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纳帕海依拉草原景区周边涉及半农半牧的12个藏族村庄,景区与周围村民的生活和劳作息息相关。随着旅游开发的兴起,社区与景区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各种冲突不断凸显。所以,景区周边社区科学合理参与旅游开发已成为纳帕海依拉草原景区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一环。本文通过以纳帕海依拉草原景区社区为核心主体进行研究,分析社区与各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提出以政府为主导,通过旅游企业及社区居民共同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社区参与机制及其保障机制,以期更好更快地突破纳帕海依拉草原景区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2.
景区规划与开发活动往往着重于景区自身范围内的开发与保护,从而造成过度开发或资源利用率不高。文章试图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分析景区的规划与开发,认为可从社区参与、旅游承载力、游客消费观入手,以系统观、生态发育观和新资源观在景区开发中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绿色景区。提出了在景区微观面、区域中层面和社会大层面上实现循环经济的模式,以期为探索景区可持续发展之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闫红霞 《特区经济》2007,219(4):191-192
旅游景区的生态化建设是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本文就旅游景区生态化建设的背景、规划、具体思路进行研究,期望引起旅游地的重视,促进旅游景区的生态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介绍低碳舒适型旅游,指出目前互联网文化背景下低碳舒适型旅游业发展存在的潜在矛盾;结合我国旅游业发展规划,通过问卷调查、专家咨询、数理统计等方法,提出在国内大众旅游稳步发展的过程中推进"景区+"的发展模式,并以丹霞山景区作为实证研究,倡导低碳舒适型绿色旅游景区建设,促进低碳旅游、舒适旅游与低碳经济的协同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俐 《特区经济》2012,(9):143-145
本文以博弈论为基本分析工具,辅以质性访谈调查,对景区开发中地方政府、开发商与当地居民三类主要主体的利益诉求和博弈机理进行分析,明晰各方利益博弈中的决策行为和利益均衡过程,进而构建以景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利益均衡博弈模型,并归纳得到宏观体制下的分权制度、居民受教育程度低、自身参与意识薄弱和政府及企业的强势参与是影响三峡库区旅游景区开发中利益主体博弈与利益均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在河南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大背景下,旅游景区景点的商业化发展令人堪忧。位于登封嵩山的少林寺景区也卷入到了旅游热潮中,但寺院旅游的模式引起了社会的非议和政府的重视。文章基于对少林寺作为景区景点及商业化旅游开发行为的分析,针对我国佛教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少林寺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当地经济创收相整合,获得二者共存,互相繁荣的可能性,以使得少林寺的商业化旅游开发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东芳 《特区经济》2011,(3):147-149
近几年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大幅度的上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探讨与争论,遗产型旅游资源是人类罕见且无法替代的财富,如遗产型旅游景区的管理者们片面强调其经济效益,则影响了景区的健康发展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遗产型景区门票价格上涨的成因,指出价格上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应变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前社区参与已成为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也随之成为旅游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长白山景区门户城镇二道白河镇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相关信息,采用SPSS数理统计软件对搜集的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二道白河镇居民的正面感知要强于负面感知;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居民的感知存在差异。明确改善交通力度、合理调控物价、健全社区参与机制等是提高二道白河镇居民对旅游影响积极感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作为供给社会的准公共产品,要求体现社会公益属性.然而近年采,我国景区特别是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不断上涨,成为业内人士乃至百姓十分关心的话题.文章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对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性质的界定,分析了景区门票价格上涨的成因,并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抑制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门票经济"的几点建议,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价格方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浅谈旅游景区危机管理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景区是旅游产品的核心。研究旅游景区的危机,构建我国旅游景区危机管理体系,有利于防范和减少景区公共安全事故,提升景区管理水平。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旅游景区存在的主要危机类型,提出相应的危机管理体系构建措施,指导旅游景区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旅游景区整体生态景观的形象经济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尺度的旅游景区开发规划一直是以旅游吸引物、旅游服务设施、旅游通道布局、客源市场和投资效益等为主要内容。随着旅游客源市场的不断成熟,旅游需求层次越来越高,以旅游景区的整体生态视觉形象作为重要建设内容以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已成为旅游开发者们的重要选择,融入了形象经济的潮流中。其范围从旅游点扩展到旅游景区整体,内容也从旅游项目特色延伸到生态景观、旅游设施、建筑之间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本文对旅游景区形象中整体生态景观所起的作用及其引起的形象经济效应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根据游客参与旅游活动的方式与体验效果将旅游景区分类为观光型、知识型、体验型、心理型、休闲型、融合型6类型及15种类,并对辽宁省及其所辖地区的旅游景区类型进行分析显示:辽宁省的景区比较齐全,并以观光型景区为主,14地市可以划分为景区类型完整,比较完整,不完整和类型集中四类地区。在辽宁省旅游景区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突出地方特色,完善景区类型,适应市场变化,突破传统观念,挖掘景区内涵等。同时也存在着景区数量少、规模小,体制机制滞后,景区发展缓慢,创新不足,分布不均、合作不利,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严重制约辽宁省旅游景区的深入发展。未来需从四方面入手解决问题:(1)整合优势资源,打造精品景区;(2)深化体制改革,释放旅游活力;(3)构建人才队伍,创新景区建设;(4)均衡旅游项目,地区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妮 《魅力中国》2013,(31):53-54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在工作之余,有了闲暇时间和金钱,多会选择一个适合游玩散心的地方去旅游,因此,旅游景区的选择就成为人们的考虑的问题。作为旅游景区这方面,不仅为游客提供可观赏、游逛的地方,而且对于景区来说,旅游景区在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制约着景区的发展。由此可见。旅游景区的管理在整个旅游业管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旅游景区管理是个综合过程,这其中仍有些方面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在现夸旅游景区蓬勃发展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居安思危,意识到景区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找出问题的根源与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乡村旅游以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推动力量。乡村旅游的发展实践表明:乡村旅游活动是由旅游者和提供旅游活动的社区之间的互动来完成的,缺少社区参与的乡村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基于此,本研究深入分析了甘肃乡村旅游发展中社区参与的可行性,各类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和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发展现状归纳出甘肃乡村旅游4大主要社区参与类型是城郊休憩型、新型城镇型、景区覆盖型、交通节点型。研究根据甘肃不同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类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社区参与的建议模式,试图为西部地区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研究和实践创新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朱旭芳 《浙江经济》2013,(23):54-54
随着视觉消费和体验消费的不断发展,各地旅游景区呈现飞速发展的态势,景区建设也日趋成熟。慈溪地处长江三角洲,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延续历史,传承习俗,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景区。旅游景区建设将提升一个地方的整体文化,带动景区附近产业链提升,但旅游行业投人大、  相似文献   

16.
程跃云 《特区经济》2022,(10):141-144
社区参与理论在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更好地探讨旅游增权在我国古城景区的应用,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依据斯彻文思旅游增权途径的四维框架构建了社区旅游增权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研究调查的结果提出相应的增权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灌县古城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和增权感知程度一般,经济增权状况相对最好,如在“提高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机会”项感知较好,其次为心理增权和社会增权,政治增权状况最差,比如在“居民的意见能够得到重视”和“居民参与旅游决策”等方面认同度很低,影响了居民参与旅游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旅游景区管理创新的定义入手分析旅游景区管理创新的原则,进一步论述了旅游景区管理创新的内容以及管理手段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尝试用静态博弈矩阵分析三方博弈,对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深入阐述投资商、政府与社区居民之间的博弈策略,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探讨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客观现实性,分析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中出现的问题,探讨保证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良性发展的对策:区分旅游景区的类型和等级,分别对待;根据各地实际确定经营权转让模式;政府要加强对转让旅游景区的监管;建立旅游帚区经营权转让法律体系;积极探索动态旅游景区经营权转让定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社区参与是喀斯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社区参与的目的就要实现社区赋权。文章在对喀斯特乡村旅游及其社区参与、社区及社区参与的理论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喀斯特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关键是要从经济、政治、心理和社会四个纬度上实现对喀斯特社区的赋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