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到2005年我国已有十一大行业存在或潜在严重产能过剩问题。这给我国经济持续协调运行造成了负面影响,也带来了隐患。为什么我国频繁出现产能过剩问题?为什么产业结构没有在产能过剩的压力中得到升级调整?本文试从金融产业结构自身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的产能过剩不同于市场经济国家的周期性产能过剩。市场经济国家的周期性产能过剩,主要是经济景气周期带来的,经济不景气时产能过剩,而经济景气时,产能过剩问题不复存在。但我国的产能过剩主要不是周期性因素带来的,是由结构性问题引起的,具体而言是由政府配置资源的力量过于强大带来的。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因其固有的软预算约束和考核机制,投资冲动过大,导致长期性  相似文献   

3.
受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国内相关产业过剩产能矛盾越来越突出,钢铁、水泥、电解铝、造船、轮胎等行业都受到产能严重过剩影响,企业销售利润下滑,行业状态堪忧.这给学界带来很多争论,目前的产能过剩状态是结构性过剩,还是整体过剩?在转型升级的强大压力下,各地纷纷采取去产能措施,以壮士断腕精神来化解产能,这种做法是否将带来问题?  相似文献   

4.
盛朝迅 《改革》2013,(8):94-99
美国为应对市场萎缩型产能过剩而采取的以产业深化创新和培育产业竞争力为根本途径的产能过剩治理措施,对于我国化解产能过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应借鉴美国经验,科学认识我国现阶段产能过剩的性质和成因,分类施策,以结构调整化解产能过剩;综合施策,采取供给侧和需求侧的措施化解产能过剩;统筹协调,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化解产能过剩。  相似文献   

5.
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在金融危机后愈加突出,商业银行作为信用资源配给的关键部门,其授信行为在此背景下是否遵循了市场化原则还有待商榷。论文以中国上市银行2001-2012年的经验证据为样本,重点分析了金融危机后产能过剩下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资源配置行为。研究表明,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资源配置遵循市场化原则。但是,基于控股股东持股结构视角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控股股东持股结构对在产能过剩下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配置行为具有负面影响,但该负面影响并不显著。论文从产能过剩视角为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资源配置行为趋于市场化和商业银行股权改革的红利逐步释放提供了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6.
产能过剩是一个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在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时,发达国家都采取产能输出的策略.当前,我国也面临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实现产能过剩产业的产能输出,实现双赢.本文分析了我国能源产业中的煤炭、石油和多晶硅行业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研究美国、日本应对产能过剩的多次产能输出的具体...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整个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政府和钢铁企业们所不得不正视且不可避免的重要问题。而河北省作为国内最大的钢铁省份之一,深受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影响。河北省钢铁行业由于低效益而导致的破产、倒闭问题,在表面上看是由于产能过剩问题所引发的,但从根本上看则由于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不匹配所造成的。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我们应该着眼于钢铁行业的供给侧,提高国内钢铁行业的工艺水平,提高其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水平,同时也要刺激需求,创造需求,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化解产能过剩,而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已成为政府和钢铁企业不可避免的重要问题。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钢产大国,钢铁产能过剩影响更为深远,去产能是中国钢铁行业的首要任务。针对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现状和原因,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化解产能过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产能过剩已成为阻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并呈现出长期性趋势和扩散化的特征,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与金融错配密切相关。文章以上市公司为样本数据,试图系统深入地分析产能过剩背后的“金融错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金融错配显著加剧了企业的产能过剩,通过工具变量法和以“普惠金融”为准自然实验控制内生性之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地,作用机制检验发现,金融错配通过影响企业技术进步路径选择和投资决策进而导致产能利用率的下降;此外,市场竞争的加剧能削弱金融错配对产能利用率的负面影响。研究结论丰富了资本配置角度对产能过剩的相关理论,并为正在进行中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提供了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钢铁企业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但随着产能过剩与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去产能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河北省钢铁企业去产能任务已取得不错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如去产能力度不足、政策法规不够完善、经营理念陈旧、缺少与环境相关的去产能绩效评价体系.去产能的推进还要考虑到环境因素.针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可采取设定奖惩机制、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改变经营理念、建立环境责任成本下的去产能绩效评价体系四项措施,将河北省钢铁企业去产能工作贯彻到底.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不可忽略的产能过剩问题,已有文献多从"市场失灵"或"政府失灵"上寻找原因,亦有学者将研究视角转向产业政策,但从产业政策层面展开的研究未能得到一致的结论。文章利用我国2001-2015年分省份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产业政策对产能过剩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产业政策在平均意义上提高了制造业的产能利用率,显著缓解了产能过剩。进一步证实了产业政策确实与产能过剩相关联的常见特征有显著关系,产业政策提高了产出规模、产销比和利润产出比,同时降低了投入产出比。文章进一步研究了地方政府压力对制造业产能利用水平的影响效应。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经济增长压力和官员晋升压力不仅引致了产能过剩,而且削弱了产业政策对产能过剩的治理效果。文章的研究增进了人们对政府行为、产业政策和产能过剩三者内在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内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加大国际直接投资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是"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转移优势产能和成熟行业的重要手段.河北省主要以第二产业为支柱产业,且产能过剩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因此,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河北拟投资行业的选择研究,对河北借力"一带一路"开展对外投资、转移过剩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运用数据包络技术的C2R模型和BC2模型的投入导向模型,以从业人员人数、吨钢综合能耗、资产总计、主营业务成本作为投入指标,以单位工业总产值和总资产贡献率作为产出指标,对河北省近几年的钢铁产能适应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钢铁产能并非持续性过剩或适合国民经济的发展,其产能会受国家或当地政府宏观政策和企业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存在一定的产能过剩风险,并缺乏相应的产能监测预警机制。基于产能过剩的计量测度方法,对汽车产能情况进行了计量分析。通过采用HP滤波方法,分离时间序列的趋势成分和循环成分,计算汽车产出缺口,得出我国近几年汽车行业存在一定产能过剩,但正逐步缓解。最后,提出了指导性的对策建议,通过建立健全产能监测预警机制等措施,引导行业理性投资避免产能过剩,促进汽车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技术创新为视角,深入分析了产能过剩阻碍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采用 2006-2015 年工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产能过剩阻碍我国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2)产能利用率与产业升级之间呈“U”型关系,“门槛效应”明显。产能利用率适中的行业可通过提高产能利用率来促进产业升级,产能利用率较低或较高时,产业升级不明显甚至受到阻碍。(3)技术创新是产能过剩影响产业升级的传导途径,使得产能利用率与产业升级之间呈现明显的“U”型关系和“门槛效应”。在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和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针对工业领域普遍存在的产能过剩和产业升级问题,提出了技术创新和政府引导的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与金融危机前比较,我国工业行业的产能过剩从局部行业、产品过剩转变为全局性过剩。在我国24个重要工业行业中有19个出现不同程度的产能过剩。化解产能过剩这一老大难问题需要找找根源。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日前在北京发布《企业经营者对宏观经济形势及改革热点的判断、评价和建议——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显示,纺织、造纸、化纤、非金属和钢铁等行业产能过剩情况相对比较严重。在本文中,笔者从出口以及内需方面对我国纺织业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我国纺织业已经产能过剩的局面。然后对产能过剩产生的本质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我国纺织产业抑制产能过剩的措施,从而使我国产业竞争力水平得以提高,使纺织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水泥是国民经济建设重要的基础原材料,是截止目前还无可替代的大宗基础材料.进入21世纪以来,在经济高速增长拉动下,水泥工业发展迅猛,产能产量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快速提升,部分水泥技术处在国际领先水平.但过度发展带来了水泥产能的全面过剩,《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化解产能过剩的三大目标、八项任务、九大措施,拉开了水泥行业化解产能过剩攻坚战的序幕.  相似文献   

19.
今年下半年,互联网上陆续有网民发布有关风电设备和太阳能多晶硅产能过剩的留言并逐渐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8 月26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其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到风电、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出现重复建设倾向,这是首次出现的对风电设备和太阳能多晶硅产能过剩方面的官方结论。随后,一些媒体开始大肆渲染风电设备和多晶硅过剩,还把矛头对准了整个新能源产业,从而引发所谓新能源产业“过剩论”。9月26 日,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以下称《通知》),再次提到“不少领域产能过剩、重复建设问题仍很突出,有的甚至还在加剧。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不仅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仍在盲目扩张,风电设备、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出现了重复建设倾向,一些地区违法、违规审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现象有所抬头”。《通知》的发布,表面上似乎进一步印证了此前媒体热抄的所谓新能源产业“过剩”论。作者认为,在我国新能源产业快速起步并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如果过分宣扬新能源产业“过剩”论,必然会对于我国新能源产业的振兴带来负面影响,可能会扼杀刚刚走向正轨的新能源事业。我们有必要认清新能源“过剩”论的实质,这对于贯彻国家提出的调整产业结构,避免产业重复建设的方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胡迟 《中国经贸》2013,(5):80-82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之一就是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其实,产能过剩并非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自"十二五"时期以来,我国经济告别高增长,着力于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增长的质量与效益。与此同时,产能过剩并未得到同步治理,反而愈发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痼疾"。产能过剩的表现理论上,产能过剩可以界定为企业最低生产成本的供给与长期均衡中的实际供给之间的差额,与产业固定资本投入程度密切相关。欧美国家一般用产能利用率或设备利用率作为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