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汪水泉治难     
南溪村,座落在龙头山下、南溪河畔,是一个离德兴市40多公里的偏僻山村。这里,号称“三难”:村大难治,有672户、3015人;债重难背,到1988年该村集体经济账面上只有2角7分钱,债务却重达5.5万元;山多难管,全村有2万多亩山。面对“三难”困境,谁是治难人?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资溪县高阜镇初居村地处316国道旁,现有村民233户,965人,9个村小组,耕地1134亩,多数山水田长期处于干旱状态,加上野猪侵害,亩产不足600斤;山林面积12700亩,多数是残次林,无林业收入。由于经济来源单一,主要依赖农业和打工,农民人均收入1043元,贫困户和低收入户较多;全村贫困户17户,76人,  相似文献   

3.
地处浙东南偏僻山区的乐清县四都乡杨川村,背山面溪,全村有山地2935亩。该村靠山吃山,在“山”字上大做文章,把植树造林作为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门路。他们将近山、好山、基地山归村集体统一经营管理,建  相似文献   

4.
在河北省组成的“四帮一”工作队重点帮扶特困村,我被安排到北黄家窑开展扶贫工作。该村位于张家口市怀安县南部,全村共有145户、501人;耕地2990亩,其中退耕还林1386亩。2004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900元,主要经济来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经济比较落后,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工作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瑞昌市夏畈镇新桥村共8个村民小组、11个自然村、781户、3360人,耕地面积(包括水田)1830亩。该村地处丘陵地带,人均耕地不到0.6亩,加上常年受血吸虫之害,村民生活十分困难;全村绝大部分村民居住低矮潮湿的小土瓦房,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  相似文献   

6.
贵池市梅街镇桃坡村地处皖南山区。全村辖9个村民组、348户、1295人,有耕地1260亩。改革开放前,该村是一个“吃粮靠返销,用钱靠贷款”的有名的穷村。如今,这里厂房林立,车辆来往穿梭,楼房拔地而起。1997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7亿元,其中工...  相似文献   

7.
《唐山经济》2010,(2):41-44
杨各庄镇阎官屯村,共有102户、340口人,耕地420亩。2007年以来,该村紧紧抓住迁安市委、市政府实施“122”富民工程的历史性机遇,多措并举,使“122”富民工程成为全村农民创业的大舞台,建成了设施果菜专业村,实现了农民增收的大突破。  相似文献   

8.
穆家洼村与前土门村位于国家贫困县石楼县东北部的纯农业区裴沟乡,当地山高坡陡,梁峁秃兀,沟壑纵横、土地贫瘠,气候恶劣,“三年两头旱,十年九不收”,广大群众祖祖辈辈都过着“掏个坡坡,吃个窝窝”的穷困日子。至1997年底,穆家洼村总人口749人、193户,劳力172人,实有耕地2818亩,其中枣树林地500余亩,人均收入不达400元,有特困户41户;前土门村总人口664人、165户,劳力210余人,实有耕地2588亩,其中枣树林地700亩,人均纯收入不达500元,有特困户36户。  相似文献   

9.
迁西县汉儿庄乡下洪寨村总面积仅1800亩,全村有林地1539亩、耕地258亩;有98户、312口人,村“两委”干部4人,党员30人、村民代表9人。2001年以来,该村立足村情,抓住机遇,大胆尝试,勇于实践,探索走出了一条“全民入股、集体办矿”的科学发展之路,使一个小山村逐步发展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经济强村。  相似文献   

10.
“四一工程”带来的希望波阳县老建办金源村地处波阳县波南丘陵地区,方园10多里,7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525户、2005人,耕地1880亩,以种水稻为主。土壤多红上层,过去农民除了种粮还是种粮,农业操作老一套。全村耕地和山坡地人均达2亩,而每亩年产...  相似文献   

11.
辛丰镇德胜村以抗战时期宦德胜烈士的名字命名,是镇江市丹徒区著名的老区村。全村现有9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668个农户,2097人,耕地2228亩。由于地处偏僻,到2008年底还是全镇出名的贫困村。从2009年开始,镇江市丹徒区老促会辛丰镇分会将该村确定为工作联系点,进行定点帮扶。  相似文献   

12.
宜黄县梨溪乡三陂村的团峰际、宁家山两个村民小组是一个座落在县界之颠的偏僻山村。这里山青水秀,木竹资源十分丰富,两个村小组22户农户,116人,有耕地114亩,山林面积5000多  相似文献   

13.
《中国老区建设》2006,(10):37-37
天王镇戴庄村地处茅山革命老区,位于旬容市的最南端,全村有886户、2879人,实有耕地7312亩。境内有白沙水库,村东南有九龙山;群山环抱,青山绿水,是苏南地区一块难得的生态环境优美的风水宝地。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河间县南中原村是个435户、1000多人的大村,有耕地5000余亩,人均耕地2.76亩。自1978年以来,该村党支部、村委会把珍惜每寸土地做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九年来,该村共建房1800余间,没占一分耕地,共节约土地184亩。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江都市丁沟镇黄花村地处镇西北部,地理位置比较偏僻,10年前,村集体无一分钱资金不说,账面亏空69万元,村组干部的工资犹如“水中月”,大部分农民口袋“紧巴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是市(县)内有名的贫困村。全村共有10个行政组610户1875人,耕地面积3900亩。  相似文献   

16.
这里所说的石门,不是人们熟悉的石门县,而是娄底地区涟源布茅塘镇石门村。该村地处海拔1500米的龙山脚下,三面环山,进村口的山门岩石裸露,形似石门,故名石门村。它距涟源市区29公里,娄底市区41公里,可以说它是一个既无区位优势,又无资源优势的偏僻山寨。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经过四年发展后的今天,工业产值达2亿元,令人刮目相看,他们有什么发展密决呢?该村辖10个村民小组,324户,1500多人。共有耕地934亩,其中水田816亩,旱土118亩。70年代初,人平收入不到300元,人平口粮不足150公斤,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土地…  相似文献   

17.
赵巍 《乡镇经济》2001,(5):42-42
花园镇社岗村位于霍邱县东南边陲,与六安市裕安区丁集镇接壤。多属湾畈圩区,地势低洼平坦,农业基础设施较差,易涝易旱。全村辖16个村民小组,425户,1644人,劳动力950人,3300亩耕地,250亩水面。全村外出务工经商132户,582人,劳动力280个,弃耕田总面积1160亩。现已通过自行转包和委托村级落实转包等形式,共转包48户的420亩耕地,其余84户的740亩抛荒地尚未落实。 一、成因 该村农民大面积抛荒弃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粮价走低,成本上扬,农业比较效益差。农产品销售价格偏低,安徽省核定2000年每百市斤农产品综合价格…  相似文献   

18.
夏府村踏上致富路刘守敏,黄晓东夏府村地处赣县湖江乡境内的赣江上游两岸,原是一个风景秀丽,土地肥沃的鱼米之乡。1992年万安电站封水后,该村又是一面背山,三面环水的典型库区村,全村12个村民小组,有200户共1248人,现仅有耕地669亩,人平只有0....  相似文献   

19.
南城县麻姑山乡古塘村民小组12户农民靠养猪脱贫致富。这个村民小组地处偏僻山区,有人口63人,耕地99亩。过去由于片面抓粮食,搞单一经营,农民收入较低,人平收入仅65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古塘村的农民从“左“的思想禁锢中解脱出来,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生猪生产。1986年,该村民小组除去成本开支,农业纯收入达到34150元,人均收入542元,其中仅养猪一项,纯收入为18600元,人均295元,分别占农业收入和人均收入的54.4%。至今年九月底止,全组共养有母猪11头,户平接近一头。产仔猪142头,户平  相似文献   

20.
有着120多年历史的利元村,是广西百色市右江区百色镇的一个行政村,地处百色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百色山城的中心,占地面积227亩;全村现有6个村民小组和1个园艺场,有240户壮、汉族同胞共777人9过去村民们以种菜为生,是典型的城里“蔬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