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以乡村风光、乡村生活和乡村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乡村休闲游迅猛发展,成了拓展农业功能,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力量。宁波作为沿海港口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江南名胜富集地,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发展条件完备。目前,全市已启动建设乡村旅游村56个,开放乡村旅游点142个,[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清 《乡镇经济》2009,25(3):109-111,115
文章就乡村旅游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存在的原因是保护意识不强,规划缺乏科学性,法律制度不全,管理水平不高。并提出了强化可持续旅游理念、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政策体系、提高管理者素质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吴名全 《老区建设》2008,(24):36-3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的一项重大任务,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不仅丰富了旅游活动内容,而且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在分析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与具体对策,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发展乡村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目标,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旅游地的文化内涵、保护农村旅游环境以及促进农村社区的民主管理,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发展乡村旅游 推进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以乡村为基点连接着城市和农村两头,在解决农民增收、调整农业结构、保护农耕文化等方面都能发挥显著作用,是解决“三农”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内容是通过“工业反哺”、“城市支持”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乡村旅游无疑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最佳突破口和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旅游建设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昱亮 《特区经济》2010,(7):181-182
当前,新农村建设正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其中乡村旅游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建设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乡村旅游建设又进一步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两者存在良性的互动关系。乡村旅游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建立在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利的政府政策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基础上。为了加强乡村旅游建设必须从科学规范抓起,做好品牌营销、教育培训和生态建设等工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为切入点,采用SWOT分析方法谋求二者完美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途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河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SWOT矩阵,以期为河南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孙丽坤 《特区经济》2009,(7):144-145
乡村旅游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新兴产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本文针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大连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连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农村人口众多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要使农村的面貌有较大改善,使广大农民能够安居乐业。发展乡村旅游,既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又有利于地方文化和资源的保护,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不少问题,应综观全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理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常丽  赵勇 《发展》2007,(10):114-115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在这一背景下,乡村旅游业应该抓住机遇,克服存在的种种问题,尽快达到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在使乡村旅游走上正轨的同时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恭城红岩村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恭城县红岩村乡村旅游开发效果显著.本文介绍了其旅游发展历程,总结了乡村旅游开发的四大特色和三条举措,并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旅游循环经济、旅游扶贫等方面分析了旅游开发的三大效应.最后提出了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建立利益协调机制、丰富旅游活动项目、加强旅游管理、打造红岩品牌等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发展乡村旅游,是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普定县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及乡村旅游开发对普定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撑作用的基础上,探讨了普定县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乡村旅游发展以促进普定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张波 《内蒙古工作》2006,(10):26-27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旅游休闲消费日益增加,特别是乡村民俗旅游逐年升温,发展势头日渐强劲。一些城镇的周边乡村依托农(林牧水渔)业等独特资源,在政府的指导帮助下,农牧民按旅游接待要求改造村庄和农家小院并形成一定的接待能力,吸引都市居民到郊外观赏农(林牧水渔)业风光,到农家亲历农业劳动,品味农家菜肴,体会农家生活,感悟农业文明,这样既可使市民身心得到放松,又可加强城乡间的交流和沟通,减少二元经济造成的差距,形成城乡良性互动,从而推动新农村建没。  相似文献   

15.
李文卿 《发展》2008,(2):20-2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乡村旅游以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推动力量。乡村旅游的发展实践表明:乡村旅游活动是由旅游者和提供旅游活动的社区之间的互动来完成的,缺少社区参与的乡村旅游是没有生命力的。基于此,本研究深入分析了甘肃乡村旅游发展中社区参与的可行性,各类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和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发展现状归纳出甘肃乡村旅游4大主要社区参与类型是城郊休憩型、新型城镇型、景区覆盖型、交通节点型。研究根据甘肃不同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类型和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社区参与的建议模式,试图为西部地区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研究和实践创新活动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乡村旅游作为一种符合现代人群需求的新兴休闲旅游形式,在许多地区蓬勃发展起来。它的出现在满足都市人群回归自然、亲近自然需求的同时,也为旅游业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渠道。国家对广大农村地区的改革与发展一直都很重视,当前又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纳入了国家总体发展纲要。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为第一与第三产业的结合找到了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成为平衡城乡发展和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渠道。研究乡村旅游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接与互动,必将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是指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化、乡村生活和乡村田园风光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兼带观光、度假、休闲性质的旅游活动。我国各地的乡村旅游开发主要以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为主,目前正向以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等为—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其中,国内游客参与率和回游率比较高的乡村旅游项目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风情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旅游和以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村节庆旅游等几个方面。乡村旅游以其参与形式的多样性、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旅游效益的综合性,尤其是促进城乡化交流和统筹城乡发展而受到各地政府和百姓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解决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中央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而乡村旅游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它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社会稳定、村容村貌的改变,促进了新农村的发展;与此同时,新农村建设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政策支持。本文就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机制及我国乡村旅游与新农村互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0.
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杭州乡村旅游发展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发展乡村旅游,是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乡村旅游不仅成为城市人群向往清新古朴的田园风光和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返朴归真的好去处,而且在对于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改善,文明乡风形成,整洁村容建设等产生直接的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应坚持:挖掘文化内涵,开发特色化产品;政府主导、健全相应管理体制、实施规范化管理;完善相关设施设备条件;合理规划、精心设计、灵活营销、打造品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