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改革开放和外资利用的增加,我国进出口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有了极大发展,外币核算业务量猛增。为此,我国于2006年2月首次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以下称新外币折算会计准则)。我国外币折算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完善也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早在1995年财政部就讨论外币折算会计处理规范,但是当时并没有形成企业会计准则。而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加入WTO与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许多大公司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建立海外子公司,外币报表折算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本文以外币折算方法中的现行汇率法与时态法的理论依据为出发点,对现行西方国家的选择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探讨于2005年6月份印发的具体会计准则《外币折算》(征求意见稿)中规定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是指母公司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前,将所属子公司编报的个别会计报表,按一定汇率,采用规定的折算方法,折算为与母公司记账本位币相一致的个别会计报表,以便母公司以折算后的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在外币报表折算过程中会产生报表折算差额,它是由于对外币会计报表中各项目采用不同折算汇率而产生的.与汇兑损益不同,外币报表折算差额是企业当期未实现的损益.以下笔者将对外币报表折算相关问题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是母公司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前,将所属子公司编报的个别会计报表,按一定汇率,采用规定的折算方法,折算为与母公司记账本位币相一致的个别会计报表,以便母公司以折算后的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在外币报表折算过程中会产生报表折算差额,它是由于对外币会计报表中各项目采用不同折算汇率而产生的。本文针对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四种方法展开,评价了各种方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5.
外币总帐折算汇总后的调平工商银行河南省开封市分行科技部许琦随着银行业务电算化的发展,工商银行国际业务相继使用计算机处理。由于外币业务的月(季、年)报表要分别以人民币和美元为币值单位进行上报,所以需将各币种按当时汇率进行折算汇总。在折算过程中,由于四舍...  相似文献   

6.
从本世纪三十年代起,在外币报表折算上先后出现了流动与非流动性法、货币与非货币性法、现行汇率法以及时态法。前两种方法仅仅是依据对资产、负债项目的分类方法来决定选择何种折算汇率。但是,资产、负债项目的分类属性并不一定与折算汇率的选择相关。鉴于此,本文仅对当今最为流行的现行汇率法和时态法进行分析。这两种折算方法已被我国具体会计准则《外币折算》的征求意见稿所采用,本文的分析或也有助于对这一征求意见稿的理解和完善。一、时态法时态法最早是由美国会计学家伦纳德·洛伦森于1972年提出,并在1975年被美国财务…  相似文献   

7.
跨国公司外币报表折算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际上在外币报表折算中折算汇率的选择和折算差额的处理,尚未形成一致的国际惯例.外币报表折算主要方法有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时态法和现行汇率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外币报表折算更适用时态法.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新会计准则外汇报表折算方法选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出台38项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执行新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原来的会计准则。作为新增准则之一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在企业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会计报表的折算和相关的信息披露方面,都作了较系统的规定。这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企业外币交易会计确认、计量及外币会计报表的折算。但是,在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选择上,国际会计界历来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直到现在也  相似文献   

9.
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的兴起发展,外币报表折算问题日渐突出,当前的争论集中在于采用何种方法作为折算方法:时态法还是现行汇率法?本文认为,从时态法所具有的理论优点及我国目前的国情来看,它是适合我国外币报表折算的最佳方法。一、时态法的理论评价1972年,美国会计学家洛伦森首次提出的时态法,这突破了传统的囿于资产负债表项目分类的研究角度,以报表项目的计量属性作为选择折算的依据,为外币报表折算提供了合理的理论依据。从总体上看,它具有以下优点:1.合理的计量依据。在时态法下,非货币性资产及负…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了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本文就该准则对上市银行产生的若干方面影响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上市银行规范外币折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了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本文就该准则对上市银行产生的若干方面影响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上市银行规范外币折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有关外币报表折算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资本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际间投资业务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在整个世界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使得作为跨国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编制前提的外币报表折算显得越发重要。但目前国际上在外币报表折算中折算汇率的选择和折算差额的处理,尚未形成一致的国际惯例,使得外币报表折算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会计实务的主要差异所在。一、世界各国所遵循的折算方法存在差异。目前外币报表折算方法主要有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时态法和现行汇率法。由于这几种方法各有利弊和侧重,以及世界各国的政…  相似文献   

13.
自2007年1月1日起,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开始在上市公司实施,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规范了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准则中规定,“企业对于发生的外币交易,应当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  相似文献   

14.
外币交易是指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外币折算是一种把不同的外兑换成本国货币的等值或者另外一种外币的等值的程序,其业务包括外币交易折算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目前外币折算方法主要有流动与非流动项目法、货币与非货币项目法、现行汇率法和时态法。本文将对外币交易、记账本位币与外币、汇率与折算汇率进行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了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的财务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外币报表折算作为跨国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其折算方法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外币报表折算的重要意义,并对当前存在的几种外币报表折算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6.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是指将某一外币表示的财务报表折算为另一特定货币表示的财务报表的会计处理程序.从20世纪80年代起,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就被我国会计理论界认为是财务会计的三大难题之一,就世界范围来看,其会计理论和实务也没能得到圆满的解决.随着我国加入WTO,外币报表折算业务己日趋频繁,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无这方面的具体会计准则.本文试图通过对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目的和方法的分析,提出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方法的选择,并呼吁我国尽快制订出相关的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17.
张岩 《财会学习》2016,(5):145-146
外币折算可以说是会计领域的一个大难点,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显示外币折算有很多不一样的方法.目前,企业选择何种方法、何种汇率进行外币折算仍然是一个需要探讨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企业进行外币报表折算的目的,以及企业常用的四种进行外币报表折算的方法,分析之后提出了处理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两种办法:计入当期损益;作为递延项目.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还需要对企业进行具体的分析,选择最适合企业、最能反映企业情况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会计师》2013,(23)
本文先界定了一组概念,接着分析外币报表的四种折算方法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在对四种折算方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时态法进行相应改进的折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外币报表折算是当今国际会计问题中令人最伤脑筋和争论最大的技术问题之一,就世界范围来看,其会计理论和实务还没能得到圆满的解决。随着我国加入WTO,外币报表折算业务已日趋频繁,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无这方面具体的会计准则。本文试图对外币报表折算方法选择的有关问题初步探讨,并提出我国企业目前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现实选择。一、 外币报表折算方法选择中的矛盾从20世纪30年代起,对于外币报表折算,出现了流动与非流动性、货币与非货币性、现行汇率法与时态法。前两种方法都是依据对资产、负债的分类来决定选择何种折算汇率。但…  相似文献   

20.
浅谈外币折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瑞生 《上海会计》1999,(10):27-28
跨国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国外子公司的财务报表是用不同于母公司所在国货币表示的,而整体的合并报表不可能把用不同货币表示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加总起来。所以必须将国外子公司财务报表中的当地货币折算成母公司所在国货币。折算中的难点是汇率的经常性变动。从会计角度来讲,汇率不固定会带来两方面的问题:(1)不同时间取得的资产和发生的负债用什么汇率折算?(2)折算过程中产生的利得和损失应如何处理?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一、折算汇率及折算方法目前,折算中使用的基本汇率有两种:历史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