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出口使用FOB术语不断增加,对出口方而言,以FOB出口存在很大风险。如何扭转出口FOB增多的局面,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它关系到我国的船公司、货运代理、物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也关系到货主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FOB贸易术语是当今国际贸易中采用的主要的贸易术语之一,近年来,我国的国际贸易合同中,出口以FOB价款成交的比例逐渐增多,某些外企已达到80%以上,虽然以这种方式成交,有时确实可以使卖方比较省事,但是如果盲目使用,其弊端还是很多,我国出口企业使用FOB贸易术语而蒙受损失的案例也在逐渐增多.所以,为了给广大的出口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时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与借鉴,本文对FOB贸易术语使用过程中的风险与其化解办法进行了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3.
出口贸易中常用的出口货物对外成交价格有3种.FOB价,也就是对外成交的出口货物离岸价;C&F价,也就是离岸价加运费;CIF价,也就是离岸价加运费和保险费.按照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规定,以出口货物实际对外成交的FOB价(离岸价)为准计算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而现在出口企业在对外履行出口交易时,一般会产生几个FOB价,即报关单上注明的FOB价,报关单信息FOB价,外汇核销单上注明的FOB价,外汇核销单信息FOB价,出口发票FOB价,出口企业记账FOB价,这些价格有时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会给出口企业申报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4.
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规定的11种贸易术语中,企业收汇风险较大的FOB具有最高的使用频率。本文通过拓展现有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阐述了贸易成本对企业贸易术语选择行为的影响机制。该模型表明,二元经济结构、要素市场不完善和加工贸易居多是导致出口企业倾向于使用FOB成交的主要原因,贸易术语多元化能够通过增加企业出口机会改善社会福利水平,及时调整企业内外销的相对贸易成本对降低出口收汇风险和平衡我国内外需求水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出口贸易中应用FOB术语的风险及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际贸易中,出口企业要遵守交易规则,就要谙熟进出口贸易术语。通过一个实务案例针对使用FOB合同交付时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就此为出口企业提出防范对策,以期出口企业能够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减少交易损失。  相似文献   

6.
出口贸易中常用的出口货物对外成交价格有3种。FOB价,也就是对外成交的出口货物离岸价:C&;amp;F价,也就是离岸价加运费;CIF价,也就是离岸价加运费和保险费。按照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规定,以出口货物实际对外成交的FOB价(离岸价)为准计算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而现在出口企业在对外履行出口交易时,一般会产生几个FOB价,即报关单上注明的FOB价,报关单信息FOB价,外汇核销单上注明的FOB价,外汇核销单信息FOB价,  相似文献   

7.
浅谈FOB合同之货运风险的规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我国近年来出口企业频繁使用FOB贸易术语现象的分析及可能造成货运风险因素的说明,提出了避免货运风险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8.
使用FOB术语对出口商而言风险较大,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货款两空的结局。通过以下案例及其分析,揭示使用FOB术语出口的风险所在。  相似文献   

9.
在订立出口合同时,首先面临贸易术语的选择问题。目前我国的许多出口企业一般都习惯于采用FOB术语出口,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运价的无度上涨,很多出口企业为了规避运价上涨的风险,往往乐于报FOB价。据有关资料显示,在近几年的国际贸易合同中,服装业采用FOB出口的份额超过90%,其他产品的比例也在70-80%。其中的原因,一是有些人认为FOB术语赋予卖方的义务比较少,简便易用;二是前些年我国的海洋运输和保险事业不太发达,人们习惯于由国外的进口方办理运输和保险;三是大多数外贸人士对海商法和海运规则惯例不熟悉,从而使得出口企业不愿意承担…  相似文献   

10.
理论界对外贸实务中有关出口业务价格术语的选择问题向来持较为一致的观点,即我国对外出口业务应尽量采取CIF、CFR条件。但在我国多年的出口实践中,使用FOB条件的出口合同要远远多于使用上述两种术语的合同。本文通过保险、付款方式和装运条件等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在出口业务中用好FOB价格术语。  相似文献   

11.
针对远离港口的内陆出口企业,在与境外买方签订出口合同时如果总是按照传统习惯采用FOB术语而不采用FCA术语,就有可能招致不必要的损失.根据国际贸易术语通则2010版(INCOTERMS2010)关于FOB和FCA的规定以及相关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到,与FOB相比,内陆出口企业采用FCA术语有几个方面的优势,如风险转移早、降低运输及仓储费用、提早结汇和享受仓至仓保险利益等.  相似文献   

12.
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放航运市场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中FOB出口数量一直攀升,目前己成为出口第一大贸易术语.其应用既存在外商的施压,也是我国外经贸环境作用的结果,但大比例高频度地使用FOB出口条件也给我国出口商带来很大风险.  相似文献   

13.
由一则案例浅析FOB价格术语下出口企业海运费用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OB价格术语是我国出口企业最常用的贸易术语之一。从表面上看,出口企业在该术语下既无须办理货物运输、保险等事宜,又不用承担与之相关的费用,因此能够更好应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匮乏的现实。这无疑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降低商品价格,增加交易机会,从而促进我国企业出口贸易的发展。但是如果对FOB  相似文献   

14.
FOB是国际贸易中的常用术语,但在使用FOB术语的情况下,卖方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尤其是当结算方式采用电汇支付方式时,卖方应该提高法律意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以保障出口收汇安全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5.
FOB加电放提单与出口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外贸环境的变化,外贸企业在实践中的操作手法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目前,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喜欢采用 FOB出口合同;倾向以 T/T而不是信用证收取货款 ;在近洋运输中逐渐采用电放提单.这些变化既会给企业出口带来有利面,如果操作不妥也会导致很大的风险,特别是以 FOB加电放提单的方式出口货物时,隐藏着很大风险.  相似文献   

16.
在FOB条件下,买方负责租船订舱。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买方很少指定船公司,绝大部分是指定境外货运代理。本文主要分析了出口使用FOB价格条款并由买方指定境外货代的种种弊端以便使外贸人员在此种情况下提高警惕,避免外贸纠纷。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航运市场的不断开放,目前采用FOB条款的出口合同已达60%至70%。而有些指定货代企业居心不良,与国外进口商恶意串通,搞无单放货,使我国国内出口企业货款两空。在这种情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国际贸易的实践,根据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索赔的必备条件和FOB术语的特点,提出FOB出口合同下的几种最佳投保方式,供经办出口业务的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将风险和利益有所平均,在国际贸易中,FOB和CIF是最为惯常使用的术语,在我国的对外进出口贸易中,更是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采用FOB及CIF贸易术语。以FOB贸易术语成交可以使卖方在租船订舱、投保等环节上节省精力和费用;CIF则是成本保险费家上运费。本文就从保险、船货衔接、货代、提单以及结算方式等方面对FOB贸易术语以及CIF贸易术语下的出口合同进行对比,分析其利益划分与风险,并采取措施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我国沿海外贸企业出口业务中多采用FOB贸易术语的表现及原因,我国沿海外贸企业在出口业务中选用FOB贸易术语成交可能遇到的主要风险,并提出了化解可能遇到的主要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