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理层收购中的股权定价问题是备受争议的一个焦点问题。文章以1997年至2007年我国实施了管理层收购的22家上市公司总计34次股权转让价格为作为研究样本,对每股收购价格和每股净资产的关系进行了统计检验。我们的实证检验发现,每股收购价格并不显著低于收购前最后一次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单从每股净资产的角度来讲,并不能说股权出让方存在资产流失现象。我们的实证检验还发现,不存在管理层利用会计手段在MBO之前突击调减每股净资产以降低收购成本的现象,实行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每股净资产的增长速度虽然是下降的,但其绝对值仍是增长的。最后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股权的正确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2.
管理层收购(MBO,Management Buy-Outs),就是公司的管理层采用杠杆收购的方式,利用借贷所融资本购买本公司的股份,从而改变本公司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使企业的原经营者变成企业的所有者的一种收购行为.近年来我国陆续发生的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案说明MBO已经悄然走近了上市公司的改制进程,MBO将对上市公司的产权制度改革、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变革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已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公司中,其股权转让定价均以企业每股净资产为基准。文章通过案例分析,认为这种定价方式有失公允。建议采用自由现金流量法由独立的中介机构评估企业价值,并对管理层人力资本历史贡献进行量化。合理的定价应该是两者的差值除以企业总股本。 相似文献
4.
文章系统分析了目前我国管理层收购定价中存在的问题,在充分借鉴国外管理层收购的定价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MBO实践和具体的法规政策环境,指出增加竞争性和透明度是我国上市公司MBO定价的关键。具体建议包括:引入公开竞价机制,MBO定价市场化,考虑管理层历史贡献的补偿,强化中介机构的作用,用现金流量折现法逐步替代净资产法以及建立MBO评标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管理层收购(MBO)中的企业价值定价一直是一个关键而又敏感的问题。目前我国多以每股净资产定价。国外多以折现现金流法定价。本文通过分析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认为企业价值既要考虑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这是必要条件;也要考虑市场对企业的认同,这才是充分条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市价折现法,将企业盈利水平与市场对企业的认同结合起来考虑企业价值定价。 相似文献
6.
我国管理层收购的定价问题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管理层收购定价涉及到国有资产的保全和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问题。我国现在流行以每股净资产为基准的做法不够合理,也不应该考虑管理层的历史贡献。管理层收购定价要以市场化为方向,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7.
论管理层收购的定价问题与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龙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4):36-37
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定价过低、定价透明度差、定价动机异化等问题,提出了确定合理的定价依据、引入充分的竞争机制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管理层收购作为股权投资者与经理层一起组成一个收购集团实施杠杆收购的一种企业产权交易与重组行为,不仅带动、推进了并购高潮,而且在企业机制、资本结构、金融活动等多方面产生了影响。本文实例分析了三家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购,对中国优化产权结构和降低企业代理成本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管理层收购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应大力发展证券市场,高度重视投资银行家的作用;另一方面还需在制度上进一步规范,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加强监管,防止在此过程中损害国家、集体和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9.
管理层收购的中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外上市公司MBO的特点从目前已实施的MBO案例来看,我国上市公司MBO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其运作模式大部分都是由管理层在外部设立一个收购主体,这个主体都是所谓投资公司、创业投资公司或是科技发展公司,即壳公司。二是收购性质都是协议收购,还没有出现美国MBO通行的要约收购方式。出让方有法人股也有国家股。三是控股权。虽然各公司MBO的规模不等,但MBO后原来的管理层大都取得了对公司的控股权,比如粤美的MBO后由管理层持股的美托投资公司持有公司股份22.19%。四是从股权转让的价格来看,80%以上低于公司最近的每股净资产值,折… 相似文献
10.
11.
12.
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存在的八大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袁天荣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4):93-97
管理层收购 (MBO)在扩大管理层持股比例、改善股权结构、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运作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各种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缺乏相应的监控机制 ,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存在着诸多问题 ,实施管理层收购的条件尚不成熟 ,照搬国外的运作模式存在较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范芳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4,19(3):62-63
深入研究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利弊,对发挥管理层收购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激励约束作用和产权变革功能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近两年产权改革、国有股减持的呼声日盛,管理层收购在我国企业改革中已有广泛的应用,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更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分析了我国管理层收购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法制法规和健全经济机制方面探讨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崔起凡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6,21(1):119-120
外资收购上市公司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带来了问题如:中小股东的权利保护,企业职工的权益、我国产业政策、国有股定价以及反垄断等。 相似文献
17.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企业收购的一种模式,在西方国家已有20多年的历史。目前,MBO在我国国有企业改制和资本运营中也得到一定的应用和发展,于是,不少人认为MBO是医治我国国有企业痼疾的良药,应该全面推行。但是笔者认为MBO的实施需要很多相关因素的共同作用,就目前来看,这些相关因素还没有完全形成,或者说还不完善,具体讲还存在着如下问题。1.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尽管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及《上市公司持股变动披露管理办法》对MBO的方法、信息披露以及监管都制定了一些措施,但这仅仅是一些初步的法律依… 相似文献
18.
虽然管理层收购在西方等国家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程了,但是它对于我国国有产权改革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管理层收购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对我国的企业改革和长远发展意义重大。通过我国近几年的管理层收购实践不难发现,管理层收购作为一种制度创新方式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已经有一些上市公司实施了隐性或显性的管理层收购,随着?国有 相似文献
19.
管理层收购的融资行为亟待规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一个根本问题是收购资金来源很不正常。由此引致财务杠杆风险过大;使得公司管理层的行为进一步扭曲,甚至不惜一切代价采取利用上市公司资产来收购上市公司股权的办法侵害公司、债权人和其他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因此,本认为应尽快采取措施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融资行为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20.
杜立聪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6(6):96-98
伴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上非流通股转让的火爆,管理层收购作为上市公司资产收购的一种新形式,开始走向前台.但我国的管理层收购与西方的管理层收购在运作方式和形成背景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别,而且由于缺乏法律规范,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法律障碍.为了保障管理层收购的健康发展,有必要从法律上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