动机的建立是道德行为产生的关键,而个体道德水平和环境变量会影响注册会计师道德动机的建立。因此,要改善注册会计师的诚信危机问题,需要在加强个体道德水平的同时改变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9.
公务员进入角色拥有权力之后,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各种矛盾斗争中,有一部分公务员却置公务员道德义务、道德情感、道德德性于不顾,失去公务员应有之德,沦为权力的奴隶。公务员要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的形象,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做人民公仆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向党和人民负责。  相似文献   

10.
李非 《重庆与世界》2013,(3):86-87,96
据南昌市部分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日益严重。其成因主要有以下方面:大学生处于特殊心理转型期,网络的自由开放迎合了大学生逃避现实的心态,网络信息多元缺乏主导控制,虚拟社会缺乏道德监督体系,虚拟与现实的反差易使大学生心理产生偏差。  相似文献   

11.
1994年以来,在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种令人关注的矛盾现象,即人民币汇率稳中略升与较高通货膨胀率并存。人们自然要问:这种矛盾现象为何产生,将向什么方向发展。 为什么会出现较高通胀率下汇率稳中略升的矛盾现象 从根本上说,本币对内和对外的币值变动一般是同向性的,但其前提条件是处  相似文献   

12.
在乡村,德治渗透于治理建设中,有着坚定的群众基础,历经祖祖辈辈的发扬已经浸透到了子民的血液中,蕴藏着巨大力量,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文章阐述了德治在健全乡村治理中的现状、地位及其困境与实现对策,分析了我国乡村治理建设中德治面临的困境,存在道德滑坡的现象,村在民不在,道德约束力减弱等问题。探究为实现德治在健全乡村治理目标提供方法路径,重视以德为政,坚持德教为先,修身为本等。  相似文献   

13.
官德,是官员所应恪守的职业道德,是官员工作生活、思想行为的规范与准则,是从政之道、用权之德,是用权的行为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它成为决定社会道德的尺度。当前,由社会转型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我国的官德建设亟需从"以自律为主"向"以他律为主"转变。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受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使不少名牌企业也出现了一些道德失范的现象.文章分析了名牌企业道德失范中出现的求利性与求义性、文化的稳定性和社会价值观多元性、需求的无限性与社会资源的有限性等几种矛盾,并提出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文化交流、完善名牌企业家道德、完善名牌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旨趣,认为二千多年前的先秦儒家的德福思想展现出心理学界新兴的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学的深刻意蕴。在德福思想上,先秦儒家展现出对于主体努力提升人生价值的积极肯定与赞扬,他们非常重视培养积极的情绪感受,普遍重视积极努力的过程而相对轻视结果。先秦儒家德福思想的人文特质,从其积极心理学意蕴来看,能给现代人不少智慧启迪,展现出深切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6.
曹琼 《魅力中国》2013,(11):330-330
我国电视媒体在市场化发展的大背景以及经济利益的趋势下,某些媒体置媒体道德于不顾,一味以庸俗、低俗、媚俗的节目内容来博取观众的眼球,节目道德滑坡现象严重。而以宣传社会主义道德为宗旨的道德建设类电视节目呈现数量较少,质量较差,特别是媒体道德失范,由此本文通过对央视《道德观察》栏目在保护参与者隐私权.以及避免媒介舆论审判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媒体人应如何保障节目道德水准,以及媒体人遭德对于道德类节日乃至整个电视节目的道德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原有的道德观念进行批判、继承和发展,对外来的和新生的道德观念予以剖析、扬弃,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体系,是以德治国的当务之急。我们在构建新道德体系的过程中,应当尊重其规律,处理好以下四个辩证关系。一是依法与“立德”的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如车之两轮不可或缺。健全法制,依法治国属于政治建设、政治文明。立德育人,以德治国属于思想建设、精神文明,两者虽然属于不同范畴,发挥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道德建设。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干部的德放在首位,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证。加强干部道德建设,必须体现党的先进性要求,贯穿理想信念教育和加强党性修养,突出道德实践,重视道德评价,使干部道德成为引领社会道德健康发展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伦理文化中,“德得相通”具有德者得于道、德者得于心、德者得于人、德者得于刺、德者得于福等多重含义。“德得相通”的现代价值在于:一是“德得相通”观念否定了唯道义论;二是“德得相通”作为人类社会的道德理想,提供了对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道德生活给予理性批判的参照系和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20.
高校学生旷课现象时有发生,情况复杂,原因众多。校园制度文化视域中,把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实现"管理育人",加强校园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道德性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杜绝学生旷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