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陈姗姗 《特区经济》2011,(7):161-162
旅游资源的整合是在市场新形势下旅游资源开发的一种新模式,它是塑造区域旅游新形象、提高区域旅游知名度、提升区域旅游品牌形象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南太行"旅游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评价分析,提出旅游资源整合模式,从而促进南太行旅游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荆山生态旅游区位于鄂西北部,汉水西南,隶属襄樊行政区,包括南漳、保康、谷城3县和襄樊市古隆中景区。近几年来,在我国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大好形势下,荆山生态旅游区的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但还存在许多问题,现用SWOT方法对荆山生态旅游区旅游发展加以分析,进而对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隋春花 《特区经济》2006,211(8):235-237
红三角地区属于粤西北、赣西南以及湘东南广大地域,旅游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各地方政府开发旅游的热情很高,但同时存在旅游资源行政分割、开发观念落后以及旅游人才、资金和技术缺乏等不足,面临区域同类产品竞争、旅游管理模式落后与旅游相关产业发展薄弱的威胁。针对红三角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提出在建立多元化协调机制的基础上,培育红三角大旅游区思想,实施互动化的运作体系,构建精品化旅游线路,建立统筹化的区域合作,提高红三角旅游业整体竞争力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鼓浪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厦门经济的腾飞,鼓浪屿旅游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仍有不足,主要表现为旅游活动的低层次、无特色,同时鼓浪屿旅游业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对鼓浪屿建设与发展给出了生态旅游区的定位,提出鼓浪屿建设与发展的生态—旅游—社会经济系统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分析和对策研究,最终得出结论并指导实践,以促进鼓浪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维全 《特区经济》2011,(4):163-165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建设无障碍旅游区成为实现辽宁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和有效保障。文章通过分析辽宁省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无障碍旅游区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泰老拟划设免护照旅游区据泰国《中华日报》报道,泰国商人提出,泰国可划出一批免护照旅游区,吸引中国、越南和老挝旅游者前来旅游,以刺激泰国旅游业的发展。老挝为适应中国和越南出国旅游不易办理出国护照的情况,准备开办不需护照的旅游区以吸引更多的中国人和越南人...  相似文献   

7.
张红贤 《特区经济》2008,235(8):49-50
为了将长三角旅游区打造成国际上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区域旅游业一体化发展势在必行。长三角旅游圈是我国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之一,区内经济发展水平高,旅游资源丰富,资源空间分布优势互补,客流关联互动性强,旅游业一体化发展基础较好。本文从旅游经济和旅游地理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长三角旅游圈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了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并对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模式进行了探讨,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济南都市圈旅游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杰  李梅娟 《山东经济》2009,25(6):149-155
济南都市圈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有建立区域旅游一体化的良好基础条件。但目前都市圈旅游业一体化还存在机制、产业等诸多制约因素。应通过政府主导、建立协调保障机制、建设无障碍旅游区、增强核心城市的聚集和辐射能力、塑造区域旅游整体形象体系、打造品牌和黄金旅游线路、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等措施推进都市圈旅游业一体化,以顺应世界各国和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共同趋势,提升济南都市圈区域旅游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周斅源  陈剑峰 《改革与战略》2010,26(10):118-121
湖州中心城市是浙江南太湖区域的核心区块。由于湖州中心城市旅游开发水平低,影响了湖州在环太湖地区及长三角区域中整体旅游竞争力的提升。文章分析了湖州中心城市的旅游资源环境条件、旅游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等背景条件,指出了完善丰富旅游产品结构体系和优化旅游开发空间布局的总体思路,并分别提出了南太湖旅游度假区、湖州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区和西南近郊生态文化旅游区的具体旅游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内部竞争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自治区一直以宽广辽阔的草原、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著称于国内外,草原民俗是内蒙古的特色资源、优势资源与主体旅游资源.多年来,草原风光、民族风情一直是内蒙古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草原民俗旅游产品更是内蒙古的主导旅游产品,是内蒙古旅游业的支柱产品,为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随着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不仅要应对与其他类型旅游产品的竞争,而且要应对其内部严重的恶性竞争,草原民俗旅游发展举步维艰.草原民俗旅游产品的内部竞争问题是否能够解决,直接关系到今后内蒙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需要采用创新机制,以顺应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实现内蒙古旅游发展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自治区一直以宽广辽阔的草原、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著称于国内外。草原民俗是内蒙古的特色资源、优势资源与主体旅游资源。多年来。草原风光、民族风情一直是内蒙古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草原民俗旅游产品更是内蒙古的主导旅游产品,是内蒙古旅游业的支柱产品,为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随着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不仅要应对与其他类型旅游产品的竞争。而且要应对其内部严重的恶性竞争,草原民俗旅游发展举步维艰。草原民俗旅游产品的内部竞争问题是否能够解决,直接关系到今后内蒙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内蒙古草原民俗旅游产品需要采用创新机制。以顺应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实现内蒙古旅游发展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的竞争,从景点的竞争发展到景区竞争、线路竞争之后,现在逐步过渡到区域板块之间的竞争。加强区域联合和合作,形成区域旅游板块,共同提高在海内外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能力,是世界各国和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共同趋势,也反映了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为此,本刊特推出国家计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承担的国家科委研究课题中的相关报告。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区域旅游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区域旅游业竞争力问题也成为了学者们争相关注的焦点。目前对于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评价,学者们更多的注重区域旅游业竞争当前的经济效果,而很少关注到旅游对当地社会、环境的影响及旅游业的潜在竞争能力。本文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以竞争力理论为基础,综合考虑旅游业的现实竞争能力和竞争潜力,构建区域旅游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湖南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综合评价湖南省旅游业的可持续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4.
管谦 《北方经济》2012,(8):41-42
旅游业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加快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步伐需要文化资源作支撑。文章从黄果树旅游区为例,以文化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旅游区文化资源开发的侧重点、旅游区文化资源开发的措施三个方面论证了旅游业开发中文化支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天津滨海旅游区自2009年在国家推动滨海旅游业的大背景下设立发展,但因城市功能与产业定位存在诸多问题,致使在近年的发展实践中区域投资活力不强。本文正是基于对天津滨海旅游区城市功能及产业定位中的问题进行了对策建议研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大都市近郊游发展概貌的系统、准确分析把握。运用问卷调查和入户访问的统计数据分析,实证研究北京海淀区大西山近郊旅游的基本需求和行为特征。得出以自驾车为主的一日游,游客行为和需求主要集中在特色的休闲活动、餐饮等方面;花费构成比较单一,对生态环境优、基础设施全、休闲活动好的旅游目的地认知度高等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大西山旅游区开发的总体定位,设计旅游景观系统和旅游产品体系。进一步为大城市近郊旅游开发总结归纳出重点开发乡村旅游、文化休闲、生态旅游三个核心旅游产品,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伴随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城市区域旅游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业。文章围绕四川大邑的旅游业"融合与创新"文化创意与区域旅游的融合发展,探析了"融合与创新"文化创意与区域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围绕大邑县的几大的特色旅游点展开,以达到对论题的阐述。剖析"融合与创新"文化创意与区域旅游发展的关系。以期能够为其他地区或单位开展"融合与创新"文化创意与区域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相关路径或借鉴。  相似文献   

18.
刘宏盈  张娟 《特区经济》2012,(10):152-153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年来,国际旅游业取得了迅猛发展,国际旅游人次和旅游外汇收入有了极大提高,对推动和促进内蒙古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国际入境旅游场的动态发展演变对内蒙古旅游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本文基于时空集中指数、亲景度及竞争态等模型,对内蒙古的国际旅游客源场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其结果将为内蒙古各地区制定旅游规划、开展旅游场营销、发展国际旅游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影响旅游竞争的六个主要因素是:资源品质、区位及可进入性、旅游需求、服务水平、企业效率、旅游地形象。弱势旅游区发展应做好以下几点:拓宽融资渠道;强化与优势旅游地的合作;发展特色产品;确立以本区域内部市场为主的战略导向。  相似文献   

20.
孙倩  姚兰 《中国经贸》2010,(18):54-54
南太行峡谷景区跨越了不同的行政区域,在开发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打破地方局限性显得切实必要。区域旅游协同管理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高级形式,一方面,应注重南太行峡谷景区旅游整体形象设计与建设,另一方面,应做好旅游规划,发展峡谷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