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3月22日,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下简称《预算法》)。这对于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健全国家对预算的管理,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01年开始,我国政府率先在农业部、科技部、教育部、  相似文献   

2.
<正>1994年3月22日,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下简称《预算法》)。这对于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健全国家对预算的管理,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01年开始,我国政府率先在农业部、科技部、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四  相似文献   

3.
现行《预算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修订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颁布实施的《预算法》及1995年颁布实施的《预算法实施条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预算管理基本法,它明确规定了包括预算管理职权、预算收支范围、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审批、监督在内的预算管理的基本制度,为我国依法理财、依法治财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并促进了财政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逐步构建。《预算法》的体制性、制度性缺陷已日渐显露,越来越难以适应预算管理对法律的规范要求,亟须进一步修订完善。  相似文献   

4.
2014年8月31日,20年来首次大修的《预算法》历经四审,高票通过.现代预算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新《预算法》承担着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使命与责任. 一、新《预算法》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法律保障 现行《预算法》自1995年实施以来,在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规范预算管理、调配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各领域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原《预算法》对预算内容的完整性、编制的科学性、执行的规范性、监督的严肃性以及活动的公开性等重大问题缺乏明确而严格的规定等缺陷与不足逐渐暴露,已经与当前的发展状况不相适应.同时,在实践中逐渐积累的关于转移支付、预算公开、地方政府负债等方面的问题也需要以法律形式予以确定.修改《预算法》将有助于推进我国预算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有助于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主体制度之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焕聪 《特区经济》2011,(4):267-268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主体制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在总结国外有关有益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现实背景,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主体制度设计提出了构想。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我国应采取两步走战略,分别围绕主体范围、主体资格等方面,通过修改《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和制定《地方政府债券法》,逐步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主体制度。  相似文献   

6.
袁海霞 《首都经济》2014,(12):27-29
2014年以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8月预算法修正案通过,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二者勾勒出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基本框架,具有里程碑意义。 新修订的《预算法》和《意见》在举债主体、运作模式、存量债务处理、风险防范处置等方面做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在地方债务运作模式、防范道德风险等诸多方面均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7.
连乞丐都应该关心《预算法》,因为用乞讨来的钱买东西也在给政府纳税。耗时8年《,预算法》修订草案二审稿终于公布。一个月时间,草案征求意见之多、争论之激烈,均属历史罕见。以下三篇文章,本刊记者将从"国库归谁管""、授权立法"和《预算法》修改的尺度等三个角度为读者详解此次《预算法》大修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新《预算法》增加了允许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正面表述和五个方面的限制性规定我国《预算法》的修订一波三折,终于在不久前修成正果。重新颁布并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预算法,实现了一系列立法进步,在完善"四本预算"组成的政府预算体系、健全全口径透明预算、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硬化预算支出约束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在各方面高度关注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方面,新预算法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顺应现实生活的客观需要和公债风险防控的规律,增加了允许地方政府举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经济的不断推动下,预算法在我国事业单位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在推广的过程中,预算法的应用存在多方面的问题,难以完全满足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在预算工作的需求。针对这一情况,我国经修订之后形成了新预算法。新预算法的实施对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产生了新的影响,为了更好地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文章结合已有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对新预算法的特点及其影响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公共预算改革大多都是技术层面上的改革,较少涉及政治层面的改革,特别是中国公共预算缺乏预算民主,严重阻碍了预算的发展。2011年11月1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修正案(草案)》,标志着预算法即将修改。本文认为我们应以此为契机,努力使预算民主的原则纳入到新预算法中,推动我国预算民主的发展。预算民主的发展重点应在提高预算透明度和加强预算监督两方面。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预算管理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要遵循我国的预算法进行管理,预算法是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按照财政改革的要求进行修正的法律。新预算法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文章对我国的新预算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实际现状,对在新预算法视角下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的建设和完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新《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不能再承担政府融资职能,意味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最重要功能的缺失;很多学者据此认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完成了其使命,应该退出历史的舞台。基于新《预算法》的相关规定,结合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专长和未来城市建设的需求,指明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未来的生存空间,并据此分析了各类融资平台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的业务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我国政府转变政府职能和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大背景出发,结合新修订的《行政单位财务规则》、《行政单位会计制度》、《预算法》等一系列财会制度,由行政单位会计实务出发,分析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容易出现的认知误区,并立足于行政单位会计提供会计信息的特征,探讨行政单位会计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4.
王新军 《中国经贸》2012,(20):113-113
摘要:目前.《预算法》修改正引起全国广泛关注。人行银行自成立以来就承担着经理国家金库的职责,而财政部本次修改《预算法》欲将人民银行经理国库改为代理国库。经理和代理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财政部和人民银行对此产生了争执。本文立足于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实践,分析了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改革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预算法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我们必须要对预算法进行改革,这样事业单位的发展速度才能得到加快。新预算法在给企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必须要对新预算法进行研究,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效率才能得到提升。文章就新预算法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影响及对策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扩大,目前我国正在加紧经济立法工作,1994年将出台10多个经济法规。今年将出台的经济法规是:《公司法》、《证券法》、《预算法》、《劳动法》、《对外贸易法》、《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保险法》和《期货交易法》等。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1月初哈萨克斯坦议会二读通过了《预算法》和《海关法》修正案。议员们在上一次例会收到该修正案后,用了几周的时间研究了修正案的内容,提出了对修正案的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8.
《预算法》修订草案二审稿在征求意见的一个月时间里,起初"备受冷落",直到有学者出来惊呼,这么重要的一部法律的修订,到了"临门一脚"时,为何却是如此的冷清和无声?这才引起了公众的注意,继而民意"爆发"。国家的"钱袋子"怎么花,不仅关乎国计,更关乎民生。但《预算法》,这一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部法律,公众关心与了解的有多少?预算,历来被称为"国家的钱袋子",其资金来源自财政收入,这也就意味着主要来自公众各类税费。虽然《预算法》不像个税、劳动  相似文献   

19.
乌兹别克斯坦议会预算与经济改革委员会召开会议,审议卫生部及其所属机构执行《预算法》及落实乌兹别克斯坦总统2007年9月19日签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实施国家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基本方针》和2007年10月2日签  相似文献   

20.
分税制财政分权体制下我国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存在事权界定模糊、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财力不对称、事权财权划分中缺乏规范的法律界定的问题。构建和完善我国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的法治化体系应从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中央与地方关系法》、制定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权划分的法律以及完善《预算法》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