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我们上海市工商局在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电子政务,实施国家工商总局“金信工程”总体规划的工作中,重点抓好工商所综合监管和企业分类管理。其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下移至工商所;二是以经济户口为基础推行工商所综合监管;三是实施企业分类管理。一、运用工商所综合监管,推进经济户口建设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辅助下,基层工商所综合监管体现在“实”、“快”、“全”、“活”四个方面。1.“实”——管理落实整个上海市有50万多户的企业和27万余的个体工商户,对这些经营主体的市场监管,从纵向上需要从市局、分局到工商所、…  相似文献   

2.
《工商行政管理》2010,(14):34-35
按照总局的工作要求,我局在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的工作基础上,根据“分组划块、综合管理、落实责任、长效监管”的要求,坚持“网格管理、综合管理、动态管理、信用管理”的原则,充分运用工商所综合监管信息化平台,切实落实各项工作制度,不断提升个体工商户信用分类监管的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3.
实施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类监管,全面掌握和整合基础信息是关键。为此,我局自2000年起,对90年代后期的经济户口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以明确工商所监管职能为核心,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为保障,开发建立了综合监管系统。在运用该系统后,我们掌握了企业的基础信息,并以距离监管为理念,对企业实施了分类监管。经过三年的建设,我们的企业分类监管制度逐步完善。为了进一步构建完整的市场主体分类监管体系,2005年,我们又积极探索个体工商户分类监管办法。1.梳理条款,建立个体工商户分类字典。我们借鉴企业分类的方法,对涉及个体工商户的工商法…  相似文献   

4.
全面推行“分组划块、综合监管、责任到人、长效管理”的监管模式三年多来,我们上海市工商局嘉定分局安亭工商所深入开展对监管组的各项建设,抓住综合监管职能到位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达到了长效管理的目的,同时也显示出新监管模式在加强工商所建设中的优越性。一、开展对监管组业务建设,从监管组中培养出一批基层工商所的业务骨干1.建立“经济户口”,全面推行“一户一卡一档”的管理制度。各监管组通过拉网式调查摸底,建立起本组地段内所有各类性质经营主体的监管档案作为经济户口,户籍卡(台账)按门牌号顺序进行排列,同时把登记…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来,我们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工商局着力于市场监管模式、方法和机制的改革创新,以市场主体“经济户口”信息化管理为核心,全面实行了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有效提升了行政执法、市场监管效能和服务经济发展的水平。一、理清思路,建立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体系(一)制定分类监管办法,完善网上“经济户口”。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意见》的要求,研究制定了《呼和浩特市工商局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办法》。根据企业登记、年检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谁登记、谁录入,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首先由旗县区工商局(分局)、工商所…  相似文献   

6.
自1997年以来,我们上海工商系统的基层建设以《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为指针,按照《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基层建设纲要(试行)》的要求,利用七年时间,开展了两轮基层建设达标活动。1997-1999年,我们在全市工商所开展了基层规范化建设,重点是硬件规范和内部管理规范达标。2002-2004年,我们又在全市工商所开展了新一轮基层建设,在全市工商所全面推行综合监管分类管理的模式,达标工作的重点由硬件建设为主向确保工商所充分履行职能转变。通过两轮基层建设达标活动,工商所由“重收费、轻监管”转向“规范服务、有效监管”,全市系统的基层建设取得…  相似文献   

7.
从1996年开始,我局探索监管方式改革,逐步形成了区域性市场巡查制。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工商局关于工商所综合职能配套改革的具体部署和省工商局的指导意见,逐步建立起以属地管辖为特征,以综合监管为职能,以一站式服务制、流动式巡查制、监督式督查制为体系的“三式三制”监管模式。一、改革基层建制,下放职责权限,形成“三式三制”的综合职能我们在机构设置和内部建制上割断与“驻场制”的联系,铲除“重收费、轻管理”的土壤。因此,我们首先按照经济区域调整工商所,把部分市场管理所改为工商行政管理所,明晰了各工商所的监…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们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实行监管重心下移、强化一线执法的部署要求,将创新监管方式,提高执法效能,推进监管到位,作为基层建设的突破口。推进监管职能到位,就必须在工商所建设上抓规范、强素质,大力提升工商所的依法行政水平。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及时提出了在基层建设尤其是工商所建设上要实现“七个转变”,即在思想认识上要由“末梢”向“主干”转变;在执法宗旨上要由单纯管理向支持服务转变;在执法职责上要由单一职能向综合职能转变;在监管方式上要由“静态、被动”向“动态、主动”转变;在执法要求上要由“简单、粗放”向“…  相似文献   

9.
青岛市市南工商分局于2月7日全面实行了“经济片警”监管方式,即以工商所为基本单位,对辖区内的个体工商户和企业,不论登记主管机关、经济性质、隶属关系,以街道干线为分类标准,按街道门牌顺序建立经济户口档案卡和分类台帐登记册.按街道分片包干责任区,对新设立的各类企业或经营主体,要求一律到工商所“报户口”。“经济户口档案”包括个体工商户和企业登记注册的基本资料,生产经营情况,日常执法检查及违法违规处罚情况等,“经济户口”在建档立卡的基础上实行微机管理,全局范围内网络互联,这样工商所人员在日常监管中可以随时…  相似文献   

10.
加强工商所基础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其内容大致包括:一、理顺管理关系,按照“属地管辖”的原则,把监管各类市场主体及其交易行为的职责和任务按辖区落实到工商所,即工商所对辖区内的各类市场主体,不管是在哪一级登记的,都有监管的责任和权力;二、按照“三分离”(即初审登记、日常监管、综合服务三分离)的原则,建立分工合理、职责明确、人事合一的组织管理机构;三、采用以“片区巡查”为主的监管模式,定坐标管理“经济户口”;四、按照依法定责、依责定标、依标考核、依绩奖惩的原则,引入竞争机制,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巡查不作为追究制。在…  相似文献   

11.
一、以经济户口为依托,实施食品销售主体信用分类监管按照国家工商总局“金信工程”联网应用的指标项目和《重庆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我们按照“统一领导、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应用”这六个“统一”的原则,加强经济户口建设,全面完成了全市工商系统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信息录入建库工作,实现企业信用分类监管联网应用。一年来,我局举全局之力、聚全局之智,组织全系统44个区县局和400多个工商所近4000人员,投入大量资金和设备,全面开展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信息的清理和录入建库工作,对全市工商系…  相似文献   

12.
我局1996年“登管分离”以来,由于实行科学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监管深度不断增强,企业监督管理工作形成了新的局面。不断理顺关系,基层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在1997年“市局一分局一工商所”三级执法权限调整的基础上,市局下放部分企业登记权的同时下放年检初审权和日常监管权,并赋予一定的行政处罚权,使分局和基层工商所执法权限由原来单一对集贸市场和个体工商户管理,扩大到对辖区各类市场主体的监管。一是对分局登记注册企业,按照“谁登记。谁管理”的原则进行监督管理;二是对市局委托分局登记注册的企业,凡该类企业违反登记事…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经济户口”制度 ,建立各级企业登记管理机关与基层工商所灵活的联动机制、信息反馈机制 ,福建省工商局2月7日下发《关于建立健全企业经济户口加强企业监管的通知》。通知要求各设区的市工商局建立相关工作制度 :1 建立完善的企业“经济户口”制度。各级企业登记管理机关要在6个月内对原来已登记的企业 ,填妥企业登记情况卡 ,寄送到企业所在地的基层工商所。新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的企业在10个工作日内 ,填妥企业登记情况卡 ,寄送到企业所在地的基层工商所。基层工商所根据企业登记情况卡 ,按辖区(片…  相似文献   

14.
一、制定“一个制度一个规范”,构架科学规范的年检“操作平台”1.以企业登记监管联动制度为“核心”,形成对企业监管的合力。2001年,湖北省鄂州市工商局为了规范对市场主体的监管行为,密切企业登记注册与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机衔接,使各级工商部门对企业监管形成合力,制定并实施了内容涵盖登记管理、年度检验、案件查处、日常监管等方面的《企业登记监管联动制度》,实行市局、各分局、基层工商所三级上下联动,主要措施是落实“五制”,即:联合宣传制、分级年检制、综合审查制、领导审批制、责任追究制。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往在年检工作上暴露出的…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我们河北省承德市工商局按照工商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的思路,实施了食品安全“三网”建设。一是建设市场监管责任网,健全和落实市局、县(区)局、工商所三级,以工商所为重点的市场监管责任制,将食品安全监管的任务与责任落实到各级市场监管人员,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的制度和措施,全面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执法水平。二是建设食品流通安全网,指导监督流通环节食品经营者建立并落实食品经营管理自律制度和食品质量责任制度,提高经营者食品安全水平和责任意识,在食品进销过程中把好质量关。三是建设全社会参与的群众监督网,充分发挥“123…  相似文献   

16.
我们哈尔滨市工商局于2005年初启动了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工作。一年来,我们进行了四项改革,确定了五个制度,为全面推进这项改革奠定了基础。四项改革:一是实行了准注册官制度改革。2004年4月,我局评定具备一定资格条件的工商人员为“准注册官”。二是实行了个体工商户登记“一审一核”制度改革。三是实行了监管重心下移改革。四是将个体工商户登记权限全部下放到了工商所,并全面推行了个体工商户信用分类监管。五项制度:一是制定了“全面推行企业金信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企业金信工程”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布置了主要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7.
在基层工商所建立“经济户口”,对企业实行属地化管理,同时建立登记机关与基层工商所的上下联动机制,是今年国家工商总局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对经济主体的动态监管所提出的监管新模式,这里围绕“建立经济户口,加强属地化管理”,组织了一批稿件,供各地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充分发挥基层工商所监管规范各类市场主体的职能作用,湖北荆州市工商局从改革企业年检工作方式入手,通过下放监管职权,实行“所审局核”的二级年检体制。一、坚持“四个结合”,实现“五个转变”为了确保年检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荆州市工商局在企业年检体制改革工作中坚持“四个结合”。一是把年检体制改革工作与实现基层工商所职权下放相结合。他们按照淡化分级管理,强化属地管理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了登记主管机关与基层工商所在企业年检工作中的职责,赋予基层工商所“四权”,即年检受理权、年检实地检查权、年检审查权、对年检中发现企…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定远县基层工商所围绕企业经营行为的具体环节和全过程 ,在企业登记注册、法定代表人、商标管理、广告管理、合同管理、市场巡查、企业荣誉和企业违章违法查处情况等8个大类24个项目上 ,全面建立能够反映企业全貌及企业监管全部内容的“经济户口” ,同时 ,运用互联网络技术 ,在网上建立“计算机动态监管系统” ,将“经济户口”内容录入动态监管系统 ,局与所、所与所之间微机联网。“经济户口”及计算机动态监管系统的建立和使用 ,使基层工商所能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辖区内企业基本状况 ,使监管工作有的放矢。计算机动态监管系统…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们福建省工商系统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为基层工商所监管提供的便利条件,积极转变监管理念、监管手段、监管方式,提高了基层监管的科技含量、监管效能和水平。(一)转变监管理念,构建综合监管网络,提高基层监管科技含量。我们在完成了省市县工商所四级联网、互联互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