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构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1990-2012年陕西省人力资本结构、人力资本存量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人力资本水平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双向作用和短期波动。在短期内,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分布结构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影响,并且贡献率随滞后期逐渐增大;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对人力资本分布结构有显著负向影响,但贡献率随滞后期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
罗琦  李艺纹 《天津经济》2009,(10):25-28
一、引言 天津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也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尤其在近年来,国家把发展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天津的经济增长日益成为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现代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影响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中,结构因素是不应被排除在外的,事实上,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是决定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国内外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对中国农民收入结构进行分解并分析农民经营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在样本期内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利用VEC模型研究农民收入、粮食产量以及粮食价格之间关系,研究结论表明,长期来说,粮食价格对粮食产量具有正影响,而农民收入对粮食产量具有负影响,同时,根据变量的弱外生检验显示,粮食产量不宜作为我国粮食价格和农民收入目标变量,我国粮食产量还不足以对粮食价格和农民收入的短期调整产生显著影响。但是,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和粮食价格都是可控变量,政府可以对他们进行适应性的宏观调控以保证粮食安全、粮价稳定和农民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4.
安静 《科技和产业》2015,15(2):49-52
利用广东省2005—2012年的数据,主要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广东省能源消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能源消费是广东经济增长的首要驱动力,而第三产业是促进经济腾飞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加快广东省经济发展,首先要改善能源利用效率,其次要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还要致力于发展绿色经济,不断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才能形成较为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背景下,考察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为基础,基于半对数模型和结构效应就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从两大类贸易产品对三次产业的影响来看,工业制成品的进出口有利于降低第一产业比重,提高第二产业比重,这是我国工业化由初期向中期跨越的特定时期工业化发展战略和对外贸易政策的体现;从结构效应的角度看,进出口结构效应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其发挥作用存在一定的时滞。  相似文献   

6.
尹硕  张耀辉  bc  燕景 《华东经济管理》2014,(7):53-56,80
在结构转型和节能减排双重背景下,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和能源效率的动态关系值得关注。文章基于我国1952-2012年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误差修正模型(VECM)来研究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和能源效率三者之间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从长期来看,能源消费和产业结构的变动呈现正向关系,表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增加影响显著,且具有粗放特征;能源效率和能源消费的变动呈现反向变动特征,说明能源效率的提升在长期对能源消费的减少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能源消费的变动幅度明显小于能源效率的变动幅度,我国的能源消费存在基于能效提升的回弹效应。  相似文献   

7.
刘翔  曾康华 《山东经济》2010,26(2):150-154
基于1978-2007年山东省地方财政收入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构建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对山东省政府财力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山东省政府财力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短期来看,山东省的经济增长可促进自身和政府财力的不断增长,而政府财力的扩张除了对自身的增长有利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并不显著.因此,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推进税收制度改革和优化政府公共支出无疑成为当前我国公共财政面临的两大任务.  相似文献   

8.
李莉  朱洪兴  李薇 《改革与开放》2014,(17):9-10,21
本文选取河北省2005年—2013年银行中长期信贷、短期信贷和总产出的季度数据作为变量,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带有控制变量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分别从相关关系和动态影响角度实证分析了河北省银行信贷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研究表明,河北省中长期银行信贷相较于短期信贷对经济增长有更明显的贡献度(0.5974〉0.2851)。  相似文献   

9.
基础设施会通过溢出效应对能源强度产生非线性影响,但尚缺乏相关的经验证据。本文运用处理非线性关系的面板平滑转换回归(PSTR)模型,对交通、能源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上述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1)基础设施对能源强度确实具有非线性溢出效应并显著为负;(2)三类基础设施的上述溢出效应具有低影响和高影响两种状态,其大小最终会随基础设施规模的增加平滑的转向高影响状态,其中信息基础设施的高、低影响状态间有较大差异;(3)我国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上述溢出效应目前仍处于低影响状态。建议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提升基础设施对能源强度的负向溢出效应,在保障经济增长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能源强度。  相似文献   

10.
田翠杰  高艳 《北方经济》2011,(14):12-13
本文运用VEC模型对1978-2009年中国财政支农支出、农业产值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来看,政府支农支出对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但短期来看,这种促进作用不明显,同时农业产值对农民收入和政府支农支出的促进作用也较小,而农民收入对农业产值和政府支农支出的促进作用则较大。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产业结构对能源利用效率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利用效率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热点问题。本文在阐述了产业结构与能源利用效率关系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中国历年能耗强度变化及当前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的因素。证实了我国历年能耗强度降低基本都是由于各产业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而引起的,并进一步提出结构因素是导致我国能耗强度高于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产业结构对能源利用效率有重要影响,调整产业结构能够带动能耗强度下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如何降低能源强度问题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课题。中国市场化进程不断地加快,而市场化对能源强度的调节机制作用是一项值得探讨的问题。能源强度空间分布与能源资源禀赋分布十分类似。空间自相关检验揭示了省域能源强度存在着显著的空间依赖性。本文通过引入市场化变量作为调节变量建立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能源资源越丰沛,能源强度越高"的命题得到了证实;重工业与能源强度成正比关系,技术进步是降低能源强度的有效因素;在市场化调节机制的作用下,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开放明显地改善了能源效率,由于我国能源价格受政府管制,并非真实地反映市场调节行为,因此能源价格未能有效地降低能源强度。最后,本文提出了若干市场经济体制下能源价格改革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VEC模型和1978~2005年的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数据,对河南省宏观经济运行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经济属于内向型和投资驱动型;消费的增长主要靠投资推动,GDP的增长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河南省宏观经济体系是一个稳定系统,其主要特征是投资对GDP和消费的长期弹性分别为1.05和1.15.为保证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应继续保持投资的稳定增长,采取措施实现消费与经济的同步增长,积极培育出口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利用协整分析与VEC模型来检验和分析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与中国能源消费的关系。研究表明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与工业制成品占比同时对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强度起到促进作用,而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依存度对这两者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湖南省三次产业结构的能源消费及经济增长的数据,采用新古典生产函数构建计量模型,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之上,综合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等分析方法,对湖南省的三次产业结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对湖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能源合理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能源消耗导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为了在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同时控制住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政府把目光投到了提高能源效率上。鉴于能源强度是能源效率的代表性指标,故需研究2007—2020年我国能源强度变化背后的驱动力。应用分解模型,使用省级能源消耗和产出数据,将能源强度的变化分解为由能源效率和产业结构分别导致的两部分。分解模型的结果表明,各产业能源效率的提升是近年来整体能源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的变迁在2015年前导致了能源强度上升,直至2015年才对能源强度下降有正向贡献。在此基础上,构建面板模型进一步分析导致能源效率和产业结构变迁的原因,以分析各因素对能源强度影响的路径。模型结果表明,收入主要通过提高能源效率进而降低能源强度,城镇化主要通过改善产业结构进而降低能源强度;能源价格、外商投资和资本劳动比通过能源效率和产业结构两方面影响能源强度。而固定资产投资和能源禀赋对能源效率、产业结构都没有显著影响。最后根据两个模型的分析结果对如何进一步降低我国能源强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建设对能源强度的作用一直存有争议。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信息化发展水平”这一概念,将其与信息化投入分别作为自变量与总体能源强度和不同种类能源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5-2014年的数据验证结果显示:①能源强度会随着信息化投入的不断加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②能源强度会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③在没有引入“信息化发展水平”要素之前,从曲线的形状来看,煤炭模型的倒“U”型曲线最为矮胖,其次分别是电能、石油、天然气,倒“U”型曲线变得越来越瘦高,天然气模型的倒“U”型曲线最为瘦高。随着信息化投入的不断增加石油能源强度率先步入下降的趋势,而天然气能源强度进入下降趋势较晚;④在引入“信息化发展水平”要素之后,四类能源强度曲线的拐点都发生了向“能源强度”轴的平移,四类能源强度的倒“U”型曲线都往“瘦高”的方向变化。随着信息化投入的不断增加石油能源强度率先步入下降的趋势,而天然气能源强度进入下降趋势较晚。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因素分解法,对深圳市1987~2008年间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和测度,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小,而技术进步则是能源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从短期来看,技术进步绝大部分年份仍然是能源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但产业结构变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能源效率;从工业内部结构变化对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机制上来看,重化工业趋势明显与工业能源效率提升并存的主要原因在于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及其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中比重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中国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变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究影响中国能源消费增长的内在规律,文章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建立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能源消费与第一、二产业产值之间具有单向因果关系,能源消费与第三产业产值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从短期波动角度看,能源消费量增长对中国第一和第二产业发展影响各不相同。从长期均衡关系来看,能源消费对中国第一和第二产业产值的增长具有一定的同向拉动作用。通过这些分析结论,我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中国能源供需失衡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我国能源产业与产业结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的能源问题已经日渐突出,并对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试就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首先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变动状况,然后就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并利用相关指标建立能源产业与产业结构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论就如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以及更好地发展我国能源产业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